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協助寶寶度過分離焦慮,您做對了嗎?

什麼是分離焦慮?建立專屬的分開儀式又是什麼?你知道到了1歲半,孩子腦海已經會有媽媽清楚且具體的影像,媽媽的存在不再只是一種感覺嗎?爸爸媽媽還能夠做些什麼,陪伴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呢?
協助寶寶度過分離焦慮,您做對了嗎?

何謂分離焦慮?

怡仁綜合醫院諮商心理師、杏語心靈診所治療師李政達指出,分離焦慮是指當孩子離開主要照顧者,會感到不安全,希望自己可以跟主要照顧者一直在一起;換句話說,主要照顧者的離開,造成了孩子的焦慮感受,包括將孩子交託給他人照顧、送孩子進入幼兒園面對新環境的不適應,或只是稍微地離開孩子身邊等狀況,當孩子產生不安全感受時,都可以稱之為分離焦慮。

容易出現分離焦慮的年紀
6個月之後出現,1歲~1歲半是高峰期
李政達諮商心理師認為,孩子產生分離焦慮與孩子本身的發展階段有關:開始好奇或有能力去探索外界世界。根據研究指出,一般分離焦慮出現的時間點差不多是在孩子6個月之後,這個時候孩子開始會認得在周圍出現的人是誰,也較有掌控能力,包括可以自己爬行或扶著東西走路等;到了1歲~1歲半這個時間點,則又是另一個分離焦慮會產生的高峰期,主要原因是這階段的孩子正開始擁有能夠主動探索外在世界的能力,他們往往很想任意離開,卻又不敢走太遠,當回頭看到主要照顧者還在的時候就容易放心,就像一個心理的安全堡壘。

寶寶1歲半,腦海已經有媽媽清楚影像,而不再是一種感覺
寶寶1歲半左右,已經可以在腦海裡想像一些具體影像,會有媽媽(或主要照顧者)的清楚影像,而不再是一種感覺,對寶寶來說,這可以幫助他漸漸忍受媽媽的離開。然而,在這個階段之前,假若媽媽白天是將寶寶交給其他照顧者照顧,再度出現在寶寶面前時,寶寶則會需要一些時間,把眼前的媽咪和他對媽咪的感覺再度連結,在媽咪等寶寶「線路搭上」的同時,可以在寶寶身邊整理分享母子的共同回憶,靜心陪伴著寶寶,寶寶便會感到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