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孩子不聽話?教養要有技巧!

孩子為什麼都不聽話?愛頂嘴、唱反調、發脾氣、太調皮,到底要怎麼溝通、怎麼教?
孩子不聽話?教養要有技巧!

 

孩子不聽話,讓父母覺得很沒輒嗎?專家建議,孩子不聽話,家長應該要找出原因,並想想是否是自己的因素造成,並且調整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方式,才能在良好互動下教好孩子。

孩子聽話的前提:他聽得懂爸媽的話

臺北市青少年暨兒童關懷福利協會秘書長、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張旭鎧表示,學齡前孩子所謂的聽話,必須聽懂父母說的話,也要能懂父母說話的涵意,有些家長管教時會講反話,例如:「你再皮就試試看、再丟東西就試試看」,結果孩子因為不懂話中意思,就真的去試、去丟東西了,這時候媽媽就更火,而孩子也感到委屈,會問媽媽:「你不是要我試試看嗎?」所以要先清楚孩子聽不聽得懂。

究竟多大的小孩可以聽懂父母說話的涵意?張旭鎧老師表示,所謂聽得懂不只是語言,也包括表情、語調等,一般出生9~10個月孩子已懂得察言觀色,甚至有孩子6、7個月就會。此階段或許言語上不是很懂,但是已經會看父母表情來做互動,知道爸媽是高興或生氣,親子互動多從這時候開始,而即便孩子已聽得懂簡單單字、語言,但是大腦神經理解力還不好,所以需要給時間做反應或理解,這也是家長要先了解的

不同階段孩子,用不同方式引導

隨著孩子慢慢成長,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原本叫他來,他會乖乖扶著牆壁走過來,但是有一天卻叫不動,父母不能就此認定孩子不聽話,其實各階段的孩子在意的點不同,所以不同年齡的孩子,要用不同方式教導。例如本來單純叫他來他會過來,但大一點的孩子特別愛玩,就不能再用以前的命令,可以換一種方式說:「孩子過來爸爸這裡,這裡有好玩的東西」,就能吸引孩子注意。

 

哪些狀況最讓父母受不了?

不聽話、愛頂嘴

孩子也是需要面子的,有些孩子是因為要找臺階下才會頂嘴,例如,媽媽在爸爸面前罵孩子、爸爸在外人面前罵孩子,讓他很沒面子,才會有頂撞情形。首先,父母應瞭解,孩子和自己小時候是有一段差距,以往孩子頂嘴的內容,家長可以反駁回去,但因為現在的小孩得到的刺激比以前更多,無論生活經驗或智商等,都比上一代來得多,反應也特別快,因此常讓父母不知如何因應。

學爸媽說話,甚至抓語病

除了會頂嘴、講謊話或故意調皮搗蛋,有些孩子甚至會模仿爸爸媽媽說話,例如,媽媽說:「你的蠟筆怎麼沒收好?」孩子也跟著說:「你的蠟筆怎麼沒收好?」孩子學父母講話或抓父母語病,也會讓家長感到很沒輒。

拿爸媽訂的規則回嗆

孩子也會拿爸媽所訂的規則回嗆,例如孩子哭鬧、發脾氣、大聲講話,爸媽會說:「我不是告訴過你不要大聲講話?」此時父母本身聲音一定要比平常大,孩子會反過來說:「你不是說不能大聲講話,你自己不是也一樣?」

延伸閱讀:體罰孩子最有效?父母該掌握的「愛的教養」5原則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

 

揪出孩子不聽話原因

規範太嚴格

規則訂好後,要觀察孩子能否真的做到。

教導孩子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規則訂好,但是要觀察孩子是否真的能做到,適度超出能力範圍的規定能幫助孩子進步,但要記得不能超出太多。

例如:已經規定孩子把圖畫好就能吃顆糖,孩子知道爸媽是愛我的,所以沒完成也會硬ㄠ,讓父母很難做,建議規則一旦訂好就要執行,媽媽可當場把這顆糖果吃掉,如果孩子哭鬧,可以告訴他:「不要哭,把圖完成就能吃」,甚至完成後可以針對表現很棒的地方再多給一顆。孩子會建立一個觀念,只要聽話、順爸媽的意,就可以得到獎賞。

還有一種狀況,如果已規定晚上九點要睡覺,但孩子想玩會拖延,這時候是可以給一點彈性,而此彈性並不在規則當中,所以要讓孩子知道這次的改變是爸媽給的恩惠。

老是用命令、恐嚇、威脅方式對孩子

教導孩子過程如果只用命令、威脅方式,當孩子語言溝通能力更好時,會與父母對抗,所以不如採取利誘(不一定是用物質)方式,例如爸爸說:「小明把報紙拿給爸爸」,孩子可能會拒絕,同樣語詞,但是用不同態度而非命令式語氣,孩子會有不一樣的反應,例如:以溫柔語氣說:「小明幫爸爸把報紙拿過來」,孩子比較能接受。

此外,有時候威脅方式反而會造成將來更多問題,例如媽媽告訴孩子:「你再不過來媽媽就不愛你了!」或「你再不聽話,我就把你送人!」剛開始孩子一定會害怕,但是大了就知道都是假的,所以孩子不會有什麼反應。又如媽媽可能會說:「如果再不把書包收好,我就把你趕出去!」就算孩子不收,爸媽也不可能將他趕出去,而萬一真的把他趕出去,會發生什麼後果就很難預料。

動不動就體罰、責罵

處罰是很多爸媽會用的方式,但是要瞭解處罰後可能產生的問題。此外,處罰是可以的,但是千萬不能變成體罰,在孩子體力可接受範圍內是處罰,如果超出範圍、造成傷害,就算是體罰。例如學齡前孩子罰站,1分鐘之內是適當的,但是超過半小時就不恰當。

最重要其實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父母要給予處罰,而且過程中不要把情緒放進去,更不能只一味的責罵,例如:有些媽媽會在當下對孩子說:「看吧!你就是不聽話才會被罰站」,孩子會覺得自己已被限制還要被罵,往後比較容易有「凡事都怪別人」的個性,可能在學校經常會罵別人,進而影響同儕之間的關係。

嚴格管教要看個別家庭狀況
像虎媽的嚴格方式並不是不好,但要知道虎媽不只有一個孩子,孩子有兄弟姐妹可以做情緒方面的宣洩,如果只有一個小孩,就不適合太嚴厲的方式管教,否則孩子大一點會抵抗、逃避,在學校會欺負同學、老師,國中可能就逃學、逃家。張旭鎧老師表示,以前在精神科處理國中逃學逃家的問題小孩時,曾有媽媽來門診第一句話就說:我從小就給他嚴厲管教,怎麼會這樣?原因就是太過嚴格。

那到底該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