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有效教養,做個戒吼媽!

父母在提醒孩子做該做的事時,好聲好氣說了兩次,到了第三次,有些父母開始拉高分貝,但孩子仍然無動無衷,於是爸媽開始直接對孩子吼罵。然而,長期採取怒吼的管教方式,不僅無法提高孩子完成責任的動機或熱情,還可能造成性格越來越被動。
有效教養,做個戒吼媽!


家中有幼兒的父母,免不了上演從好聲好氣對孩子重覆提醒他該做的事,演變到最後是孩子無動於衷,父母說教的音量逐漸提高……格瑞思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游琇雅表示,當家長嘗試使用許多方式提醒與要求孩子,並且多次努力控制自己的脾氣後,孩子仍未出現配合的行為或意願時,確實容易讓家長瞬間理智線斷裂,改採取怒吼的管教方式。

根據輔導經驗,家長經常抱怨孩子講不聽的情況,甚至有些爸爸會埋怨媽媽太寵小孩,造成孩子沒有完成該做的事,媽媽則覺得孩子還小,規矩可以慢慢教,不太贊同爸爸的嚴格管教方式,不同的態度差異讓父母在教養上倍感艱辛。此外,也發現當父母的怒吼越來越大聲時,其實往往並非針對孩子,而是發洩自己的委屈和對另一半的怒氣。

延伸閱讀:教導他不要侮辱他,爸媽一定要知道的9種不傷自尊的管教方式

當父母任何一方對孩子進行提醒與規範時,父母雙方、家中其他重要成員(例如:祖父母)對於彼此所認為「重要的提醒、必定的規範、使用的教養策略」是否達成一致的共識,或者能不能互相隨機應變、配合,都影響著孩子接受與遵循規範的意願,倘若父母、家人之間的教養價值觀有了落差,易養成孩子找靠山、選邊站的問題。如果父母察覺到自己時常吼孩子卻失去功效,請先暫停用此方式管教,避免重覆出現同樣的循環,游琇雅心理師鼓勵父母:「先停一停,思考哪裡出狀況?哪裡需要調整?而非讓無效的狀態無限循環。」

怒吼管教衍生的負作用

「跟你說幾次了?」、「為什麼都講不聽?」,當家長反覆勸導孩子調皮行為,孩子卻屢勸不聽時,父母的胸口可能燃燒著熊熊烈火,開始對孩子怒吼。事實上,若家長習慣以吼叫方式管教孩子,對於自我的滿意度、親子關係及孩子性格養成等,都易產生負面影響。

累積雙方的挫折感

從父母的角度來說,試了好幾種方法仍無效時,容易感到挫折,當挫折不斷的累積,就會引發更多自責、失望、無助、埋怨、惱怒、焦慮、煩躁等情緒,這些情緒需要宣洩的出口,往往會變成激烈的怒罵,甚至出現嚴厲的體罰。這些情況特別容易發生在母親的身上,因為媽媽覺得「我應該做到」、「我應該把孩子教好」,若效果不如預期,她會對自己和孩子產生失望,埋怨先生不幫忙管教,長期下來,不但對自己的自信會產生很大的耗損,夫妻與家庭關係也容易產生負向影響。

至於站在孩子的立場而言,有些孩子的情緒敏感,即使年紀小,當他看到父母失望、生氣與難過的眼神或聽見語氣改變時,都能感受到負面情緒,產生害怕或恐懼。由於孩子還不太會處理恐懼的情緒,可能出現愣住、哭泣、跑掉、亂摔亂咬東西,年紀再大一些的孩子則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父母的憤怒,並且經常歸咎於自己的不是,也會因為無法取悅父母而感到挫折。

產生罪惡感

有些父母在大發雷霆後,容易對剛剛的失控狀況感到懊悔,覺得孩子只是沒有乖乖吃飯和睡覺,並非罪大惡極,無須對他吼叫,並對於破壞與孩子的關係產生罪惡感。當父母出現罪惡感,通常會想彌補被破壞的關係,於是部分家長會開放吃零食或買小玩具,討孩子的歡心,久而久之,讓孩子學會在家長抓狂責罵後,用條件交換的方式在關係中獲得掌控感。

形成負向的自我概念

孩子在建立對自己的認識時,大多是透過與人互動、藉由別人的看法與對待方式而慢慢產生,尤其是家長說的話,孩子經常會全盤吸收,例如:家人時常稱讚他、鼓勵他很棒,加上自己透過探索產生更多認識,逐漸形成對自己的概念,因此,家庭互動經驗往往影響孩子最深切,直到他逐漸長大,重心就會慢慢轉移到同儕,但家庭的影響仍舊存在。

當孩子經常遭到吼罵,可能會產生「自己不被父母喜歡」的誤解,或者吸收父母在失控情緒下的指責語言,認為自己是個「自私、懶惰、不聽話、不孝順、難管教」的孩子,這些沮喪想法不僅難以產生預期的激勵效果,反而會出現對自我的不喜歡、不滿意,讓改變的動機更下降。隨著孩子長大,如果這些觀念沒有被轉換,讓孩子產生新的、好的自我認識,孩子則會擴大負面效應,故意與父母作對。

