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懷孕 孕前優生

經期症狀+肌瘤警訊,好子宮,帶給女人好『孕』氣!

很多女性以為經期前後的不適是正常現象,但有時嚴重的經痛,亦可能伴隨子宮肌瘤的警訊!本篇將為您請教專業婦產科醫師,詳細剖析女性經期前後該留意的常見症狀,及子宮肌瘤對女性懷孕可能造成的影響。
經期症狀+肌瘤警訊,好子宮,帶給女人好『孕』氣!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彥妮表示,首先要先釐清暈眩發生的時間點和經期的相關性,經期前所發生的暈眩和經前症候群較有關係,若是經期後的暈眩通常可能是和貧血有關係,如果暈眩不是特別發生在經期或經期前後,可能和經期無關而要小心中耳平衡或神經等方面的問題。女性在二十到三十多歲時,通常開始會開始發現有經前症候群,且在月經週期的後半段,尤其是經期前四、五天,其症狀會較明顯,但在月經來之後症狀則會慢慢緩解。

經前症候群的暈眩,通常發生在經前,因為月經來之前較多水分會囤積在體內,因此懷疑可能與中耳系統水腫所造成暈眩的情形有關,但此一說法目前尚未完全證實。不過,臨床上其實很少會遇到因經前症候群而發生較嚴重的暈眩患者,大部分常見的症狀是:情緒變化、乳房腫脹、腸胃道症狀等較多。

探討經期前後不適的影響

雖然目前對於經前症候群的確切因素不明,但有些觀點認為,有些女性體質,天生就對賀爾蒙變化較為敏感,才會比較容易發生這些症狀,而賀爾蒙也會影響到一些神經傳導物質的變化,進而也比較容易產生心理方面的問題。其次,生理的變化也與賀爾蒙有相關,像是黃體素容易造成水分囤積在體內,常會發生水腫、腸胃蠕動功能趨緩造成便秘,其實這些常見症狀很普遍,只是有些女生對這些變化較敏感,因此常感到困擾。只要症狀並不影響日常生活,其實無須太過在意並持續觀察即可。

一般說來,經前症候群,主要分『生理』和『心理』兩大部分。在生理方面,較多人容易出現乳房腫脹或脹氣便秘等腸胃問題,但也有些人會出現頭痛、暈眩等症狀,這些是比較常見的;心理方面,部份女性有憂鬱、情緒不穩、暴躁、易怒、焦慮等情況,有些憂鬱狀況若過於嚴重,甚至可能出現自殺念頭,陳醫師提醒,當發生這種狀況時,就有必要到醫院接受相關治療較妥。

如何改善經前不適?

平時飲食中減少鹽分的攝取也可以降低水腫的發生,若有頭痛的症狀需避免攝取咖啡因以免加重症狀,另外運動不僅能生成腦內啡讓心情變好,也會促進血液循環以降低水腫的發生。至於情緒方面的問題必要時可尋求精神科或婦產科醫師,醫師提醒如果發現自己的情緒問題已經嚴重到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必要時還是需要服用抗憂鬱藥物做治療。

暈眩和子宮肌瘤有關?

有子宮肌瘤的女性,通常易有經血過多的情況,所以多半會在經期開始後才比較容易發生暈眩的症狀,甚至因為經血量過多,造成慢性貧血,但如果是這種情形,則平時就可能常感暈眩、心悸等症狀,並不會特定發生在經期前。而子宮肌瘤的常見症狀,多見於經期大量出血、血塊較多、痛經嚴重、經期拖延較久,而肌瘤較大的則可能產生壓迫的症狀,例如頻尿或便祕等問題。

延伸閱讀:50歲了可以生小孩嗎?高齡風險Vs.生育自主的抉擇

何謂子宮肌瘤?

子宮主要是由平滑肌的肌肉所構成,子宮肌瘤就是平滑肌的腫瘤,其實99%的子宮腫瘤都是良性的,只有少部分是所謂的惡性肉瘤,而子宮肌瘤的發生率頗高,約有四分之一的女性可能會有子宮肌瘤,只是平時不一定有症狀,所以如果沒去檢查,則沒有被發現。

其次,子宮肌瘤生長的位置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症狀。若長在子宮肌肉層裡面,就有可能慢慢地把子宮的面積撐大,隨子宮內膜的面積變大,也會增加經期的經血量,導致經期延長、經血量變多,甚至是出現血塊等;但如果肌瘤長在子宮外側,而且體積較大,就容易有腫瘤壓迫的可能,壓迫症狀又分兩種,一者是往前壓迫到膀胱會容易感到頻尿,二者是向後壓迫到腸子,就可能造成長期便祕或是裡急後重的情形,但因為多數患者對症狀無感,故肌瘤有時會被醫師意外發現。因此若有上述提到的症狀之婦女需自我注意,必要時至婦產科做進一步檢查。

育齡女性+遺傳+肥胖,當心!

