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孩子的各種可能,從玩玩具開始!

想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其實不需要特別報名課程,爸比媽咪只要與寶貝一起玩玩具就能達到!因此玩什麼、怎樣玩就變得很關鍵,面對市面上百百款的玩具,該如何挑選適合的玩具與孩子同樂,想必正是許多爸媽苦惱之所在…
孩子的各種可能,從玩玩具開始!


在挑選孩子的玩具前,您暸解玩具對於孩子的意義嗎?還是單純地認為玩具不過是用來討孩子歡心的道具呢?如果您真是這樣想的話,現在該換個角度看待玩具了!

玩具對孩子的意義

1、童年不能沒有玩具

知名動畫《玩具總動員》系列電影中,主角安弟因為擁有心愛的玩具們相伴,因此豐富了他的童年時光,更讓他從男孩蛻變成為少年。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表示,在真實世界中玩具的存在,對每個成長階段的孩子而言,無論心靈或是精神都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關鍵物件。由於玩具總能夠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產生玩樂的動機,因此便可在玩樂中創造及接受不同的玩法,這之間除了累積愉快的遊戲經驗外,無形中更能使孩子獲得更多的能力。

2、最無壓力的玩樂狀態

玩具本身對人類而言是一種非人狀態,所謂非人狀態是指孩子無須依靠他人介入,就可以藉由與玩具的互動獲得樂趣。張旭鎧治療師表示,即使玩具本身給予的互動性再強,也沒有像與人進行互動時來得高以及不可預測性的反應。在這樣的非人狀態下,任何的一切都是透過自己的意志操控及主導,因此孩子在這樣的玩樂狀態下會比較沒有壓力,因此更容易感覺到玩具的趣味性,此時孩子就會更願意參與,此時更可以透過不同的玩具種類,在玩樂之中讓孩子在不同能力上有所學習及建立。

3、對大腦、肢體的發展益多

玩具究竟能帶給孩子什麼樣的能力呢?張旭鎧治療師表示以大腦發展而言,色彩繽紛、造型多樣的玩具,從最簡單的外觀形狀、顏色甚至是數量而言,都能夠在玩樂的過程中,讓孩子的認知獲得啟發。另一方面就孩子的發展來看,由於玩具本身的種類繁多,因此在玩法也各有不同,而這也能夠促進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提升。有些玩具能夠透過孩子的創意創造(如積木、模型)、有些則能夠恣意操作及活動(迴力車、能活動的玩偶)…等,如果想要促進孩子的大肌肉發展,便可透過像是球類玩具,誘發他們的進行追逐跑動、翻滾的動機;此外像是拼圖、小積木等類型的玩具,當他們操控手指頭將拼圖或積木拿起時,對孩子的精細動作發展上則有很大的幫助;甚至到孩子2歲多開始玩起扮家家酒的遊戲時,這其實更包含了他們對於日常生活中自理能力及認知的建立。

延伸閱讀:做法超簡單!促進五感發展的親子遊戲(1歲以上幼兒)

桌遊-增進與他人互動的能力

一般認為桌遊類型的玩具,絕大部分是針對孩子的認知做加強,像是數學邏輯、推理能力…等。不過張旭鎧治療師表示,由於桌遊本身是需要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遊戲,因此除了認知(桌遊的牌卡操作及使用)上的能力訓練外,孩子與人的互動及語言能力(如過程中的等待、表達),也能夠透過與人進行桌遊時而獲得!

 

 
玩玩具

挑選玩具4觀念先釐清

了解玩具對孩子的重要性及益處後,下一步就是替孩子挑選最合適的玩具,讓他們能夠在玩樂當中輕鬆獲得必要的能力。除了安全問題是挑選時的首要考量外,還有哪些問題是在挑選玩具時需要特別注意的呢?張旭鎧治療師一一來分析。

1、給予孩子什麼類型的玩具較適當?

