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又愛又恨的奶嘴,這樣用最好…

「嗚哇〜」寶貝又開始哭泣鬧情緒了!明明才剛吃飽,也不是想睡覺,新手爸媽不由地慌了手腳。「他是想要吃奶嘴啦!」阿嬤淡定地說。果真,奶嘴一塞,寶貝馬上就安靜下來,繼續開心地玩起積木。究竟,奶嘴為什麼這麼神奇?父母該給寶寶吸奶嘴嗎?會不會有什麼壞處?什麼樣的奶嘴較適合寶寶?已經習慣吸奶嘴的寶寶,又該如何跟它說Bye-Bye呢?
又愛又恨的奶嘴,這樣用最好…

寶寶天生就有「吸吮」的慾望

小嬰兒呱呱墜地之後,學會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呢?答案是:「吸吮。」從在媽咪肚子裡約28週開始,寶寶就有一種被稱為「吸吮反射」的現象,只要把東西放進寶寶的嘴裡,他們就會出現吸吮的動作,這是一種生存必須的本能反應,讓寶寶在出生後能夠順利地吸吮母乳。因此,有些爸比媽咪在胎兒攝影的照片中會驚訝地看見,胎兒正在吸吮自己的手,可能是由於手的動作剛好碰觸到嘴巴所造成。這種反射動作會一直持續到寶寶出生約4個月大左右。

 

藉由吃手滿足口慾的需求
除了吸吮反射之外,跟據佛洛依德的人格發展理論顯示,寶寶在0〜1歲時正處於「口腔期」,這時他們主要靠吸吮、吞嚥等活動刺激來得到本能性的快感,因此,爸比媽咪多半會在寶寶2〜3個月大時發現他們開始不停地吃手,這是由於更早之前,他們只會雙手握拳、胡亂揮舞,還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手指放入嘴巴中,因此吃不到自己的手。到了2〜3個月大,隨著大腦的發展,寶寶逐漸學會盯著自己的手看,以及吮吸自己的手指。一開始他們只會把整個手放進嘴裡,接著會只吸吮2、3根手指,最後發展到靈巧地吸吮1根手指。這樣的動作對他們而言,除了是一種學習和玩耍,也是一種獲得安全感的途徑。寶寶除了吃手之外,也可能咬自己的衣服、棉被、玩具…等周遭任何可以取得的物品。

吃手的3大缺點
吃手雖然能夠滿足寶寶的口慾,但一般仍不建議任由寶寶習慣性地吃手,因為可能造成以下幾個問題:

1.手指成天到處亂摸,再放進嘴裡,很可能病從口入,尤其腸病毒在台灣十分流行,從衛生安全的觀點來看,還是以其他方式來替代吃手較佳。

2.長期吃手所引起的濕疹難以治療,即使擦了藥,寶寶還是會不斷地吃,時間拉得越長,濕疹也就越嚴重;此外,長期浸泡在口水中的手指,受到牙齒壓迫,也容易形成脫皮、腫脹、感染、甚至變形,因此,最好一開始就別讓寶寶養成這種壞習慣。

3.手指長時間放在嘴裡,也有可能影響牙齒發育,容易造成齒列不整或閉合不良等問題。

既然吃手有這麼多缺點,有哪些適當的替代方式能夠滿足寶寶口慾期的吃手慾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