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爸媽注意!慎防早秋5種嬰幼兒傳染病

(2020-11-18 更新)台灣地處亞熱帶,嬰幼兒的傳染病往往沒有太明顯的季節性,秋冬依舊以呼吸道疾病為主,有些腸胃道的疾病也有可能在秋冬發生。究竟有哪些常見的疾病爸媽要特別注意?有哪些症狀與觀察重點?如何預防?倘若生病後,爸媽又該如何照顧?
爸媽注意!慎防早秋5種嬰幼兒傳染病

 

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王詩欣表示,兩歲以下嬰幼兒早秋常發生的5種疾病,包括急性細支氣管炎、流行性感冒、腸病毒、輪狀病毒及腺病毒感染。以下分別來介紹:

急性細支氣管炎

很多病毒感染都可能造成急性細支氣管炎,最常見的是呼吸道融合病毒,其他像是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等都有可能引起急性細支氣管炎。嬰幼兒的呼吸道較窄小,當受到病毒感染時出現比較多的分泌物,就會造成明顯的症狀,包括咳嗽痰多、呼吸喘、呼吸時聽到有咻咻的雜音與餵食困難等,也可能合併發燒。

通常的傳染途徑是飛沫與接觸傳染,潛伏期約四至六天的時間。

「急性細支氣管炎」的觀察重點

痰會很多、還有呼吸會喘,可能不用聽診器就聽到咻咻的聲音。咳嗽也會比較厲害,有可能因此食慾不佳、奶量下降、尿量下降,後續可能除了呼吸窘迫,還會有一些脫水的狀況發生。

「急性細支氣管炎」的預防與治療

呼吸道融合病毒所造成的急性細支氣管炎,現在沒有一般嬰幼兒的預防疫苗,只有極度早產、診斷有慢性肺疾病以及有複雜性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才有專門的疫苗可使用,因為上述這些小朋友若一旦感染,就很有可能引發呼吸衰竭,嚴重時還可能需要插管,會有生命的危險。

但正常且免疫力好的寶寶是不需要打預防針的,若感染的話,主要治療方式是以症狀治療為主,使用止咳化痰的藥物加上拍痰,期間需要注意寶寶的狀況,如果真的呼吸太喘,或是食慾不佳造成脫水,就會需要住院治療,拍痰與口服藥物外,可以靜脈點滴補充水分,氧氣帳也會對症狀有所幫助。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無論年齡大小在秋冬最可能遇到的傳染病,流感的症狀跟一般的感冒很像,如發燒、咳嗽、流鼻涕等,另外腸胃道的症狀包括噁心、嘔吐、拉肚子等也可能發生。

「流行性感冒」的觀察重點

它跟普通感冒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會比一般的感冒更不舒服,合併肌肉痠痛、頭痛、喉嚨痛等,尤其又以肌肉痠痛最特別,這是流行性感冒的特徵,可是寶寶無法自己說明,所以醫生會觀察整體情形,再來會看有沒有接觸史,如果照顧他的大人或是其他家人也有發燒、倦怠跟肌肉痠痛症狀,那就會高度懷疑是得到流感。

「流行性感冒」的預防與治療

流感的潛伏期大約在一~四天內,一般為兩天。通常是前三天會很不舒服,發燒四天到一個禮拜也有可能。由於抗病毒藥劑在發病後的48小時內使用效果最好,所以當出現流感相關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以及時診斷與治療。若懷疑是流感,醫院可以做流感的快篩,一旦確定是流感就會投用抗病毒藥劑(克流感),但當高度懷疑時,比方說照顧者已經確診或有類流感症狀,也可考慮直接用藥。

預防流感的方式為接種疫苗。流感疫苗每年十月開打,因為流感病毒株每年都會產生一些基因重組,所以每一年都要打預防針。除了已知對蛋嚴重過敏的寶寶不能施打外,沒有發燒即可施打。另外,勤洗手、減少出入人多密閉的公共場所,也是預防重點。

腸病毒

腸病毒在九月開學的時候可能會再有一波流行,腸病毒的傳染途徑也是以飛沫和接觸傳染為主。

「腸病毒」的觀察重點

症狀是咽峽炎手足口病,口腔內會出現潰瘍,手腳跟屁股周圍可能會出現疹子。由於嘴破,食慾會變差,還有可能會一直流口水,人也會變得倦怠、睡不好,尿量也會變少。重症的前兆包括劇烈的嘔吐、意識改變和睡眠時間出現頻繁的肌抽躍現象,需要多加注意。

「腸病毒」的預防與治療

針對腸病毒71型的疫苗目前在研發中,但其他類型的腸病毒目前還沒有疫苗。想預防腸病毒,盡量不要去人多密閉的公共場所,像是百貨公司、電影院、大賣場等,尤其是六個月以下的寶寶,因為六個月以下的寶寶從媽咪來的抗體已經慢慢減少了、自己的抵抗力又還沒完全建立;六個月以上的寶寶,當然也盡量避免常去人多密閉的場所,另外戴口罩跟多洗手也很重要。大人從外面回家後,建議先洗手、換完衣服再抱寶寶。但在室外,我們常用的乾洗手與酒精,雖然有助於預防一些病毒感染,可是對沒有外套膜的腸病毒卻無效,所以還是需要溼洗手。另外常接觸物體表面(門把、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等以含氯漂白水做重點性消毒。

