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家庭關係

有苦說不出?原來爸爸這樣想!

孩子剛出生的前兩年,新手爸爸會面臨哪些狀況呢?較難開口求助的男性成為父親,又有哪些說不出的苦?本篇從不同角度深入理解新手爸爸的育兒心情和挑戰,並邀請專家提供新手爸爸建議及資源,度過這個人生角色大大轉變的階段。
有苦說不出?原來爸爸這樣想!

新手爸爸訴苦時間

新生兒出生,除了喜悅,接下來就是實際遇上的挑戰,到底對爸爸來說,生理、心理有哪些說不出的苦呢?爸爸同學會共學團體召集人曾國榮提到到身邊的新手爸爸常見的狀況:

1.成為睡不飽的工具人:認真的爸爸變成苦命的司機、跑腿、搬運工。

2.跟太太疏離:包括太太看重孩子過於先生而產生的孤獨感,及跟不上太太與孩子間的情感連結。

3.想念自由的生活:無法放下興趣、嗜好的糾結感。

《倫敦大學教我的13個逆轉心理學》作者,同時也是兒童心理發展專家程大洲也分享自己過往的經驗:由於需要讓太太多休息,產生足夠的母乳,晚上由他安撫孩子睡眠。而孩子睡眠不定時就容易影響情緒,接著就會影響夫妻溝通的模式。他歸納出新手爸爸最主要面對的問題首推睡眠、時間管理以及夫妻關係等三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張祺康說明:重複、持續且注重細節的育兒工作,對大多數的男性,是比較考驗耐心的。在腦部功能上,不少男性對情緒的感受力及情感表達通常較不擅長,加上與孩子的關係不如懷胎十月的母親來得緊密,所以需要花一些時間揣摩孩子情感上的需求及表達;而產後母親的情緒通常變得較為敏感,甚至容易有產後憂鬱的情況發生,這些都會在新生兒剛出生的階段,讓新手爸爸容易有已經很努力、但還是不到位的挫折之苦。

 

此外,由於現代社會形態的改變,對男性有「新好男人」的期待,強調爸爸白天工作要做好,晚上要顧家,放假要帶孩子出去玩。要滿足這麼多種角色,這樣的框架無形中雖然是一種動力,但也會是壓力,新手爸爸可能在多重角色轉換當中,迷失了方向。根據統計顯示,懷孕有相當的比例都是計劃之外,所以除了孩子出生後人生重心隨之轉移、失去自由,還有許多措手不及的相關知識能力需要惡補,再加上家庭關係和工作挑戰,都是年紀較輕的爸爸要去克服的。而若是年紀稍長的新手爸爸,大多事業有成、經濟穩定,但面對照顧孩子要犧牲多少時間及體力是很現實的問題,也是許多爸爸的掙扎。


爸爸

從新手爸爸到上手爸爸

爸爸要如何度過新手階段,使太太、孩子身心照顧都被滿足,讓一切儘快上手呢?程大洲分享一些祕訣:

1.產前階段

跟肚子裡的孩子多說話,會幫助男性產生更強烈的親子連結。若有機會上醫院的產前教育課,也能在生產前後有良好的預備。

2.產後復原階段

以前下班回家就是夫妻倆放鬆時間,有了新生兒後,先生下班就是太太的放鬆時間。所以,做先生的也要能在這個時候多體諒太太的辛勞與諸多身體上的不適。如果有機會,與太太單獨出去約會一下,對增進關係及紓壓都有幫助。

3.育兒階段

多看兒童心理或發展相關書籍、訂閱育兒相關電子報,或是閱讀親子相關讀物雜誌,了解身為父親該扮演的角色。例如孩子三到四個月大時,視力已經比較能夠聚焦,對移動的事物更感興趣,可以跟孩子玩凝視手部與臉部的遊戲;在孩子六個月大的時候訓練跟父親眼神接觸,更多的語言交流,這時候與父親的交談與笑容,能幫孩子建立存在感及安全感。

曾國榮則以多年來帶領共學團體的經驗,給予新手爸爸三點建議:

1.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來享受父職,例如身邊的許多爸爸以攝影、寫作、運動、料理、機械、科技等專長結合教養,將父親角色扮演得有聲有色。

