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放下輸贏,重視過程,引導孩子的好勝心

每個爸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表現優異,但若孩子卻只要「獨一無二」,吃飯、洗澡搶第一名,就連玩遊戲也不能輸別人,種種過於好勝的行為已讓父母無力招架,一旦冠軍寶座不屬於自己,便開始大哭大鬧……
放下輸贏,重視過程,引導孩子的好勝心

 

對於孩子的好勝心,家長該如何看待?其實無論是兒童或成人,都會希望自己在社會上的表現夠好,以獲得他人的讚美,建立出自尊、自信等自我價值,這是每個人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發展的必經歷程。

嬰幼兒時期的好勝心開始萌芽

每個寶寶天生伴隨的氣質不盡相同,好勝心強的寶寶除了天生喜歡嘗試新事物,對周遭感到好奇的東西也會主動想摸摸、碰碰看,當他們跨出新的一步,家長總是立刻驚呼:「哇!你好棒」。

 

孩子透過家長的讚美,漸漸開始知道哪些事情是會被認為「好棒」及大人所肯定的,因此,孩子的好勝心除了天生氣質之外,也和父母養育方式有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臨床心理師洪梅禎指出,天生氣質與教養方式彼此交互作用,使寶寶對得到正向回饋產生期待。也就是說,兒童發展的歷程會經過一些特定階段,像是孩子在1~3歲時,能大幅度掌控好自己的身體行動,從開始爬行、走路、把手上抓到的東西丟出去、玩玩具、自己拿奶瓶或拿杯子喝水等新經驗,他們會發現自己有哪些能力可以完成事情。年齡越小的孩子在遊戲過程中,家長通常會在旁邊給予強烈的正向的回饋,包括拍手、讚美等行為,都會鼓勵孩子再做一次,漸漸的,孩子開始明白自己哪些行為是「別人很喜歡」,下次就會再出現類似的舉動,亦於心裡感受到原來自己是大家眼中「很厲害的寶寶」。

 

父母的回饋無形中會增強孩子想表現的慾望,讓寶寶更想去做做看或試試看。然而,有些孩子對於「勝與敗」似乎表現得較無所謂,不見得對被讚美或輸贏有特別的感覺。事實上,爸媽應該要觀察孩子有沒有投入參與活動,而非只專注在結果或擔心孩子對輸贏的重視程度,例如:家長可以檢視孩子參與的過程如何、寶寶對於贏或輸有無不同的感覺,如果沒有特別的反應,可能是寶寶搞不懂輸贏之間的關係。如果孩子真的覺得輸了也無所謂,父母則可關注挫敗的經驗是否會影響孩子下一次再去嘗試的動機,有些孩子的好強表現是會想要不斷嘗試,有些則是害怕失敗而不想再次嘗試,爸媽可以注意孩子是不是在迴避自己不擅長的活動。

 

至於好勝與不好勝之間,沒有絕對的行為表現是好或不好,有些人會擔心好勝心太強或不足,對長大後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其實只要注意孩子是否能和環境相處融洽即可。

好勝心

檢視寶寶好勝的行為

著寶寶年紀漸長,2~3歲的孩子開始練習自己做得到與做不到的事情,此時最常掛在嘴邊的可能是「不要」兩字,父母應該感到高興,因為寶寶開始表現自主的能力,至於大孩子則會發現自己動手完成的事情更多。不過,父母其實清楚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到,哪些事情又是做不到,於是開始觀察到寶寶出現無謂的堅持或逞強,甚至想挑戰超過自己能力所及的事物。除此,還有更多舉動的發生,可能代表著寶寶有超強的好勝心。

拒絕幫忙,我要自己來

許多孩子在還不會自己穿鞋時,就會想要拒絕媽咪的幫忙,堅持靠自己的力量試試看,並且相信自己一定做得到。洪梅禎臨床心理師表示,孩子拒絕他人協助是正常的發展歷程,透過真實的接觸經驗,寶寶才能建構出自己的世界。

凡事都要搶第一

大一點的孩子可能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老師在問問題時,問句都還沒陳述完全,孩子的手就早已舉得高高的大聲喊:「我會!我會!」基本上,從小到大,孩子會在生活經驗裡學到第一名都能得到讚美,當這樣的正向回饋持續出現時,孩子便認為:「只要我第一名或把某些事情做好,就會得到很多讚賞和關注」。

愛比較,不認輸

3、4歲之後的孩子,好勝背後的行為動機出現微妙改變,從嬰兒時期只是肯定「自己做得到」,變成是為了希望得到他人的讚美或刮目相看,開始更在意大人的讚美或產生比較的心態。舉例來說,常看到小朋友在玩遊戲時會爭論「我的車子比你大」、「我的車子才更大」、「我的超超超級大」等類似的言論,這種希望自己勝過對方、比對方更厲害的「不服輸心態」來自許多不同的因素影響,目的都是孩子為了感覺自己維持在優越的狀態。

延伸閱讀:孩子為何輸不起?提升受挫力7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