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理解寶寶的重複行為

「寶貝!不要再亂丟遙控器了好嗎…」,話沒說完,又聽見遙控器墜落地面的慘叫聲;「我們今天聽別的故事好嗎?為什麼每天都要聽《小狗奇普》…」,類似的事件也發生在妳和寶寶的身上嗎?媽咪是否也對寶寶固執的堅持某件事而感到不耐煩,甚至瀕臨抓狂的邊緣?其實,試著理解這種發生在寶寶身上的重複行為,妳將發現這些看似無聊的執著,其實都是頗具意義的成長發展唷!
理解寶寶的重複行為

寶寶為何出現重複行為?
56個月開始發展精細動作
每個寶寶在剛出生時,小手都是呈現握拳的狀態,這時候的寶寶不具備任何操作物品的能力,一直要到34個月大時,手掌才會慢慢的能夠做出自主性的打開、握緊動作。

約莫從56個月大起,寶寶的小肌肉發展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精細動作,此時,寶寶的認知能力也逐漸提升,有些發育較快的寶寶甚至已經可以獨立坐好,「自主性的動作」也就跟著越來越多,開始產生控制外界的慾望,如自己動手操作物品。因此,父母所看到的重複行為,大多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而在1歲〜1歲半左右達到高峰。
 
學齡前慢慢減少
對爸比媽咪而言,倘若寶寶的重複行為無傷大雅,如:喜歡重複將積木疊高,再一次推倒,倒是也由著他無所謂,但是有些具有破壞性的重複行為,像是不斷把重要物品拿來丟擲,而且講也講不聽,就經常讓家長不知如何是好,既生氣又無奈。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副教授黃馨慧表示,其實大概在孩子進入學齡前,這些重複的舉動將會慢慢減少,我們可以將之視為一種學習的過程,就像大腦必須不斷經過重複的刺激、反應,腦神經的連結才會穩固,因此,對於這種發展中的階段性行為,家長務必拿出更多的耐心來接鈉它。
 
重複行為對寶寶的意義
雖然寶寶的重複行為看在大人眼裡,大多是一些沒有道理的無聊舉動(雖然有些時候也滿可愛的),但其實對寶寶個人而言,這些動作可是有著許多重要的意義喔!
 
1.獲得愉悅感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謝明慧認為,寶寶的重複行為有其功能性,其中一項功能就是讓自己覺得開心。當然,一開始的事件都是隨機發生的,但他之所以會不斷持續的重複,必定是從中獲得了某些回饋。
 
例如,有的孩子只要看見捷運經過,或被捷運所產生的風給吹到,就會舉起雙手大聲歡呼,第一次也許是因為覺得被風吹拂的感覺很舒服而有這樣的舉動,隨後卻發現大人會因為這樣的動作而覺得很開心、很好玩,獲得了正面的回饋,因而會在接下來的每一次都重複這樣的行為。
 
2.吸引大人注意
然而,有時即便得到的是負面的回饋,如不斷亂丟東西而被父母責罵,寶寶仍然會因為自己得到了一個回饋而感到很有趣,看到爸比媽咪生氣的反應,他們也會覺得很好玩而重複同樣的舉動。
 
甚至,有些小朋友透過經驗得知,只要把東西弄掉在地上,爸比媽咪就會馬上被吸引過來,因此,當有某些需求,或大人很忙碌無暇理會自己的時候,為了吸引爸媽注意,就會故意重複的亂丟東西。
 
3.探索性行為
2歲前的孩子,其認知發展正處於「感覺動作期」,必須藉由「具體操作看看」來認識這個世界,不像2歲以後的孩子,能夠靠想像力來學習。再加上語言發展尚未成熟,很多時候他們無法跟爸媽闡述自己的想法或透過詢問來釐清自己心中的疑惑,因此,只能靠「非語文」的行動來對周遭環境進行探索,進而學習到某些事物的因果關係。
 
例如,有些孩子喜歡敲積木,因為敲擊的聲音讓他們覺得很新鮮,有些更聰明的小朋友甚至會拿著積木在家裡到處亂敲,爸比媽咪常因為不明白原因而感到不耐煩、生氣,其實,孩子正在認真研究著積木敲擊每樣東西所發出來的不同聲音,這其實也是某種程度上的「增廣見聞」呢!
 