2.找到可信任的家庭(除了長輩之外)一起共學共玩,還能互相幫忙照顧小孩,讓爸媽單獨去約會。

3.發展可以與其他家庭同樂的興趣,學習當個小孩,例如:野餐、露營、遊戲、玩具。

 

張祺康醫師提到,爸爸若能在責任之外,在一些看起來枯燥平凡的事情上發掘自我內在的育兒樂趣,不論是對孩子生活上的照顧、幫助孩子自我實現的過程,都能得到成就感。


爸爸

調適做得好,身心沒煩惱

壓力常是許多身心症狀的來源,張祺康醫師提到,有一些男性較不容易對抗壓力:

1.先天體質較容易憂鬱及焦慮。

2.所處生活環境敵意較高的男性。

3. 有較為謹慎、過度認真或擔心、事必躬親等完美主義特質的男性。

 

對有上述情況的新手爸爸,張祺康醫師表示要了解自己的極限,承認自己已經很累,要先把自己照顧好。曾國榮建議責任感太強、太完美主義的新手爸爸,要接受新生兒到來的階段先調整一下優先順序,就算工作表現稍微普通並不會影響一輩子,但學習做個好爸爸卻是終身受用,顧好家庭反而能在職涯上大加分。

 

其次,張祺康醫師及曾國榮都提到可以找孩子年齡相近的父親一起參加活動或出遊,聊聊爸爸經、講講心裡話。不管是過來人的聆聽同理或同儕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的。關於這點,程大洲也提醒新手爸爸,一定要避免以看電視、打電動或玩手機等使用電子產品的方式紓壓,要以盡量能夠有人可以分享心情與傾吐為原則,這樣可以幫助自己釐清許多教養上的盲點;也會發現原來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其實每個人都會遇到。

給爸爸的貼心忠告

曾國榮提醒爸爸:沒有天生就會當爸爸的,都是當了爸爸才學習做爸爸的。在爸爸的世界裡,慢熱是常態,兩歲前主要是照顧需求,媽媽比較容易上手,但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爸爸就有更多機會成為孩子心中的超人。爸爸不需要成為另外一個媽媽,在管教、遊戲、創造力、權威上爸爸的特質與影響力都跟媽媽不同,跟孩子親近的方式也跟媽媽不同。

張祺康醫師提醒爸爸:對孩子的陪伴質比量重要,相處品質不佳,孩子反而有更多其他要求。給自己育兒目標,陪伴孩子時就好好陪伴,特別是不要分心在電子產品上。

給媽媽的專屬智慧

曾國榮叮嚀媽媽:男人多半無法抗拒一種簡單的規則,就是越能得到肯定的地方,越願意努力。所以媽媽千萬不要成為全家人的媽,一直唸老公,結果只會變成家裡多一個孩子。媽媽越是認真在先生面前回到做妻子的角色,先生就更願意學習做個好爸爸。

張祺康醫師叮嚀媽媽:有時候男性比較不敏感於妻子及孩子細微的需求,但並非不願意滿足,可以主動表達需要讓先生清楚自己能夠做什麼。另外,可以邀請父親參與親子照顧,例如主動安排週末的親子活動,創造機會讓父親一起參與孩子的成長。當父親有一些轉變就先稱讚,指責會帶出焦慮,焦慮讓敵意升高,讚美先於指正,會對父親適應爸爸角色很有幫助。 


爸爸
 

張祺康

學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經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住院醫師、門/急診總醫師、老人精神醫學研究醫師

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

 

曾國榮

學歷: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

經歷:廣播節目主持人、生命教育講師、《曾晴教我的八堂課》作者、 總統教育百人團得主

現任:台灣國際基督教會牧師、爸爸同學會召集人

 

程大洲

學歷: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碩士

經歷:英國華人心理協會心理諮商師、英國華人廣播電台心理節目主持人

現任:洲界國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倫敦大學教我的13個逆轉心理學》作者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 張祺康、爸爸同學會召集人 曾國榮、《倫敦大學教我的13個逆轉心理學》作者 程大洲
攝影/BabyPure寶寶專業攝影
Model/CC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