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18個育兒迷思破解!一次搞懂傳統vs現代育兒經

老一輩的育兒觀念五花八門,像是「鼻子太塌,常捏會變挺?」、「小孩就是要胖嘟嘟才健康?」、「喝葡萄糖水有助營養吸收?」……,不同的說法讓新手爸媽聽了滿是疑惑,但長輩們卻回:「我就是這樣把孩子養大的」,這些相傳已久的育兒方法,究竟適不適用於現代呢?
18個育兒迷思破解!一次搞懂傳統vs現代育兒經

 

明明孩子的身高、體重都在標準範圍內,家長卻覺得孩子長得太瘦弱,擔心營養不足而帶去就醫;或者有些孩子發燒,爸媽帶孩子去看醫師都不忘加註一句「可能是最近在長牙的關係」……,新店耕莘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傅承偉表示:「即使許多育兒觀念已獲得醫學證實,但不少家長仍延用老一輩的錯誤育兒觀念,也因此,通常會對家屬進行詳細的衛教說明,以免他們『霧煞煞』。」

18個育兒迷思一次搞懂

希望孩子平安健康長大是每個爸媽的心願,然而,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對於網路流傳似是而非的育兒法,或來自親友長輩口耳相傳的育兒經,到底該如何篩選?小兒科醫師列出門診時常見的育兒迷思,詳細說明釐清,讓爸媽們都能用最正確的觀念育兒!

Q1:寶寶的鼻子又塌又扁,常捏會變挺?

雖然剛出生的嬰兒很可愛,但有些家長仍覺得孩子的鼻子不夠挺,認為經常捏他的鼻子會變挺,對此,傅承偉醫師指出:「其實沒有效果。鼻型的塌或挺主要與骨頭發育有關,骨頭不會因為一直捏而有塑形效果,讓形狀出現變化。」反而太過用力捏鼻子,可能會造成鼻腔受傷或流鼻血。

另外,單純的鼻子扁塌不至於造成中耳炎,中耳炎是中耳部位遭受病毒或細菌感染導致,多因感冒引起。除非孩子有先天構造異常,例如唇顎裂,則容易引起耳朵發炎。

Q2:小孩胖嘟嘟才健康?

儘管寶寶長得白白胖胖,看起來可愛又討喜,但孩子的成長發育應合乎生長曲線才是真正的健康。傅醫師也常遇到父母帶小孩來看診,經常拿其他同齡的小孩與自家孩子比較,覺得其他孩子又高又壯,而自家孩子卻瘦瘦小小,對此傅醫師說明:「寶寶分別在1個月、2個月、4個月、6個月、1歲、1歲3個月、1歲半、2歲3個月等階段施打預防針時,通常會測量身高、體重、頭圍等項目,並對照生長曲線圖檢視孩子的發展。」

根據經驗,每個孩子會沿著自己的生長曲線成長,因此跟自己比較即可。而生長曲線在上、下一個百分比的區間移動皆屬於正常範圍,舉例來說,上次測量是50%,這次測量是15~50%,建議先追蹤觀察,若下次測量回到50%,代表孩子的成長狀況正常。但若突然掉了2個百分比,例如上次測量是50%,這次測量在3%以下,可能是營養缺乏或疾病造成,像是先天性心臟病或代謝性疾病等, 需要做詳細的檢查。

另外,如果孩子較胖該怎麼辦?傅醫師表示:「主要視寶寶的年紀而定,若寶寶年紀還小,仍以母奶或配方奶為唯一主食,由於孩子發育需要足夠的營養與熱量,通常不會請家長減少奶量。」假如是1、2歲以上的幼兒,則會請家長避免讓他食用零食或餅乾,以正餐為主。

延伸閱讀:0-2歲是預防過胖的黃金期!7大原則,幫寶寶建立好飲食習慣

Q3:寶寶長牙會發燒?

根據醫學研究認為發燒與長牙無關,不過長牙時可能會引起輕微腹瀉或口腔不適,使孩子出現哭鬧不安的情況,但不至於造成發燒。然而,不少父母認為長牙與發燒有關,傅承偉醫師解釋:「可能孩子出生後第一次生病大約在4~6個月期間,剛好接近長牙時期。」

一般而言,懷孕期間胎兒會接收來自母親的抗體,而且出生後多數母親會哺餵母乳,讓寶寶產生抵抗力對抗外來病毒;再加上臺灣父母不常帶4個月以下的寶寶出門,而當大人從外面回到家中,接觸孩子之前也會先洗手,甚至洗澡、換好衣服才抱小孩,綜合上述原因,可能因此降低寶寶的生病機率。

可是當寶寶4、5個月大以後,來自母親的抗體差不多已消失,加上此時家長多會帶孩子出門或讓孩子接觸其他小孩,無意間感染細菌或病毒而出現發燒情況,巧合的是,有些孩子冒出第1顆牙大約在5、6個月,也使得部分父母將長牙與發燒做聯想。

延伸閱讀:寶寶長牙了!兒童常見7大牙齒問題

Q4:孩子發燒要睡冰枕、吃退燒藥?

