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醫師專欄

異位性皮膚炎的最新治療觀念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性、常伴隨著極度癢感症狀的皮膚疾病。導致異位性皮膚炎發生的原因有遺傳、環境、表皮障蔽功能障礙和免疫功能失調。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角質層因為fillaggrin(一種存在於人體表皮中的蛋白質)缺陷、神經醯胺(ceremide)降低,導致皮膚的表皮障蔽功能缺損、保水能力差、表皮上的細菌過度增生,讓過敏原易滲透而引起過敏發炎反應,皮膚因而產生乾癢的現象。而因為癢而搔抓,往往會刺激破壞皮膚,使得問題更加嚴重,造成惡性循環。
異位性皮膚炎的最新治療觀念

 「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原因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性、常伴隨著極度癢感症狀的皮膚疾病。導致異位性皮膚炎發生的原因有遺傳、環境、表皮障蔽功能障礙和免疫功能失調。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角質層因為fillaggrin(一種存在於人體表皮中的蛋白質)缺陷、神經醯胺(ceremide)降低,導致皮膚的表皮障蔽功能缺損、保水能力差、表皮上的細菌過度增生,讓過敏原易滲透而引起過敏發炎反應,皮膚因而產生乾癢的現象。而因為癢而搔抓,往往會刺激破壞皮膚,使得問題更加嚴重,造成惡性循環。

 

真正食物引起異位性皮膚炎的機會是罕見的,食物過敏和異位性皮膚炎二者並非因果關係,只有少數病例,在各種治療方式都無法減輕病情的情況下,才考慮限制某些食物。

 

最新治療觀念:保濕、避免刺激
過去,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偏重於改善免疫功能的失調,但現在首重「回復皮膚的障蔽功能」,也就是保濕和避免、阻擋刺激物,方法包括:(1)每天溫水洗澡一次,應使用保濕潔膚用品,避免使用抗菌清潔劑;(2)洗澡後輕拍掉水份,讓皮膚在微濕的狀態下,於病灶處立即塗上局部用藥,再塗上潤膚乳,或單獨使用潤膚乳(應選擇不含羊毛脂、香精、防腐劑及殺菌劑的潤膚乳,因為那些反而容易造成過敏)。

 

目前有許多專門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使用的潤膚乳,這類潤膚乳模仿角質層的組成,提供更多具有滋潤效果的油脂、含水劑、維生素、礦物質等,除了保濕、潤滑之外,還有其他功能,可以有效改善病情:如添加了燕麥萃取物、特殊的礦物鹽與微量元素(硒),可以具有抗發炎的功能;添加了ω-6必須脂肪酸、天然保濕因子或神經醯胺,能防止水分的蒸發,讓角質細胞鎖住水分,抵禦外來病菌與傷害;有些則標榜接近皮膚的酸鹼度或滲透壓,除了減少刺激性外,還具有抑制細菌的功能。一般而言,保濕的效果以乳膏最好,其次為乳霜、乳液。除了保濕之外,也要降低外在的刺激,如空氣過敏原、環境過敏原、感染、肥皂、粗糙不透氣的化學纖維衣料、羊毛、口水、出汗和壓力。

 

適當使用藥物是必要的!
對於發紅的皮膚病灶,光用潤膚液是不行的,此時還是必須要適度的使用類固醇藥膏或局部免疫抑制劑藥膏。至於使用何種類固醇藥膏,必須要考慮病灶的部位、發炎特性與強度、皮膚的厚度與穿透性、類固醇的強度等因素來加以選用,所以必須遵照醫師的指示使用,而塗抹時只要薄博的一層就好,一天1〜2次,直到病灶不紅或癢且摸起來滑順為止。如果2星期仍未改善,就必須再度就診。

 

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癢的控制也十分重要。即使是外表看起來沒有病灶的皮膚也會產生癢感,而且越到晚上越癢。因為癢會引起患者搔抓,而抓就會刺激且破壞皮膚,使得病情加重又更癢,所以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除了上述的保濕和避免刺激物之外,必要時可以口服抗組織胺以減少癢感。至於抗組織胺藥膏,不建議使用,因為大量使用時有引起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的病例報告。
 

對於嚴重、治療不佳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尤其有膿痂疹樣病灶處,必須同時考慮皮膚細菌的感染,此時醫師會開立抗生素藥膏或口服抗生素以控制病情。

 

做好皮膚的保濕保養最重要
最後必須強調的是,一天至少2次塗抹合適的保濕劑,可以說是每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平日保養的基本功,不要執著於過敏原的檢測,或排斥吃止癢的西藥。若不注重皮膚的保養,只藉由擦藥是不會獲得完全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