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中醫師爸爸教您對抗異位性皮膚炎

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皮膚又紅又癢、熱熱燙燙的、還有皮屑與疤痕、甚至傷口不斷流湯流水…,看了好心疼啊!除了西醫的藥物治療之外,中醫師爸爸顏宏融要教您如何以外敷中藥與藥浴等方式對抗異位性皮膚炎!讓寶貝不再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
中醫師爸爸教您對抗異位性皮膚炎

長大了就會自行好?錯!

「小孩有異位性皮膚炎,皮膚又紅又癢,以前只要擦類固醇藥膏,隔天皮膚就好了。但是現在類固醇擦了2、3天,皮膚還是癢得受不了,抓得傷痕累累。怎麼辦?」門診常有爸媽這樣焦急地問著。

看到孩子皮膚上的皮屑與疤痕,皮膚熱熱燙燙的,傷口還不斷流湯流水,常讓人看了好心疼!異位性皮膚炎在台灣的盛行率大約是10%。通常好發在1歲以下的小嬰兒,有大約45%的嬰兒在6個月大前就會出現症狀,60%的患童在1歲前發病,幾乎都在5歲以前發病。許多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幼兒時期會接著出現過敏性鼻炎或是氣喘症狀,所以從在嬰幼兒時期就要把異位性皮膚炎控制好。這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家長不要誤以為「長大了就會自行好」而不加以治療。

 

如何診斷是不是異位性皮膚炎?

門診常常有些家長問:「異位性皮膚炎可以抽血檢測過敏原來診斷嗎?」理論上抽血可以檢查過敏原指數(即免疫球蛋白IgE)以及過敏原(CAP與MAST兩大類)。目前各式各樣的過敏原檢查,在2歲以下的嬰幼兒其實一般很少會檢測,一來年紀還小、抽血很難受,二來許多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其實常常出現測出陽性致敏的食物,但吃下去卻沒事。

那麼如何診斷異位性皮膚炎呢?臨床上,異位性皮膚炎通常有以下特色:(1)癢、(2)反覆性發作、(3)分佈在皮膚皺摺處、(4)明顯的家族過敏性體質(例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結膜炎等)。

中醫古籍根據疹子的表現稱為「四彎風」(表現在手彎、腳彎的疹子)、「胎斂瘡」、「奶癬」、「浸淫瘡」等。最好的診斷方式是皮膚病灶如果符合疹子分佈位置在「皮膚皺摺」的特點,加上「家族過敏性體質」,往往八九不離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