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新知快遞

全球小兒NEWS

全球小兒NEWS
全球小兒NEWS

可預測影響幼兒生長的產前及嬰兒早期因素

兒童的生長及發育主要受到胎兒期及出生後二年內的影響。如果在這段期間營養不良,可能引起不可逆的影響,包括生長發育遲緩、智能發展落後、免疫功能失調及增加以後罹患慢性疾病,引致長期健康不良及減低成人期的生產力。

影響兒童發育的因素,包括生物及社經地位因素的影響,有些研究報告在懷孕期母親服用葉酸,各種微營養素及以純母乳哺育,均可改善母親及兒童的營養不良。但哪些產前的條件或因素,可預測出生後兒童的生長發育。在去年12月份的兒童疾病雜誌(Arch Dis Child2014;0:1-9)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墨爾本大學內科的漢妮(Hanieh S)醫師等,報告他們在越南河南省,研究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出生的1,046位嬰兒,其母親在懷孕期間,服用不同劑量含鐵、葉酸或多種營養素,在嬰兒出生時、6週及6個月時,測量身高及體重。

結果發現嬰兒出生時的體重是其6個月時體重的主要預測因素,而母親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懷孕期間增加的體重與嬰兒6個月時身高及體重呈正相關,而且在懷孕末期母親血中維生素D的濃度也與嬰兒在6個月的身高呈正相關,但在懷孕32週時,母親血中鐵蛋白(Ferritin)的含量則與新生兒出生體重呈負相關。

由此研究,再度證實母親的營養狀態,可影響所生嬰兒6個月時的生長,但在懷孕期間母親體中鐵貯積較多反而影響嬰兒的生長,所以如果在懷孕期間,沒有缺鐵的母親,在補充鐵劑時要注意不要過量了。在臺灣,許多孕婦在懷孕期間,補充各種營養素及維生素是必要的,但是否要過量補充鐵劑,則是母親及產科醫師要慎重考慮的。

 

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的長期預後

先天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其發生率約為活產新生兒的千分之八。它也是引致嬰幼兒死亡最常見的原因。隨著醫學的進步,醫護照顧的改善及醫療儀器設備的更新,其死亡率明顯下降,預估約有85%的心臟病童會成長至成人。這些活存的心臟病童,其成長及發育、語言的障礙、學習的成績、細微及粗動作技巧及心理健康的發展,均是值得重視及探討的。

在今年1月份的兒科醫學雜誌(J Pediatrics2015;166:119-24),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國家先天畸形及發育失常中心的瑞滋漢(Razzaghi H)博士等,報告他們在1997~2011年,研究比較420位先天性心臟病童與180,048位正常兒童的健康,及其患自閉症醫療照顧的要求,如急性及門診的次數、日常生活狀況及學校缺課的天數。

結果發現,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的健康較差,其缺課或未到日間照護中心超過10天的比率是無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的3倍。先天性心臟病童在2~17歲間患自閉症的機率增加4.6倍,智商較差的機率增加9.1倍,而至急診室(4.7倍)或診所的次數也明顯增加。

雖然絕大多數先天性心臟病童,都能獲得良好的醫療照顧及手術治療,但根據本研究,可知部分先天性心臟病童,雖然心臟畸形獲得良好醫療,及成功手術矯正,但仍有罹患自閉症或較差的生活品質及預後,特別是神經系統發育的障礙,是值得家長及醫療從業人員重視及設法努力改善的。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