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嬰兒常見疾病與照護(2)

一歲以下的寶寶還不會說話。若是不舒服,只會以哭鬧表達,常令不懂意思的爸媽傷腦筋。本文請亞東醫院小兒部主任葉樹人舉出10大嬰幼兒常見疾病,讓爸媽較能了解寶貝生病的症狀,以及疾病治療與生活照顧須知。新手爸媽不能錯過!
嬰兒常見疾病與照護(2)

Baby生病不慌張!

亞東醫院小兒部主任葉樹人表示,疾病大都有其外顯徵兆,父母必須了解相關知識及具備一定的判斷能力,才不至於延誤治療時機,也能幫助醫生確診,讓寶寶早日恢復健康。葉樹人主任舉出嬰幼兒的常見疾病症狀、發生原因及治療照護方式,分述如下:

 

急性腸炎

*症狀介紹
嬰幼兒的急性腸炎以輪狀病毒和沙門氏桿菌感染最為常見。由輪狀病毒所引起的腸炎容易在寒冷氣候時傳染。所以每到冬天,就有很多寶貝會發生腹瀉的狀況。輪狀病毒感染較常見於6個月到2歲大的幼兒身上。小病人會先出現劇烈嘔吐,1~2天後,再出現嚴重腹瀉。通常大便為稀水便,偶有黏液附著但很少有血,亦可能合併發燒、咳嗽、鼻涕等上呼吸道的症狀。

沙門氏桿菌感染所引起的腸炎,則是在夏天特別容易爆發流行,但整年都可見到。。這種腸炎所排出的大便呈綠色黏便,有惡臭味,常帶有鼻涕樣的黏液和血絲。臨床上會高燒不退,但較少合併感冒症狀。

 

*發生原因
輪狀病毒顧名思義,是病毒在顯微鏡下的外形像車輪而得名。輪狀病毒引起的腸炎,是經由不潔的食物或空氣所傳染。而由沙門氏菌所引起的腸炎,大多是因吃進不乾淨的食物而受感染。例如有些民眾喜歡飲用山泉水,或是食用被汙染的海鮮或是家禽的蛋類所導致。

葉主任表示,沙門氏菌腸炎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偶而會發生嚴重的併發症。在小嬰兒感染時,沙門氏菌有可能經由腸壁進入寶寶的血液循環後,散佈至全身,形成敗血症造成生命危險。如果細菌再由血液侵入腦部、骨頭,就會惡化成腦膜炎、骨髓炎,而危及生命或留下終身遺憾的後遺症。每年都可見到一、兩例因沙門氏菌所導致的腸穿孔、腹膜炎的病例。爸比媽咪不可輕忽。

 

*治療與照護
在治療方面,要注意小患者是否有脫水的現象,以及電解質是否平衡。經過治療後,小病患通常會在約1~2星期後恢復正常。但在後續的照護上,還是必須留心寶貝的狀況。葉主任提醒家長,在baby回家後,仍應持續注意以下情況:1.是否有出現脫水的症狀(如:口腔黏膜和嘴唇乾燥,尿液減少或顏色變深、眼窩凹陷等現象)。2.大便有無黏液或血絲。3.留意baby的精神、活動力是否變差。如有上述現象,應帶寶寶儘速回診。「就診時,最好將寶寶的便便照相或將新鮮糞便帶到門診給醫師看,以利診斷及檢查。」而急性細菌腸炎因偶有嚴重的併發症產生,如敗血症,腦膜炎等,最好儘速就醫。

此外,葉主任也指出,在小腸黏膜最表層有分解乳糖的酵素,嬰兒的小腸黏膜在罹患較厲害腸炎時腸黏膜受損傷會導致牛奶中的乳糖不易分解吸收,而引發腹瀉,即所謂的乳糖不耐。此時必須改採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餵食,否則寶寶會因腸黏膜無法完全復原,而造成慢性腹瀉。最嚴重時這種情形會維持數個星期不等。

寶寶出現腹瀉時,家長應該採用的餵食方式建議如下:1.如果原本是餵母奶的寶寶應繼續餵食母奶。2.給寶寶吃的食物以清淡為宜,如稀飯、白吐司、白饅頭,並避免油膩的食物和甜食。3.若寶貝有輕微腹瀉,可將牛奶的濃度泡稀,如奶粉量減半。但勿長期稀釋,以免引起營養不良。若腹瀉厲害或較久,最好暫停一般的奶粉,按醫師指示改用止瀉奶粉。4.多為寶寶補充腹瀉專用的電解質液

在預防方面,葉主任建議,食物和飲水都要講究清潔衛生,最好不要生飲、生食。奶瓶、奶嘴使用前都要先經過消毒。照顧者要常洗手,特別是在幫拉肚子的寶寶換尿布後,一定要徹底洗淨,以避免病菌的散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