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限定只有年輕人才長痤瘡,以往常常是免疫力偏低的人較常受到皮膚過敏或難癒的皮膚疾患困擾,目前卻能發現年輕至青壯年者都有各種皮膚疾患問題,以下將根據幾種較常見的狀況進行說明,此期先針對常見的「痤瘡」,也就是俗稱的青春痘,做進一步的闡釋。
一般來說,頭面部紅腫痤瘡以往多好發於青春期的年輕人,額頭、臉頰都會長,但是以往都是過了青春期通常會好轉,可是從臨床上可以發現常發生於女性經期前,而且反覆發作,生長部位多在鼻頭及嘴周、臉頰,這種狀況通常都由一些月經不調或是睡眠疾患引起,針對月經體質調理後會好轉;但是也有些男孩子或女孩子,過了青春期卻依舊長了滿臉的青春痘,這通常是因為習慣晚睡及喜好烤炸食物及含糖飲料,必須調整自己的生活作息及飲食,才可能漸漸康復,否則服用再多的藥物都不易痊癒。
皮膚是除了二便(大小便)之外的另一個代謝器官,原本是經由排汗和排熱來代謝體內水分及調節溫度,還有皮脂腺可以適當的分泌油脂來保護肌膚,但是如果皮脂腺囤積過多油脂或廢物,會導致皮脂腺發炎而長紅腫的大顆痤瘡,頭面部的皮膚比較薄,所以一旦發炎會有明顯紅腫痛的症狀。發炎狀況代表有廢物無法代謝,所以需要擴張血管來加強代謝,此時服用抗生素或消炎藥會使發炎反應降低,同時也抑制血管收縮及降低血流速度,暫時好轉腫痛症狀並無法根治引起痤瘡的問題,所以常常停藥後痘痘長得更兇。
如果長出了化膿性的痤瘡,在照護上切忌擠破,因為一旦流血就代表肌膚表面有傷口,有傷口就會留疤,有疤後皮膚就不容易痊癒且平整,尤其手部帶有許多細菌,一旦經由手部擠破,細菌感染後會使發炎反應更明顯,感染後有搔癢感會導致更想抓,到時可能會留下更大範圍的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