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醫師專欄

從台中兄殺妹案例,談「手足競爭」難題

我無意討論此案例中,哥哥殺妹妹的動機或者哥哥是否有心理疾病,但希望藉由此事件讓家長知道孩子長期對不公平所產生的憤怒情緒,足以造成毀滅性的結果。

從台中兄殺妹案例,談「手足競爭」難題

孩子最在意的是父母偏心

手足之間的衝突家長常會遇到,但卻是不見得會處理的難題。常見家長的處理模式多半要年長的一方讓年幼,但常會造成年長一方感到不公平與憤怒;然而若通通有獎來平息糾紛,又無法讓孩子學會禮讓,多半只能短暫的平息爭吵,沒多久又會再上演;家長多認為那只是過渡期,以後自然會改善,但手足競爭過程中主要的衝突點,通常不是「是誰比較吃虧」,而在小孩所感受到的「父母的態度」,孩子生氣的理由多半都在於「父母偏心」。

 

手足競爭成長的重要過程

手足間競爭像是一場遊戲,其中包含社會化與價值觀的建立,如果沒有學會競爭,將生活當成理所當然「不用努力都會得到」,會影響到孩子未來進取的態度,學會與人競爭對於兒童是一種必經且重要的過程,但除了競爭之外當然還要學習禮讓,不能凡事都要求自己優先。而孩子要學習求得兩者之間心態的平衡,而此競爭過程發生的最早地點就是在家裡,協助者當然就是父母親。

 

「嫉妒」競爭的原因,進步的動力

手足間角力是競爭過程中常見的一種情況,當你覺得為何哥哥有但你沒有,或者本來是你的東西卻被弟弟搶走,都會產生嫉妒的情感,你會抱怨、生氣甚至想要報復,家長常會把嫉妒當成是個人修養不好,但人類會有今日的進步主要也是因為有”嫉妒”的動力,否則對於人家的成功無動於衷,可能就會喪失進取的動力。

 

面對「手足競爭」家長8策略

1.先耐心觀察不介入,但不能不在乎結果

讓小孩自己學著處理,雖然當下很煩,但先冷靜觀察不要立即介入。讓小孩間先“自行”處理,若事情解決對於禮讓的一方要肯定其願意犧牲,對於獲得的一方也要教育其表達感謝之意。千萬不要忽略其重要性,父母的幾句話會讓彼此都心懷感激。但若互不相讓導致衝突擴大或有安全顧慮時,應立即介入並制止衝突,不一定要立即判定誰應該讓誰,但需告知“暴力”方式解決是不被允許。

 

2.減少雙方的比較

“比較”是家長常用來激勵孩子的方式,但刻意比較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挫折,稱讚姊姊比較有禮貌相對就是認為妹妹沒有禮貌,通常對於改善衝突幫助不大,反而引起更多的憤怒。家長要做的盡量就有陳述事實,不要有個人喜好,你可以改成說「感謝姊姊的寬容」,否則即使家長覺得處理的再公平不過,孩子仍覺得你偏袒另一方。

 

3.溫暖的家庭氣氛 

父母之間相處的越是愉快、家庭氣氛越是融洽,兒童之間衝突會越少;當孩子覺得自己獲得愛與溫暖時,他們較不會去嫉妒父母對其他手足是否比較關心。然而現代父母多半需要工作,因此容易忽略了對子女的關心,因為沒有時間關心,所以常會以物質或金錢來取代,希望減少自己對孩子的虧欠與罪惡感。但實際上孩子要的是陪他一起遊戲、喜歡他做的事、適當的讚美與肯定他的努力。也許父母認為努力工作不也是為了孩子,但希望家長不論多忙,還是花點時間關心孩子在做什麼,你的參與可能比買東西給他讓他更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