依據成長發展的能力給予孩子適當的玩具類型,是爸媽挑選玩具給孩子時最重要的原則。建議爸媽可經由書籍或網路等資源,蒐集並了解兒童的各階段發展,會有哪些相對應的能力,作為給予孩子玩具時的參考。張旭鎧治療師表示由於不同階段的孩子,會發展出不同的能力,因此順應他們發展的程度給予適當的玩具,對他們能力上的發展更有著相輔相成的作用。

2、依孩子的成長發展能力來挑選玩具?

對孩子的成長發展有概念的父母,有時候會片面的認為,孩子到了3歲應該就會發展出踩踏三輪車的能力,因此便在孩子3歲生日時,送他一台酷炫的三輪車當禮物。萬萬卻沒想到當孩子看見禮物時,卻呈現一臉茫然,甚至對於三輪車感到陌生、害怕。面對這樣的情景爸媽的心中自然產生像是「3歲不就是會騎三輪車的階段嗎?」、「難道我的孩子能力發展上有遲緩現象?」⋯⋯等疑惑。對此張旭鎧治療師指出,孩子的能力發展並非成長至某一階段就會自然顯現,而是需要時間的練習及摸索。以孩子騎三輪車來說,他們必須先學會在三輪車上坐穩;再以腳在地上滑行的方式認知到方向的控制及移動;甚至研究踏板與輪軸間的關係,才逐漸明白腳踩踏板的方式得以操控三輪車。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察覺,孩子在學習一項能力時是需要將近半年以上的時間,進行探索及經驗的累積,因此建議爸媽在挑選孩子的玩具時,請以孩童6個月後的能力為導向挑選玩具,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做練習。

3、超出或低於適用年齡的玩具就不能選擇?

市面上的玩具在包裝上,通常會特別標注玩具的適用年齡,不過這樣的年齡標示並非以孩子的發展為依據,而是依照玩具本身對於孩子的安全威脅而制定。像是玩具中含有較細小的零件,可能會導致年紀較小的幼童,在遊戲中不小心吞噬引發窒息等問題,此時玩具的適用年齡就會因此而被調高。張旭鎧治療師表示低於適用年齡的玩具,只要孩子喜歡還是可以給他們去玩,因為任何玩具在設計上並無年齡之分,每一種玩具都是能夠使人從0歲玩至99歲。此外爸媽如果選購了適用年齡較大的玩具時,建議可以進行部分的調整,像是取出內容物中對幼童而言較具危險性的物件(如:較尖銳物品、細小零件⋯⋯等),如此一來孩子便能夠在安全的狀態中享受玩具的樂趣。

4、手機、平板不該成為孩子的玩具嗎?

在3C產物爆炸的世代中,手機、平板已逐漸成為每個人的生活必需品,甚至成為孩子掌心上的玩物,但這樣的玩具類型對於孩子而言是好的嗎?

以電視機的出現來說,當時也有許多人認為不該讓孩子一直看電視,但至今電視機卻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更別說是電腦、平板、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使用,已成為現代人所必備的工具之一。張旭鎧治療師認為只要是順應時代進步而誕生的產物,將來都是孩子要學會面對及運用的,為何不提早讓孩子學習如何使用呢?

透過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下載app,能夠提供孩子以簡單的方式操作達到學習目的。像是讓孩子利用平板電腦玩拼圖,我們無須擔心拼圖是否有缺漏,甚至是在拼圖的過程中有毀損的狀況,此時他們只需動動手指就能夠順利完成拼圖。張旭鎧治療師表示,雖然3C產品對於孩子精細動作、手眼協調等發展上幫助較小,長期使用上也會有視力降低的風險,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在孩子的認知及空間概念上的確有不錯的幫助。因此只要在父母適當地安排下,讓親子能夠一同接觸3C產品,除了能夠避免孩子長時間沉迷在虛擬的遊戲世界中,彼此也能夠在玩樂時累積親子間的情誼,而孩子也能夠學習及累積使用的經驗,此外也能透過這樣的方式獲得不同能力上的優勢。

 

玩玩具

延伸閱讀:陪孩子玩遊戲,這5種行為超NG!

