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寶寶乖乖吃飯輕鬆解

隨著寶寶成長,逐漸脫離襁褓呵護,望著活動自如、精力充沛的大小孩,總讓新手媽咪備感驕傲。但在灌注滿滿營養,欣喜寶貝健康茁壯的同時,面對用餐時變身人來瘋,滿場跑的「小惡魔」、亦或是哭鬧不休的「小可憐」,以及圓滾滾雙眼直盯電視怪獸不放的「小呆瓜」,此時您是否認為,想教養出乖乖用餐的氣質寶寶,似乎比登天還難!?
寶寶乖乖吃飯輕鬆解

 

Part1→事前準備篇

協助嬰幼兒順利進食,除了滿足孩子生理上的成長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在於培養餵食過程中「親子關係」的互動培養。

對於寶寶用餐學習,並無制式撇步;只要秉持耐心教養,輔以適當餐具協助的原則,爸比媽咪也能輕鬆打造儀態優雅的小王子與小公主。

小手發展→4個月開始
觀察剛出生的小嬰兒,軟趴趴的身體,看似毫無行為能力,但可別因此輕忽孩子的成長潛能,新生寶寶的發育,每一刻都有令人驚喜的變化。

台北智寶園托兒所所長陳鳳卿表示,拆解寶寶的動作發育,可從「粗動作」與「精細動作」兩個層面進行觀察。

所謂粗動作,多是指翻身、爬行、走路等肢體表現;而涉及抓、握、拿、捏等靈巧的「手部動作」,則歸類為精細動作。

抓握續存在  動作更多元
俗話說:「七坐、八爬、九發牙」,象徵著寶寶成長依循一定軌跡;同理可證,Baby的小手動作發展也是如此。

陳鳳卿所長提到,6個月大以前的寶寶,手指運用雖然尚不靈活,抓握反射也還存在,但隨著發育腳步持續前進,寶寶的觸覺發展不但漸趨強烈外,手眼協調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好。

陳鳳卿所長指出,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約莫在6個月大左右,會開始懂得利用肢體來探索這個世界,同時配合視覺發展,早先無意識的反射性抓握,會逐漸蛻變成較具自主性的行為動作。

其後隨著活動量加大,好奇心增強,寶寶會開始發現,原來可以藉由自己的小手來抓取或丟擲物品。

不過陳鳳卿所長強調,此時寶寶不論在定點直坐、手部動作發展,都還未到訓練進食的時機,爸比媽咪最好順其自然,可別一昧地求好心切,反倒弄巧成拙。

 

Part2方法實踐篇

想協助家中小孩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除了父母調整好正向教養心態,訓練孩子明確落實進食常規;為寶貝從餐前準備到餐後收拾,打造一套「階段化」的教育時程,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你也能教養出氣質出眾的小紳士與小名媛喔!

道具準備→安全至上
1.餐桌椅:
等孩子學會坐立之後,爸比媽咪可以為寶貝添購兒童專用餐桌椅,或是尋找家中符合小孩身高的安全桌椅。

初期可讓孩子坐在餐桌接受父母餵食,家長在親餵小孩的同時,可以利用眼神、表情、肢體語語言溝通,試著讓孩子學習餐桌禮儀。

2.圍兜兜:
若父母擔心小孩學習用餐太投入,整個「撩落去」而把食物灑滿身,可在用餐前,先將小寶寶的雙手清洗乾淨;並為孩子穿上圍兜兜,若怕食物滿溢出餐桌戰場,為防「災情」擴大,也可在地板鋪上報紙或乾淨的布,以確保衛生。

3.餐盤與碗:
對於給孩子使用的餐具,陳鳳卿所長建議家長,最好選購底部附有吸盤的塑膠材質或不易摔破的不繡鋼餐具。

而在餐具外觀選擇上,陳鳳卿所長提到,因為小小孩對於叉子、湯匙的操作還不上手,小手揮ㄚ揮,常會把食物「甩」出碗外,建議最好選購「底盤寬大」的碗盤,好讓寶貝有足夠空間撈取食物。

4.湯匙:
陳鳳卿所長建議,為加快孩子用餐學習,在湯匙使用上最好選擇「圓盾形」匙面的不繡鋼湯匙。

她提到,這種湯匙的匙面厚度適中,凹槽也較塑膠湯匙更深,可讓孩子較輕易從碗盤中舀起食物;另外,握把處也可藉由大人力量,灣區調整成適合小孩握取的弧度,可方便寶貝用餐,減少食物掉落機會。

5.叉子:
有別於小湯匙建議使用不繡鋼材質;在叉子的選用上,陳鳳卿所長建議父母讓孩子手拿塑膠材質的小叉子。

她提到,不繡鋼或鐵製的叉子不比圓盾形湯匙,食物插取處通常較為尖銳,為怕孩童在用餐過程中誤傷自己,建議對危險度較高的叉子,最好使用塑膠材質。     

(詳文請見2009年一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陳俐君
諮詢/ 台北智寶園托兒所所長 陳鳳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