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寶貝必修課,5大能力養成計劃

隨著社會形態轉變,家庭組合模式也漸漸由大家庭轉為核心家庭,在少子化的影響下,現代父母無一不將孩子捧在手掌心,舉凡生活用品、學習環境等,皆經過重重精挑細選。但您可曾想過,當孩子習慣了無虞的日常生活、習慣了爸比媽咪替自己安頓好一切瑣事,是否會導致他們在無形中失去培養某些重要能力的機會?
寶貝必修課,5大能力養成計劃

Never Miss

若孩子從小習慣於被父母餵吃飯,從未試著練習使用湯匙、筷子,即便年齡增長,仍無法熟練自己吃飯的技能。同樣道理,家長經常擔心孩子做不好、做不對,而急忙代替孩子完成他們應嘗試犯錯、學習的機會,這種教養模式可能造就孩子日後凡事仰賴父母,人際關係也受影響,甚至連帶拖累學業表現。因此,為了讓孩子從小培養奠定日後各方發展領域的基本能力,身為家長,更應著重於本文中所提及的5大能力養成,協助您與孩子一同面對未來人生中的種種挑戰。

 

No.1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的範疇囊括廣泛,包括將自己的物品歸位、收納玩具、自己吃飯、自己把鞋襪放好,這些看似稀鬆平常的小舉動,其實與未來的自律能力息息相關。若學齡前孩子已能提早具備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理生活周遭的能力,將來孩子較能對自己的行為產生負責態度。

相信孩子能力
4歲以下的孩子在父母眼中仍需悉心呵護,因此,在訓練各方面能力時,大多會以食、衣、住、行、育樂為主要管道,無論吃飯、洗澡、刷牙或者收拾與整理的能力,對未來的自我負責和自律有很大的幫忙。天才領袖訓練營執行長王宏哲提到:「想要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首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避免過度保護,並適時放手,讓孩子得以進行該年齡能做到的行為技巧。」舉例來說,1歲多的孩子其實透過平時觀察,已能知道「要出門」必須「先穿鞋子」,因此,爸比媽咪可以引導孩子進行相關訓練,例如:從鞋櫃裡拿取自己的鞋子、鞋子脫下後收回鞋櫃等。王宏哲執行長表示,許多父母會等孩子年紀大一些才開始引導,但他認為,這樣的訓練機會對孩子而言頻率相當高,既然經常出門,每次出門都要穿鞋子,為何孩子的發展里程碑已具備這樣能力,父母卻不願放手讓他們去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