4.滿足成就感
孩子的各項能力發展都尚未成熟,他們不像大人想做什麼大多都能做到,當他們想做一件事情,成功的機率往往不是太大,他們常常是不小心成功的,然後突然發覺自己具有某種能力,因而感到很有成就感,喜歡一做再做。
 
舉例來說,絕大多數的學步兒都很喜歡走路,喜歡拉著爸比媽咪到處走,不喜歡大人抱,也不喜歡坐在手推車裡,進入所謂的「手推車厭倦期」,其實他們就是在享受能夠掌控一件事情的成就感,並且不斷的向別人展現他們的新能力,而且同樣的行為通常也不會重複太久,寶寶很快就會找到新的發現而轉移焦點。
 
5.獲得安全感
黃馨慧老師指出,大多數的孩子都喜歡熟悉的事物,就像穩定的日常作息能夠帶給他們安全感一樣,當他們可以預期、掌握事情的發展,不需要一直面對新的挑戰,不必不停費力的突破困難,他們就能得到情緒上的穩定。
 
以聽故事來說,他們之所以每天要求父母念同樣的繪本,就是喜歡能夠預期故事情節的發展,期待著父母在關鍵時刻出現的語調、表情,等待自己最喜愛的橋段出現,甚至他們還能夠自己講出結局,猜對了就會覺得很開心。
 
謝明慧心理師也表示,孩子的理解能力及記憶力有限,一個故事,他們一開始不一定從頭到尾都都聽得懂,有可能今天聽懂了一部份,明天聽懂另一個部分,後天又忘了前天聽到的那部分,因此,雖然大人覺得自己都在講同一個故事,孩子卻每天都有新的發現,他們是逐步、逐步的理解、記憶整個故事。
 
其實,仔細想想,大人在學習一項困難的新事物時,不也是有著同樣的心情?我們會重複的聽一段難度極高的英語聽力測驗,第一次也許只聽懂第一段,慢慢的聽懂越來越多,如果每次都被強迫接觸全新的內容,豈不是太恐怖了嗎?
 
正確回應孩子的行為
雖然重複行為是大多數孩子的正常表現,但爸比媽咪或許也會擔心,寶寶花了這麼多時間重複進行同樣的活動,豈不妨礙了他們接觸、學習新事物的機會?家長該如何從中給予正確的引導呢?
 
適度空白,留給孩子發揮  
黃馨慧老師認為,其實一直讓孩子讀同一本故事書也無所謂,關鍵在於父母在讀過幾遍後,可以試著留下些許空白,引導孩子回想故事內容,同時訓練語言能力與記憶力。
 
例如,在講《小狗奇普》的故事時,可以問他:「有一隻小狗…是誰?」,換孩子說:「奇普!」;「奇普掉下來以後怎麼了?」,讓他講:「滾進洞裡了!」,不一定每次都要把故事從頭念一遍給孩子聽。
 
變化些許內容,提供示範
有些孩子喜歡重複玩積木,但是當他自己一個人玩時,進步速度可能很慢,父母若能適度的從旁引導,示範其他玩法,如:「這個房子可以堆高一點」、「飛機的翅膀應該是兩邊一樣的喔」,或是排一個圖形讓孩子模仿,這麼一來即使孩子重複的玩積木,也能藉由不同玩法學到新的技巧。
 
漸進式讓孩子接納新事物
謝明慧心理師提醒,在引導孩子放下熟悉事物、接觸新事物的過程中,爸比媽咪切記要從性質相近的部分開始著手,不可一下子跳TONE太多,也不要一下子就要求孩子全盤接受新事物。
 
例如,孩子很愛《醜小鴨》這本書,家長每天還是可以讀這本書給孩子聽,但同時也可以找另一本內容相近的繪本(如:也是關於鴨鴨的書),跟孩子說:「我今天有看到一本新的鴨鴨書耶,你先陪我看2頁,看完我們再來讀《醜小鴨》好不好?」,藉此把這本新的書介紹給他,但事後一定要遵守承諾,不要讓孩子有被騙、被強迫的感覺,孩子對新書的接受度就會提高。
 
倘若孩子的堅持度較高,堅持不看新書,那也沒關係,爸爸媽媽可以自顧自的讀起這本書,「這隻小鴨鴨也很可愛耶,他會不會是醜小鴨的朋友?」,讀個12分鐘就闔起來,然後對孩子說「好,換你來講《醜小鴨》了」,這時孩子就會靠過來,可是在剛剛的12分鐘裡,孩子其實已經偷偷在聽新故事了。
 
成功的關鍵在於一次給一點點、相近的東西,並且還是要讓他接觸他所喜愛的舊書,讓它成為孩子內心安全的基礎、情緒穩定的力量,就像幫助孩子接觸新環境、新食物是類似的道理。
 
當孩子的行為不恰當時…
如果寶貝的重複行為是破壞性的(如:亂摔遙控器),甚至影響到他人的權利(如:在公共場合大叫)時,該如何停止這樣的行為呢?
 