輪狀病毒

症狀主要是腹痛、嘔吐與腹瀉,也就是腸胃炎,有的時候也會出現發燒症狀。傳染途徑是以糞口傳染為主,生病時病毒已經出現在糞便中,只要少少的病毒量,就會傳染給別人造成症狀。

「輪狀病毒」的預防與治療

輪狀病毒有口服疫苗,目前在台灣屬自費疫苗,適用於八個月以下的寶寶,目前上市的疫苗廠商有兩家,一種是兩劑型,八個月前服用兩次;另一種是三劑型,也就是八個月前要服用三次。以保護效果來說,臨床上都一樣有效。若得到輪狀病毒感染,疫苗會降低症狀的嚴重度,減少因脫水而需要住院打點滴的機會。

治療方式以症狀治療為主,止吐、止瀉與補充水分。若小寶寶奶量沒有比平時更少,尿量跟次數與平常差不多的話,那就不需太擔心,可是若是吐得厲害,無法進食及補充水分的情況下,就只能住院打點滴補充水分。

輪狀病毒只要有出現症狀就具有感染力、需要隔離,如果一般症狀都恢復了,那它的傳染力會下降很多,不過照顧者還是需要注意勤洗手的重要

腺病毒

腺病毒是一個統稱,但其實還分成許多不同的型別,有些型別會以呼吸道症狀為主、另一些型別則是以腸胃道症狀為主,像是嘔吐和腹瀉等。

「腺病毒」的觀察重點

腺病毒感染的症狀特色是發燒比較久,可能超過五到七天,同時也會出現紅眼睛跟喉嚨發炎、扁桃腺化膿的症狀,也會有其他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有些種類的腺病毒則會出現腸胃道症狀。

「腺病毒」的預防與治療

腺病毒目前是沒有疫苗的,主要傳染途徑還是以飛沫與接觸傳染為主。治療時會先給退燒藥,退燒之後若寶寶的活動力跟食慾都正常,就會先針對症狀來做治療。

 

五項傳染病的傳染力是很高的,所以需要病中隔離

 

感冒病毒的感染,都有可能會發生續發性細菌性感染,比方肺炎、中耳炎、鼻竇炎等,這時就需要抗生素治療。所以如果已經燒了兩、三天以上,雖然病毒本身就可能燒很多天,還是需要注意是不是產生了細菌感染的併發症,就是需要回診檢查的原因。病毒感染之所以會造成續發細菌性感染,是因為病毒感染會讓抵抗力下降,使得原本不見得造成傷害的細菌容易趁虛而入。如果是年紀比較大、可以配合服藥的寶寶,會先使用口服藥,若是小小孩或是無法配合吃藥,就可能需要住院以打點滴的方式注射抗生素。

以上這五項傳染病的傳染力是很高的,所以需要病中隔離,生病的那一週請避免出門,防止飛沫傳染的話大約需隔開一公尺的距離,多洗手。常用的物品或家具要消毒時,最好還是以漂白水消毒

嬰幼兒生病的飲食照護

*如果是急性細支氣管炎和流行性感冒這類型的呼吸道感染,水分的補充很重要,也可以從母奶、配方奶來補充水分。

*如果感染腸病毒,由於嘴破疼痛吃不下時,可以多吃一些冰冰涼涼的東西,像冷一點的牛奶或是果汁、飲料、布丁等來補充水分與熱量。

*倘若感染輪狀病毒,腹瀉得比較厲害時,可以考慮換一小段時間的止瀉奶粉,也就是無乳糖奶粉,可以讓寶寶的症狀比較減輕。感染初期飲食以清淡為原則。倘若奶量、尿量跟平常差不多,就無須太擔心,不過若是咳嗽或嘔吐很嚴重,在無法多補充水分的情況下,就只能用打點滴補充水分。此外,正在吃副食品的寶寶,假如是之前還沒吃過的食物種類,在病中就先不要嘗試,最好是讓寶寶吃已經習慣的食物。

生病要掛門診還是送急診?

同樣是發燒的情況,小於三個月的寶寶需要立即就醫;可是若是大一點的寶寶我們可以先做一些觀察,可以先用家裡常備的小兒退燒藥先幫寶寶做退燒,觀察退燒時的活力跟食慾,如果都還正常,等到有門診的時間再來做第一次的評估。

倘若寶寶只有一點咳嗽與輕微發燒可以先看門診;但若是呼吸很喘,表現出呼吸速度變快、費力、或吸氣時有胸凹或肋凹的症狀時,這就表示寶寶有呼吸窘迫,最好送急診;另外就是腸病毒重症的前兆,例如劇烈的嘔吐或是意識不清、嗜睡,出現抽筋的動作等,這些情況就是需要提早就醫,若沒有門診時間就必須掛急診。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李純瑩

企劃編輯/湯佳珮

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王詩欣

攝影/BabyPure寶寶專業攝影

梳化/徐筑芳

model/彭韻霖、張家榛(※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