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破解寶寶外出3類意外!

帶寶寶出門原本是件開心快樂的事,但難免遇上突如其來的“狀況”大煞風景;除了父母最擔心的拐騙走失,還有哪些常見的天外飛來“意料之外”呢?讓兒童安全專家和兒科媽咪和您一起防微杜漸、趕走驚嚇!
破解寶寶外出3類意外!

1.防拐騙走失

雖然國內走失兒童的數字明顯下滑,但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仍提醒:06歲孩子走失,父母責無旁貸。

3歲以前的寶寶可說是完全沒有自我防禦能力,帶他們出門一定要有人無時無刻盯著寶寶。至於3歲以後,孩子略有語言和辨識能力,可以教導一些基本概念,例如不可以吃不認識人的東西或跟他走,甚至教他說自己的名字、父母姓名與聯絡方式等。」林月琴執行長進一步解釋。

 

狀況:

A.    擁擠:身邊有很多人且十分靠近你與寶寶……。

B.     搭訕:媽媽,你的小孩好漂亮喔,幾歲?叔叔這有糖果……。

 

策略:

錦囊1:不到人多擁擠的地方

不論從身體健康或人身安全考量,育有一子的慈濟醫院新店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蔡文心認為,幼兒不適合前往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她說:「寶寶抵抗力較弱,應盡量避免出入這些場所,人多時環境相對會吵雜,太大的噪音也不適合寶寶聽力承受。」

年關將近,林月琴執行長認為能不帶幼兒參與廟會等節慶最好,非得出門時,能抱、能揹就不要放寶寶自己走路,對於已健步如飛的寶寶也要有一人專門看好他,「視線不離開孩子是防止寶寶遭人拐騙或走失的不二法門。」

 

錦囊2:當心異常友善的愛慕者

初為人父母者可能聽到旁人稱讚自己的小孩,便心花怒放地要求孩子打招呼或與此人親近。對此,林月琴執行長表示,當陌生人太過熱情或者孩子已經退縮到你身後時,父母應該要提高警覺、當心拐騙。

她說:「當你發現孩子不但不叫人,而且緊依偎在你身旁,臉上露出害怕的神情時,我們建議父母千萬別再勉強孩子,一定有什麼原因讓孩子感到不安,千萬不要在此時要求孩子表現大方,或者數落並與孩子產生不愉快,甚至憤而離開孩子身邊,那很可能讓歹徒有機可趁。」

當陌生人親近孩子時,父母可以從以下各方面去防範:

1.父母的態度

既然是陌生人,父母大可不必表現熱絡,因為如果是較小的幼童,你的熱情可能讓孩子誤判對方是可以信賴的人。

2.陌生人的動作

對方可能以糖果、餅乾等食物或玩具之類的吸引孩子,建議父母直接婉拒;如果盛情難卻也千萬別在當下將陌生人的東西交給孩子,不妨藉故代為保管。

3.孩子的反映

孩子若出現戒備其實是最好的提醒。當孩子不願意與此人親近時,父母一來要適度尊重孩子,再者孩子的直覺可能比你我準確,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

【不失禮的拒絕術】

‧也許你會覺得完全不理會或拒絕很尷尬而失禮,林月琴執行長建議可以跟對方禮貌性的稍做回應,然後帶著孩子很自然的離開現場。

‧如果當下無法離開(例如在擁擠的車內等),可以跟對方表明孩子比較害羞不願意交談或累了需要休息,斬釘截鐵表明不想繼續有互動。

‧孩子不吃糖、不餓、已有此類玩具等都是婉拒拿陌生人東西的方法,父母可以簡單溝通謝絕好意。

 

錦囊3:萬一走失當下這樣做

突如其來的兒童拐騙或走失多發生在觀光、活動場所或百貨賣場,父母經過35分鐘尋找未果,就可直接至服務台請人廣播協尋。林月琴執行長說:「孩子走失後第一時間要擴大尋找的力量,媒體放送之下可以讓帶走孩子的人動彈不得,因為眾人是一股監視的力量。之前有一位小女孩在士林夜市被帶走,就是因為不斷廣播,歹徒自知走不出大家的監視,只好出面將孩子歸還。」

其次,孩子走失不論是要廣播還是報警,都需陳述孩子特徵(包括性別、年齡、身高、體型)以及以當下識別(穿著、配件)等。林月琴執行長提醒父母平日要幫孩子拍照,並清楚孩子的特徵,包括臉身上的痣、行為慣性、說話方式等。

 

【親子走失繩】

為免孩子走失,有廠商設計一條繩子兩端可同時圈住孩子跟家長的商品,林月琴執行長表示,國外是有較多的父母使用,台灣人對此育兒小物的觀感似乎不佳,所以並不普遍。「對於已有行動能力但又還不太成熟的孩子來說,這條繩子也可能是另一個危險因子,父母可視自己孩子的需求評估使用,一旦使用還是要留意其安全。」

 

~全文請見236期育兒生活雜誌~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王心妏
攝影/麥叔叔兒童專業攝影 叮噹
演出/漂亮媽咪:薇昕、可愛寶寶:佳佳
諮詢/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慈濟醫院新店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蔡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