掌握5要訣,親子fun心輕鬆玩

1、別要求孩子一定要怎麼玩

要求孩子依照遊戲說明書上的玩法進行遊戲(如:教導他們如何按照規則玩、怎麼才玩才是對的⋯⋯等),此時不但剝奪孩子玩樂的興致外,更可能因為過多的限制,導致他們失去對玩具的好奇心,索性就放棄「玩樂」的意圖。縱使爸媽認為此一玩具對孩子的益處不少,一旦孩子連探索的意圖都失去時,再多的好處也都只是徒勞無功而已。張旭鎧治療師建議,讓孩子自由探索、主導與玩具間的互動,甚至讓他們激發自己的創意創造與玩具的各種可能,如此他們才能夠盡情享受在玩具的樂趣之中。

2、玩樂時刻並不是教學時間

挑選適合孩子的玩具對於其能力的培養固然重要,不過爸媽與孩童一起遊戲時的態度,更是影響他們能力發展的關鍵。根據研究顯示當爸媽以教學的方式帶領孩子玩玩具,這樣的舉動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雖然不會產生深刻的記憶,但此刻的情緒壓力卻會被留存至他們的腦海裡。直到孩子進入幼兒園及小學階段,他們在面對各種教學狀況時,便很容易觸發腦海中留存的情緒壓力,導致孩童產生莫名厭學的情緒,甚至產生恐懼及抗拒心理,嚴重時更會導致孩童學習上的障礙。因此張旭鎧治療師建議,爸媽在與孩子進行遊戲時,千萬別以教學的態度指導孩子操作(尤以顏色、數字、形狀等玩具類型),盡量以生活化的方式帶領孩子進行遊戲,讓彼此享受在輕鬆的氛圍裡才是玩樂的真諦。

3、追逐勝利並非遊戲的真正目的

許多爸媽總在孩子遊戲的過程中,希望他們能夠避免錯誤的發生,甚至以勝利視為玩樂的首要目的。對此張旭鎧治療師表示,遊戲本來就沒有一定的對錯方式,因此絕對不要禁止孩子在遊戲中嘗試甚至是犯錯,如此一來可能會使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增添不必要的緊張情緒外,還會面臨到許多無形的壓力,反而讓玩玩具這件事變得一點都不有趣,甚至讓孩子內心產生想要逃離的念頭。此外在遊戲過程中讓孩子體驗到失敗,而非只有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更是有助於增長孩子對於挫折的忍受度。

4、與孩子同樂前將權威先放下

與孩子遊戲的目的在於同樂,而非在過程中對孩子進行指導或糾正。張旭鎧治療師表示只要孩子在不蓄意破壞玩具的原則下,請爸媽放下大人的權威與孩子進行遊戲,尊重他們訂定及主導遊戲的方式及玩法,絕對不要在遊戲的過程中以指責的方式,警告或提醒孩子該如何玩,或是不可以怎麼樣玩,如此一來反而讓孩子因此感到退縮或排斥,導致在參與的過程中只有勉強而非快樂,久了甚至失去與他人遊戲同樂的意願。

5、享受玩玩具的過程而非訓練

縱使玩具本身對於孩子的益處很多,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在與孩子同樂時,須以「好好的玩啊,這對你的大肌肉有幫助!」、「你一定要把它拿好啊!」⋯⋯等叮嚀告知玩樂中的孩子。建議爸媽在過程中應該盡情享受與孩子的互動,而非執著於過程中到底訓練孩子哪些能力。此外孩子在玩樂的過程中,時常將玩具玩得滿處是,甚至一會兒玩機器人,一下子又玩起小汽車,因此許多爸媽便認為這是孩子專注力不集中的表現,因而特別限制孩子對每個玩具的玩樂時間。對此張旭鎧治療師表示千萬不要這樣做,當孩子享受在玩玩具的樂趣之中,他/她的專注力本就會慢慢地提升,而非要固定玩某一件玩具,若因如此去限制孩子要怎麼玩、玩多久,此時不但會剝奪孩子的樂趣外,更讓玩玩具變成是種訓練,反而失去了玩樂的本質。


玩玩具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
攝影/Joe Chen Studio Bruce
道具提供/樂雅有限公司
梳化/羊羊
演出/可愛寶寶:M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