1.冷處理,不給任何反應
對於2歲以下,尚且無法說之以理的寶寶而言,當他有不適當的重複行為時,爸比媽咪可以用冷處理的方式,不給予任何回饋來消除這種行為。
 
例如,寶寶亂丟東西時,爸媽可以撿起來收好,但不要笑,也不用罵他,當他發現這麼做沒有得到任何樂趣、也沒有引發任何迴響時,他就會漸漸停止這樣的行為。
 
2.給予替代物,轉移注意
黃馨慧老師認為,對孩子的管教,最好使用正向的語言,盡量避免使用「不」、「不要」開頭的句子,因為這種語言對孩子來說必須反過來想才能理解,較為困難,當妳說「不要丟」時,孩子可能只聽到「丟」這個字就無法克制衝動的做了這個舉動,其實並非故意。
 
因此,與其對他說「不要丟遙控器」,不如給他一顆球,對他說「你丟球」,用別的事物來吸引他,轉移其注意力,當他有了好的表現,也別忘了給予鼓勵,才能維持正確的行為。
 
3.不要忽視孩子的存在
如果孩子經常以不當的重複行為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爸比媽咪也要檢討自己是否過於忽視孩子,不論再忙,每天最好都要儘量抽空陪伴孩子,孩子才不會因為過於孤單而調皮搗蛋。
 
例如,如果妳能預測孩子通常自己玩10分鐘以後,就會開始亂丟東西,就可以在第8分鐘、他還沒出現不恰當行為時,就過來陪他說說話,「哇,你好棒喔!」、「你在玩什麼?」,或是引導他用其他較不具破壞性的方式來玩耍,像是練習把搖控器放進罐子或箱子裡蓋好,然後再拿出來給媽咪,這樣的互動不但能增進親子關係,還能能供孩子不同玩法,發揮啟蒙的效果。
 
不要營造犯錯情境
教養孩子,父母必須經常思考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是否恰當,對於一個尚且不懂事理的孩子來說,與其不斷提醒他不要丟擲桌上的重要物品,不如把這些東西收納好,不要讓孩子有犯錯的機會。
 
曾經有個例子,一位爸爸因為2歲兒子亂摔他的手機而打了兒子兩巴掌,打完後他馬上問孩子:「你還要不要玩手機?」,孩子還是點點頭,表示那兩巴掌對於小小孩而言根本完全沒用,孩子根本不懂父親的用意,與其如此,不如要求自己將手機收好,讓孩子沒有機會搞破壞。
 
必須特別留意的情況…
雖然大部分的重複行為都是孩子成長發展過程裡必經的正常現象,但以下幾種重複行為,是需要爸比媽咪必須特別留心處理的!
 
因疲勞而出現重複行為
有時候當小朋友覺得很累、想睡覺時,也容易出現重複性的行為,會一直玩同樣的東西、用同樣的玩法玩,例如,可能拿著一輛小車子一直不停的推過來、推過去,此時代表寶寶已進入半休息的狀態,因為進行重複的動作不必花很多的腦力。
 
當爸比媽咪觀察到這種狀況時,就要讓孩子適時的休息,千萬不要認為他的行為很無聊而勉強他玩別的東西、用別種玩法,否則寶寶可能會有更多負面情緒產生,如哭泣、吵鬧。
 
傷害自己的重複行為
一般而言,如果是探索、遊戲性質的重複行為,家長通常不需過於擔心,然而,有些時候寶寶可能會因為一些內在心理因素,而出現傷害自己的情緒性重複行為,如:重複用手敲牆壁、或用頭撞牆,這種行為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寶寶覺得很無聊,另一種代表他正處於不知所措的狀態,重複行為可能是他安撫、安慰自己的方式,無論是哪一種原因,爸比媽咪都不應忽視,必須找出根本原因並加以解決。
 
自閉症伴隨的重複行為
重複行為一直是判斷自閉症的指標之一,例如,患有自閉症的孩子會重覆在某個地方繞圈圈、喜歡不斷的排列玩具車,或是花很長時間盯著轉動的東西看…等,這不禁讓家長們擔心,如果寶寶的重複行為太頻繁、持續時間太長,是否意味著和自閉症有關?
 
謝明慧心理師澄清,自閉症的核心問題其實並不在於重複行為,雖然它是一個常見的症狀,但不代表孩子出現重複行為就一定患有自閉症。
 
自閉症最重要的判斷依據,其實在於人際互動面向,當孩子出現以下情況,並伴隨著嚴重的重複行為時,才比較有可能與自閉症有關,需要積極的介入治療。
 
□    語言發展緩慢,不像一般幼童1歲以上慢慢學會說話,23歲就會開始用句子問問題。
□    不喜歡和別人有眼神、肢體上的接觸。
□    無法和人有「共同注意焦點」,當指著某樣東西對孩子說:「你看!」,孩子仍然繼續看著其他地方。
□    缺乏正確的肢體表達,也沒有想和別人溝通、互動的慾望(如拿東西叫別人吃、指東西叫別人看、請別人幫忙自己…等)。
 
 
黃馨慧
現職: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副教授
學歷:美國普渡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博士
 
謝明慧
現職:台北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
學歷: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國軍松山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成大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編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副教授 黃馨慧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 謝明慧
攝影/潘朵拉兒童專業攝影
梳化╱蔡琇惠
演出/漂亮媽咪: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