造成子宮肌瘤的因素錯綜複雜,但由於容易發生在生育年齡的女性,因此推測女性荷爾蒙可能會刺激子宮肌瘤的生長。另外,種族、遺傳、肥胖也是統計上容易造成子宮肌瘤的因素,在飲食方面,以統計數據來說,以攝取過多的紅肉的族群和攝取較多蔬果類的族群相比,攝取較多紅肉的族群發生子宮肌瘤的比率相對較高,因此推測可能刺激肌瘤的產生,以上均是造成子宮肌瘤的常見相關危險因子。適當的控制飲食和減重,對於改善肌瘤有較大的幫助,因為攝取過多紅肉、肥胖等因素,均可能增加肌瘤的發生機率,因此應避免攝取過多的肉類、甜點、油炸物等,並多吃蔬果為佳。

延伸閱讀:真的要忌口!吃冰、喝啤酒當心子宮肌瘤惡化 中醫推夏天喝「這一味」就能消暑

經痛及肌瘤的治療

萬一女性孕前評估,發現經血過多及經痛狀況已影響到日常生活,像是經血量太大,造成長期慢性貧血,則表示症狀已相當嚴重,有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治療;子宮肌瘤的治療一般先以保守性治療為主,針對症狀以適量的藥物治療,如果沒有改善且有避孕考量的話,可以考慮以避孕藥使經血量變少、經痛也有減緩的效果,但若是肌瘤增大到需要開刀以手術治療的地步,目前則可透過特定的藥物注射,令患者處於暫時停經的狀態,以令肌瘤逐漸縮小,讓患者在手術切除肌瘤時,可減少出血量,並且讓傷口不會太大,是屬於一種暫時性的輔助治療方案。

延伸閱讀:環境荷爾蒙與重金屬是不孕症的隱形兇手

子宮主要是由平滑肌的肌肉所構成,子宮肌瘤就是平滑肌的腫瘤,其實99%的子宮腫瘤都是良性的,只有少部分是所謂的惡性肉瘤。

懷孕發現子宮肌瘤,怎麼辦?

陳彥妮醫師表示,很多婦女在懷孕的過程中意外發現有肌瘤的情形,其實不需要太過於擔心,子宮肌瘤在孕期最常見的症狀為肌瘤疼痛,另外還可以依照子宮肌瘤的位置來判斷對孕期有沒有影響,通常長在子宮外側的肌瘤對於胎兒的影響較少,如果肌瘤長在子宮肌肉層內側靠近內膜的部分,就有可能影響到受孕或胚胎著床,甚至是孕期出血,或增加早產的風險。若是長在子宮下段的位置,則須經醫師評估是否會擋住產道而必要時會有需要剖腹生產的情形。而懷孕生產時,因為子宮的血流量增加,若是在生產時切除肌瘤則可能造成大出血,所以通常不會在剖腹產時切除肌瘤,但因為肌瘤可能造成子宮的收縮功能較差,也會增加產後大出血的機率。

而如果是已經動手術切除肌瘤的婦女想要懷孕,通常則要過約3~6個月左右較為保險,但需視肌瘤的位置而定;若肌瘤位置較外側、傷口較小通常較快復原,懷孕就比較沒有太大影響,但如果肌瘤位置較深層,則需較長的時間讓傷口復原後再懷孕較妥當,生產時為了降低子宮破裂的風險,也會建議做過子宮肌瘤切除手術的產婦接受剖腹生產。

延伸閱讀:孕期腹痛發現肌瘤 醫師緊急處置保住母嬰

孕前檢查可搭配超音波

子宮肌瘤的診斷一般以超音波檢查為主,透過超音波檢查來看子宮有無長肌瘤並判斷肌瘤的位置。現在地方政府有推行婚後孕前的檢查,每個縣市的實行情形不太一致,但大同小異,可向當地的衛生局或各個婦產科院所詢問,雖然檢查的項目內沒有包含超音波檢查,但來做檢查的女性若沒做過子宮頸抹片檢查也可以一起搭配檢查,抹片檢查後醫生通常會內診,如果肌瘤太大也可能在觸診時摸到而診斷出來,因此陳醫師建議,在做婚後孕前檢查時,可搭配子宮頸抹片檢查、婦科內診及超音波檢查,以評估懷孕及懷孕前需先做哪些適當的處理。

日常自我觀察及評估

陳彥妮醫師說,以經前症候群來說,因為症狀主要是發生在經前,在經期開始後就會改善,所以主要是觀察上述提到的症狀和經期的相關性;而子宮肌瘤相關的症狀主要發生在經期,因此需觀察經期時有沒有相關症狀或是越來越嚴重的狀況,除非是肌瘤有壓迫造成平時頻尿等症狀,而本來就有長肌瘤的婦女,如果經期血塊、血量增加太多、經期拖延很久、經痛更嚴重等,則有可能肌瘤有變大的跡象。故陳醫師提醒,很多症狀都是平時可自我留意的,如果發現任何異常症狀,則不妨到醫院再做進一步的檢查及診斷則更安心。

子宮肌瘤的診斷一般以超音波檢查為主,透過超音波檢查來看子宮有無長肌瘤並判斷肌瘤的位置。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實習記者 林雅翎

責任編輯/郁筱惠

諮詢/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陳彥妮

攝影/本刊資料室‧檸檬巷館

Model/漂亮孕媽咪 雲思綺(文章內容與人物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