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打破惡性循環,臺灣兒童便秘高峰期在學齡前!

小小孩食慾不振、半夜爬起來狂吐,當心「大便塞滿肚」在作怪!便秘不是只有成年人才會發生,其實孩子在幼兒或學齡前,都可能因為缺乏蔬果攝取或害怕陌生環境而造成便秘,醫師提醒爸媽要多加留意!
打破惡性循環,臺灣兒童便秘高峰期在學齡前!

4歲新鮮人要灌腸才能順利排便

4歲的小光出生後純母乳哺餵到6個月大,當時排便狀況理想。在開始添加副食品後,大便成條狀、粗大,排便間隔2、3天,生長狀況尚穩定且精神活力良好。近期成為幼稚園的小小新鮮人,入學一週後,偶爾會抱怨腹部疼痛,開始出現排便呈顆粒狀,合併排便時哭鬧,有時候會出現夾屁股、踱步不敢排便的情況,甚至需要灌腸或是父母用手摳才能順利排便,食量也開始些微下降,症狀持續超過兩週,因此就醫。診斷為功能性便秘,同時出現肛裂及肛門出血。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指出,臨床常見,半夜不少爸媽焦急抱著3~6歲的學齡前幼童跑到急診,因為孩子嘔吐不已、吃什麼吐什麼,嚇壞爸媽;X光一照通常只見滿肚子一顆顆大便積在腸子,因為便秘宿便太多,食物下不去才想吐。

有便秘問題的孩子長得比較矮

戴季珊醫師提到,排便困難不僅僅是造成身體上的疼痛、心理上的恐懼、甚至會影響泌尿系統、社交行為以及生長發育。有研究顯示便秘與蔬菜、水果、豆類製品及蛋類…等營養攝取不足明顯有關,便秘孩童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明顯較低;便秘也會影響身高,有便祕問題的孩童,平均較沒有便秘者矮了約3公分,且便秘時間維持越久,差異會愈明顯。

臺灣每3個小小孩就有一個有便秘問題!

據美國研究顯示,1歲以下的幼兒約3%有便秘的困擾,1~2歲的幼童便秘的盛行率上升到10%;在臺灣兒童便秘盛行率的發生高峰期在學齡前,約佔35%,平均每3個小小孩中就有一個有便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