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懷孕 孕期知識

孕期護牙大作戰!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牙齒是除了骨頭外全身最堅固的部位,但相對也是最敏感的部位。在孕期,孕媽咪一旦出現牙齒問題,最煩惱的就是醫療措施可能會間接傷害寶寶。但牙齒病灶一天不解決,每熬一天對孕媽咪而言都十分煎熬。到底孕期可不可以拔牙、麻醉、服藥或照X光?洗牙、補牙需要注意什麼?孕吐後要馬上刷牙嗎?本文專訪牙科醫師、婦產科醫師,讓妳一次搞懂孕期牙齒的大小問題。
孕期護牙大作戰!

孕期護牙‧疾病&治療

*孕期常見牙齒疾病
1.妊娠牙齦炎
孕期荷爾蒙變化會改變口腔內菌種型態,此時牙齦對牙菌斑會比較敏感,滲出液也會增加,如果沒有做好口腔保健,就可能引發妊娠牙齦炎。臨床上,孕媽咪罹患妊娠牙齦炎的機率超過30%。一旦出現牙齦紅腫、流血、牙齒些微搖動、牙周囊袋變深,甚至牙齦邊緣潰瘍,就有可能是妊娠牙齦炎的徵兆。台南奇美醫院醫學中心贋復牙科主治醫師葉松穎表示,妊娠牙齦炎首重清潔,一般會先做洗牙護理以做好口腔衛生,再視發炎嚴重程度治療。

 

2.妊娠牙齦瘤
孕期由於體內荷爾蒙改變,牙齒一旦產生局部刺激,譬如牙菌斑堆積或假牙不合,就有可能出現妊娠牙齦瘤的現象。妊娠牙齦瘤是一種過度增生的牙肉組織,好發在上顎前牙的唇側面,齒間露出的牙齦部位會異常腫大甚至潰瘍造成出血。有些孕媽咪誤以為增生的牙肉是腫瘤,其實牙齦瘤並不是癌化組織,一般情況下不須特別切除,只要改善口腔衛生,產後自然會改善。葉松穎醫師提醒,牙齒若累積過多牙菌斑即會導致牙齦瘤惡化,有姙娠牙齦瘤症狀的孕媽咪要特別注意牙齒清潔。

 

3.妊娠牙周病
妊娠牙周病的症狀類似一般的牙周病,差別只是在懷孕期間發生。發炎的牙齦在被破壞後形成藏汙納垢的牙周囊袋,進而破壞周邊的齒槽骨,一旦牙齒的地基受影響到一定程度,牙齒就會開始動搖,更嚴重甚至會脫落。治療主要以局部洗牙、刮除牙根表面結石為主。值得注意的是,罹患妊娠牙周病的孕媽咪,早產或生出低體重寶寶的機率會大幅提升。

 

4.牙齒敏感、脫鈣
孕吐頻繁的孕媽咪,牙齒琺瑯質會被胃酸侵蝕而讓鈣質流失,牙本質暴露後,就容易對冰冷、酸性物質產生敏感反應。葉松穎醫師表示,敏感脫鈣的牙齒在清潔上要特別小心。一般牙齒衛教會建議飯後立刻刷牙,但孕吐後,孕媽咪應先用清水漱口,將口腔內的酸性物質稀釋後再刷牙會比較好。牙齒敏感的孕媽咪,可諮詢牙醫師確認牙齒敏感的原因再行處理。同時須落實正確潔牙,選擇軟毛牙刷,並儘量避免攝取酸性食物及喝碳酸飲料。


孕期飲食首重營養均衡。可攝取黑芝麻、豆漿、豆腐、小魚乾等富含鈣質的食物,同時補充雞肉、蛋、牛奶等蛋白質。為了避免吃進去的分量與身體實際吸收的鈣質落差太大,平日應多曬太陽(吸收維生素D)以提升鈣質吸收率。有鑑於國人女性普遍有缺鈣的困擾,馨蕙馨醫院婦產科醫師曾翌捷提醒孕媽咪,在補鈣的同時要留意兩類會影響鈣質吸收的物質;其一是鐵質,因為鐵質也會導致便秘,建議習慣服用高劑量鐵劑的孕媽咪,可從食物中的紅肉、內臟、葡萄、櫻桃、綠色蔬菜攝取,較不易超量。其二是油膩的食物,由於食用過多油脂會讓身體吸收蛋白質的效率降低,間接影響攝取鈣質的能力,五花肉、炸雞、熱炒等油滋滋的食物還是少碰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