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溫柔教養這套,對我的孩子行不通?

「溫柔教養」受到不少父母的推崇:給孩子選擇、不要角力、不打罵、不要直接説不…。如同「親密育兒」(attachment parenting)的出發點,是以寶寶和照顧者(通常是父母)的關係和依附為主的育兒理念,強調回應寶寶的需求…。然而卻也有不少爸媽理智線斷裂的説:「這套對非常堅持的『性情兒』根本沒用!」到底是溫柔教養對您家孩子行不通?還是爸媽根本誤解了「溫柔教養」的意義?
溫柔教養這套,對我的孩子行不通?


溫柔教養怎麼可能做到?我家小孩這麼調皮...到底什麼是溫柔教養真的對調皮小孩沒有嗎?來看心理師怎麼說。

溫柔教養vs.虎媽教養,無所適從?

親子館的家庭五花八門,有的全家人冒著寒天全員出動,只為了好好呵護金孫寶寶;有的新手爸媽開心喜悅的跟著孩子一同探索這個全新的遊樂世界;有的媽媽精明幹練地抱著一個還在懷裡睡的正香的寶貝、牽著一個走路不穩的小姐姐,同時還眼明手快的指揮跑在最前方的哥哥要小心注意不要撞到人。但每每到了要閉館的時候,就是開始考驗這群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的時候了!孩子開始賴在地上打滾大哭不要回家,或是含著眼淚不肯交出剛剛等待好久才輪到他玩的小車車,我看到有的爸爸開始緊皺眉頭,媽媽音量變得大聲喝止,於是有的孩子放聲大哭,有的不僅打滾,還開始用力捶打蹲在身旁勸說的媽媽。面對這些哭鬧起來一發不可收拾的小惡魔,爸比媽咪們的教養方式該如何選擇?

延伸閱讀:給父母正向教養4道練習題 當孩子說我不會!哭鬧時如何處理?

認識現代育兒趨勢──溫柔教養

比起過去透過高壓控制的虎媽式嚴厲管教,溫柔教養似乎已慢慢成為了育兒的首選趨勢,所謂的溫柔教養強調的是:

1.不用體罰、打罵方式來管教孩子
讓孩子了解問題的原因並學會自律,而非因害怕父母威嚇所以被動的服從。

2.尊重孩子選擇
了解孩子的個別差異並適性發展,而非強壓灌輸父母自身的期待。

3.同理與接納孩子的情緒
接受孩子的限制並且給予包容,讓孩子也能覺察自己的情緒反應,並學習更佳的情緒管理。

4.正向肯定的語言
透過鼓勵取代懲罰,除了改變負面行為外,亦能增強孩子的正向行為。

孩子令人抓狂時,虎爸虎媽才管用?

現在的人們生的少,養育孩子的資源多,每個寶貝在成長過程中無不受到許多的疼惜與關愛,許多爸比媽咪都希望孩子在溫暖正向的氛圍中,能夠更加好好的穩定長大;然而遇到上述令人抓狂的情形,很多家長還是會直覺性的使用虎爸虎媽式的管教,原因是嚴刑責罰能夠立即有效的抑制負面行為,二來權威式的管教可以建立父母權威,不讓孩子爬到父母頭上,避免再犯。

家有性情兒好苦惱,爸媽怎麼辦?

想用溫柔教養法,但像上述的情況,屢見不鮮,招數用盡的抓狂或挫折爸媽?到底該怎麼辦呢?

什麼是「性情兒」?

雖然知道溫柔教養益處多多,但並非每個孩子都這麼容易安撫與受教,尤其又以「性情兒」(spiritedchild)的家長,更是感到加倍辛苦;性情兒一詞來自MarySheedyKurcinka於2006年出版的「家有性情兒」(RaisingYourSpiritedChild)一書,指的是比一般孩子擁有更多激烈情緒反應、知覺敏銳而容易分心、對任何事物都相當敏感、頑固堅持而不喜歡變化,並且總是充滿活力的兒童,他們不像過動兒,但是孩子一般會有的令父母困擾的狀況,在他們身上變更加明顯,好比說給予吃麵或吃飯的選擇,性情兒會堅持只肯吃麵包,或是因為下雨而改變了上學的動線,性情兒會抓狂哭鬧到父母得從原點重新帶著孩子走一遍才肯罷休…等。

溫柔or處罰都行不通?進入孩子的世界了解他

面對這類的性情兒,順應其性情,找出孩子的優勢幫助其發揮、適應是很重要的。父母在溫柔管教時往往會感到山窮水盡而疲乏,但處罰管教對這類的孩子更是無效,性情兒無法在自己固有的遊戲規則裡頭跟強硬的父母妥協,只會更剽悍地頑固反抗而兩敗俱傷,此時溫柔教養才能幫助父母真正的了解孩子,進入他們的特別世界一起感受經驗,陪他們順利長大。

你不知道小孩有多難對付-知道容易做到難!

情境1:你讓他選要粥還是鬆餅,他就選法國吐司…

溫柔教養很大的特色是給予孩子選擇的空間,並且尊重孩子,因此給予設限與選項是很不容易的,除了要能訂定針對孩子的需求(飲食、遊戲等),又要符合父母對於安全、健康標準的選擇外,父母應先去思索「自主做決定」,以及「不想改變」對孩子的重要性,並給予回應與同理。媽媽可以告訴孩子:「我知道你之前在學校下午的點心都是法國吐司,但是今天家裡只有粥或是鬆餅,如果你沒有辦法從這兩樣中做出決定,今天會由媽媽幫你選出來。」

延伸閱讀:情緒沒有對錯,當孩子打人、咬人、愛發脾氣,大部分父母都做錯了!

保持溫和的態度,但是要能堅定地遵守原則
讓孩子知道「我理解你≠我同意你這麼做」,孩子可能會開始哭鬧、在地上打滾,此時若是父母怕吵、怕丟臉就馬上妥協,溫柔教養會立即失效,孩子會記住父母的弱點,以後同樣的情形會再度發生;但當發現他無法透過無理取鬧達到目的,之後哭鬧情形的時間與爆發程度都會越來越少,父母真的需要很大的耐心堅持下去,改善的情況雖不像虎媽式管教立即見效,但長久下來比較會有治本的功效。

情境2:天氣很冷,兒子還是堅持要穿短褲,只好讓他穿短褲出門…

讓孩子自己體驗後果
能夠開放讓孩子自己去經驗行為的後果,來養成自律習慣的父母是很值得欽佩的,運用後果的方式有兩種:

1.自然後果
指的是在安全無虞的情形下,讓行為自然發生的結果去教導孩子,像是孩子不愛穿外套出門,媽媽可讓孩子在外頭待個10〜20分鐘後再讓孩子進來,聽聽他的想法,也許孩子會給自己台階下而辯解剛剛覺得不需要穿外套的理由,不要急著反駁孩子,應溫和的表示了解,並再次給予穿上外套的建議。

2.邏輯後果
許多行為後果可能是會傷害孩子的,因此父母需要設計邏輯後果來讓孩子學習,像是亂丟的小車子可能會不見、被踩壞,但是父母不需要真的在孩子面前踩爛小車來懲罰他,可以把小車收起來,告訴孩子因為他沒有放回車子的家,因此會有一個整天是無法玩他心愛的車子的;下回再發生時,父母可先把邏輯後果告訴孩子,孩子便會馬上記起「玩具要收好,才能夠下次再玩」的遊戲規則。

父母應依循3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