養成不當的壓力因應方式

當孩子觀察到父母的情緒即將失控,感受到壓力與緊張,容易出現正面抵抗(例如:回嘴)或逃避(例如:躲到房間)等方式保護自己。孩子年幼時,由於口語表達能力有限,也許會以哭鬧方式反抗,待年紀稍長,就可能與父母發生爭吵,甚至直接複製家長責備他的話語,將來到學校應用在人際關係,傷害別人和自己。

至於「逃避」狀況,則是父母窮追猛打的指責孩子,但孩子完全不予理會,甚至躲進房間關門隔絕,長期下來,一旦孩子感受到壓力,容易以類似方式因應。游琇雅心理師指出,將來孩子求學遇到人際或學業的問題,也許不會主動釐清,選擇忽略和逃避。

持續負向互動循環

人的行為、想法與感受多是在互動中發展而來,久而久之也會形成既定模式與循環,當循環持續破壞彼此的關係時,即是不健康的循環。不過,既然是互動而來的循環,行為反應會雙向影響,具「可變動性」,因此,若循環中的一個環節被移除或改變,也許能刺激對方出現新的情緒、想法與行為反應,例如:媽媽對孩子吼叫,孩子也跟著拗脾氣哭鬧,如果當孩子大聲哭鬧時,媽媽採用停止吼叫的方式,而是改變作法,像是轉移焦點播放較平靜紓緩的輕音樂或拿水給孩子喝,孩子可能情緒得到緩解,產生新的反應。

 

教養

缺乏自尊感

「自尊」對於一個人的自我概念、自我價值、自信、情緒而言,具有相當的影響力,無論對家長或孩子,都極為重要。在怒吼管教的過程裡,竭盡心力教養的家長易感受到不被重視的失落感,覺得自己講話孩子沒在聽、不被理睬、似乎沒被看在眼裡,孩子也在被責罵的過程,感到自尊受損。

歸因的定型

簡單來說,「歸因」是對於造成事件原因的解釋,例如:對於孩子「應該可以做到」卻「沒有完成」的情況,多數家長容易因「基於對孩子的瞭解」,直覺認定孩子是某些原因而「故意不配合」。游琇雅心理師與家長溝通時,除了肯定家長對孩子的了解,她也試著與家長討論,當孩子總是做出相同的反應,是否有其他原因?像是感冒、身體不適或遇到困難,此時多數家長大多會停下思考,提出可能性。

換個角度思考,歸因可視為貼標籤的一種,一旦孩子被貼上標籤,人們會習慣用同樣的眼光看待他,減少以不同角度理解、猜測其他因素;再者,如果家長持續用這樣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也會用相同的態度看待自己,形成深層的自我概念。

家庭角色地位的失衡

游琇雅心理師曾聽聞孩子描述,從他有記憶來,因為小時候調皮,媽媽總是對他大聲斥責,用盡各種方式管教,久而久之,他逐漸麻痺,甚至發現媽媽頂多斥責他、怒罵他,實際上卻拿他沒輒。從孩子的眼神與他母親的回應中,不禁懷疑誰才是家裡的老大?

其實,角色失衡是長期下來的結果,父母辛苦養育孩子,卻無法展現權威與被敬愛的樣貌,小孩覺得父母不會教、拿他沒辦法。當父母使勁力氣吼小孩時,需要換個立場思考,孩子如何看待這個情境。

延伸閱讀:爸媽必學!想要獎勵孩子,0~3歲這樣做!

暴力的潛在模仿

孩子通常是一位擅長觀察的觀察者,在他的成長過程,不斷觀察家人之間的互動、說話態度、面對與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產生的結果。許多孩子與人互動時,之所以習慣怒吼、尖叫、用力推擠他人等方式表達,經常是從小看著家人這麼互動,並且發現這個方法有用,因而維妙維肖的學起來,然而,孩子不理解當他採取較暴力的方式,對他未來的人際關係恐帶來挫折。

內在安全感不足

這裡所提及的內在安全感是來自於安全的依附關係,依附關係的建立關乎於父母對於孩子的需求與狀態能否敏銳的察覺,並且即時給予協助、支持;父母的親密關係是否良好或經常出現衝突、爭吵;以及父母在照顧時,是否維持一致性。舉例來說,當父母經常或不定時突然對某件事感到暴怒,或者以激烈方式對待孩子,容易讓孩子感到錯亂,無法理解原先溫柔、溫暖、愛他的父母怎麼會突然變成另一個樣子。若經常發生這樣的不一致,除了傷害孩子與家長之間的信任關係,孩子也容易因為缺乏安全感,在自我發展與控制力上受到影響。

解決父母大吼的現象

常聽到身邊當父母的親友們,為了管教問題大感困擾,甚至埋怨升格為人父、人母後,就成為「獅吼爸」或「潑婦」?好想回到過去的斯文男或氣質女。游琇雅心理師進行輔導工作時,經常運用兩個信念幫助對方,從看似困境的事件中找到出口,發現其他可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