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小兒痙攣完全教戰手冊

小兒痙攣的表現多為突發且短暫的全身或局部肌肉抽蓄,儘管持續時間短,但也讓許多爸媽聞之色變。針對最常見的熱性痙攣與癲癇,《媽咪寶貝》雜誌邀請小兒神經科專家來解析兩者的發作原因?發作時應如何應變?一同來聽聽專家的分析,認識疾病,守護寶寶的健康!
小兒痙攣完全教戰手冊

引起小兒痙攣的原因多而複雜,包括熱性痙攣、癲癇、腦炎、腦部腫瘤、腦部感染、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頭部外傷引起顱內出血或腦震盪等;除此,電解質不平衡、低血糖、低血鈣或藥物中毒等,亦可能造成痙攣的發生。另外,早產兒肺部及腦組織血管構造尚未成熟,造成腦部供氧不足或腦室內出血;或是幼兒溺水造成腦部缺氧等,將來也可能會併發痙攣的後遺症。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小兒神經科醫師王傳育指出:「臺灣兒科曾做過統計,小兒痙攣比例超過5%,以熱性痙攣與癲癇最為常見。」他進一步解釋,熱性痙攣比例約4%~5%;癲癇則約占0.5%~1%。

什麼是痙攣?王傳育醫師解釋,大腦大致可區分為外層是為皮質,內層為白質,當大腦皮質異常放電,誘發身體表現出複雜而繁多的症狀,包含了「痙攣型」發作與「非痙攣型」發作。所謂痙攣型發作,即身體出現動作性的劇烈抽搐情況;而非痙攣型發作,幼兒雖未發生劇烈抽搐行為,但眼神呆滯、發愣,可能幾十秒後才恢復原來動作;或甚至失去身體張力而倒地、全身鬆軟、意識消失、流涎,也許需要數分鐘才恢復意識。

 

小兒痙攣常見的2大類型

就小兒痙攣來說,最常見的引發因素以熱性痙攣和癲癇為主。

Type 1:熱性痙攣
所謂的熱性痙攣,即發燒時合併抽搐或「非痙攣型」發作,且排除了腦膜炎或腦炎的可能,亦排除電解質不平衡、頭部外傷、藥物中毒等情況。王傳育醫師說明:「平均來說,熱性痙攣是發燒達耳溫38.4℃(腋溫38.2℃)所引發的抽搐情況。」除了抽搐,可能還會合併雙眼上翻、嘴唇發紺等症狀。不過,也有少數10%~15%不會發生抽搐反應,而是出現發呆、流口水等情況且身體停止活動。

好發年紀
就臺灣而言,熱性痙攣主要發生在6歲以下嬰幼兒,王醫師指出:「從發生年紀的比例來說,於6個月~1歲時期發生比例較低;1~3歲之間的發生比例最多。而5~6歲的發生率則逐漸減少。」

處置方法
當孩子因發燒引起痙攣時,最重要是先讓他側躺、維持呼吸道暢通,不可在病童的口腔塞任何物品,或強迫撬開病童嘴巴等,以免造成病童或家屬的傷害。若孩子是第一次發生此情況,必須立刻就醫進行詳細的診治。

另外,當孩子發燒時可定時使用退燒藥,如果口服退燒效果有限,可請醫師評估開立肛門塞劑,降溫效果比口服退燒藥迅速。不過,肛門塞劑不適合6個月以下或有腹瀉症狀的孩子使用,以免導致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