孩子發燒睡冰枕的目的是幫助散熱,但就現在的醫學觀點不建議讓孩子睡冰枕,因為冰枕過冷可能會造成腦部血管收縮,反而引起頭痛、加重不適;再者,冰枕太冰,孩子不一定躺得住。

至於目前如何治療發燒症狀,傅醫師指出:「會先找出發燒的原因,評估是否開立退燒藥以及服用時機。」倘若孩子本身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由於發燒會加速身體代謝,恐對心臟造成負擔,通常會開立退燒藥並要求按照醫囑服用。倘若寶寶未患有慢性疾病,服用退燒藥的時機取決於患者的精神狀態。

一般來說,若孩子發燒未達38℃建議先行觀察;如果燒到38~38.5℃,但沒有不適症狀,活動力看起來還不錯,也可以再觀察一陣子。假如發燒38.5~39℃,孩子看起來無精打采、胃口不佳,建議讓他服用退燒藥以稍微降低體溫,讓孩子較有活力也願意進食,以避免脫水問題。根據傅醫師的臨床經驗,多數孩子在發燒超過38℃會顯得疲憊、出現活動力降低等情況。不過,相對於冰枕或退熱貼,退燒藥的效果更有效。

另外,很多父母擔心發高燒會燒壞腦袋,對此,傅醫師解釋:「還是得回歸發燒的原因。」因感冒、腸病毒、腸胃炎等所引起的發燒,不至於對腦部產生傷害;但若是起因於腦部感染,像是腦炎或腦膜炎,則可能破壞腦部組織、產生併發症,例如腦膜炎會導致聽力受損或腦性麻痺等。

延伸閱讀:4歲女童罹患「腦膜炎」,頭痛、反覆發燒是警訊!

Q5:發燒時,讓小孩喝運動飲料補充水分?

發燒時,由於體溫升高容易增加水分流失,建議補充白開水即可,不需要刻意補充運動飲料。傅承偉醫師指出:「目前尚無醫學研究指出發燒時應多喝運動飲料,再者,運動飲料主要是補充水分與運動所需能量,不適合生病的孩子飲用。

Q6:咳嗽久了,氣管不好會導致氣喘?

其實這是相反的因果關係,傅醫師表示:「主要是氣喘的緣故造成孩子久咳不癒,並非咳嗽太久導致氣喘。」一般而言,感冒引起的發燒約2~3天,而感冒症狀則是1~2週,如果感冒超過2星期還沒復原,可能是快痊癒時又感染新的感冒病毒;或是因為感冒而產生併發症,像是鼻竇炎或肺炎,造成孩子久咳不癒。另一種可能則是孩子本身氣管過敏(如氣喘)導致咳嗽,倒不是因為咳太久造成氣管變差。

Q7:咳嗽不可以吃甜食或冷飲?

目前的醫學研究並沒有提出咳嗽不能吃甜食或冷飲的限制,但有些孩子的氣管較為敏感,冰品可能會誘發咳嗽或加重咳嗽症狀。

至於甜食方面,就中醫角度,甜食會生痰或引起咳嗽因而建議避免食用,對此,傅承偉醫師認為:「如果覺得有疑慮,不妨先別碰這類食物,等孩子感冒恢復了再讓他吃。

Q8:生病一直看不好,趕快換醫生?

一般而言,感冒的病程約為1~2週,如果沒有超過這時間則可以先觀察,不見得要馬上換醫師。像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咳嗽3天還沒改善似乎拖太久,但理論上,感冒所引發的咳嗽症狀持續1~2個星期是為正常病程。不過若孩子已經發燒超過3天,且父母發現孩子的狀況遲遲沒有改善,建議帶他到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另外,若決定換醫師或換醫院看診時,傅醫師建議爸媽:「帶之前的藥單讓新的醫師參考,同時讓他瞭解孩子先前做過的治療,避免與先前醫師進行重覆的治療。」不過,比較建議的做法是找一位信得過的醫師,長期由他看診,醫師也較能掌握孩子的身體狀況或病情。

Q9:孩子的衣服穿越多才保暖?

雖然衣服穿越多越保暖,但不代表孩子越健康、越不易生病,再者,對於嬰兒來說,由於體溫調節能力尚未成熟,穿太多造成體溫太高,容易造成長熱疹或痱子。原則上,孩子穿的衣物比大人多1~2件即可。至於觀察孩子是否過熱的方法,傅醫師表示:「倘若孩子的身體長痱子或起疹子,甚至天氣很冷他卻在流汗,摸他的背發現有出汗情況,明顯即是穿得過多,建議視狀況減少衣物。」

延伸閱讀:寶寶是冷還是熱?醫生教你這樣觀察、這樣穿!

 

還有哪9種常聽、常見的育兒迷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