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懷孕 孕期知識

預防孕期痔瘡3妙招

孕期常見不適症狀之一的「痔瘡」是許多孕媽咪難以啟齒的祕密,往往等到症狀十分嚴重,才趕緊就醫。其實,只要平時多留意日常生活習慣,多攝取蔬菜水果、補充足夠水分及養成良好排便習慣,就能預防令人尷尬的孕期痔瘡問題囉!
預防孕期痔瘡3妙招

為何孕媽咪容易有痔瘡?

令人難以啟齒的「痔瘡」(Hemorrhoid),其實就是肛門周圍的靜脈不正常地腫脹凸出。如果孕媽咪有痔瘡,糞便可能會沾有血絲、肛門處有異物感,甚至是不時感到劇烈疼痛。然而,形成痔瘡的原因眾多,可能與長期便秘、腹瀉等排便過於用力或頻繁或因為長期久坐、久站導致肛門附近靜脈曲張有關,尤其是懷有寶寶的孕媽咪更是容易出現孕期痔瘡。

 

為什麼孕媽咪容易出現痔瘡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醫師林姿吟歸納出三個孕媽咪特別容易罹患痔瘡的主要因素。

原因1.黃體素分泌增加
在懷孕過程之中,孕媽咪的賀爾蒙改變,體內分泌黃體素增加,幫助穩定子宮內膜,而黃體素會使得靜脈血管壁放鬆,以至於血液循環不良,容易形成痔瘡。

原因2.腹壓的增加
當肛門附近的腹壓增加,血液循環較差就引起痔瘡。隨著孕媽咪懷孕週期的增加,胎兒越來越大,骨盆腔及子宮變大因而造成腹壓增加,血液循環不佳,尤其是懷孕後期更容易有痔瘡。

原因3.長期姿勢固定不動
如果此時孕媽咪又總是久坐、久站等姿勢固定不動,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良,造成靜脈曲張,就很容易引起痔瘡問題出現。

 

便秘與痔瘡,難分難捨的關係
便秘是形成痔瘡的主因之一,孕媽咪又特別容易便秘,因為荷爾蒙改變,使腸胃蠕動減少,糞便待在腸胃道時間變常,對於水分吸收增加糞便就會變硬,排便困難,因而出現便秘。一旦便秘之後,排便需要特別用力,影響肛門附近血管回流,進而引發痔瘡。此外,若是有痔瘡同時又便秘,痔瘡問題就會更加嚴重,因此,若是合併便秘問題,林姿吟醫師建議孕媽咪可以喝些梅子汁,促進排便,改善便秘,痔瘡也因而獲得舒緩。

 

痔瘡還有內與外之分?

痔瘡有內痔與外痔之分,以「齒狀線」(肛門外緣以上2公分的位置名稱)做區分。若痔瘡在齒狀線以上稱為「內痔」,由於內痔的所在位置,通常孕媽咪不會感覺到疼痛,可以說是幾乎沒有症狀,甚至孕媽咪本人完全不知情自己有內痔,直到糞便中出現血絲才發覺異樣。

若痔瘡在齒狀線以下則為「外痔」,林姿吟醫師指出,位於肛門口附近的外痔很容易發現,也因為有突起物,時常感到疼痛,尤其是用力排便時,更是痛苦不堪。林姿吟醫師曾遇到一名孕媽咪的痔瘡症狀非常嚴重,實在痛苦不堪,因而轉向求助於直腸外科醫師,不過,因孕期中通常不會選擇手術開刀做為治療手段,而在將靜脈曲張之中的血引流出來之後,不適感便改善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