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母嬰同室好時光,妳該怎麼和寶寶親密共處?

大部分具有母乳哺餵需求的媽咪,產後月子期間會選擇母嬰同室。到底什麼是「母嬰同室」?母嬰同室對媽咪及寶寶的好處何在?
母嬰同室好時光,妳該怎麼和寶寶親密共處?


為何現在大家都建議母嬰同室呢?聽說能有助於哺餵母乳,是真的嗎?且看本篇專業新生兒科醫師為您仔細剖析。

 何謂「母嬰同室」?

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吳怡萱表示,母嬰同室顧名思義,就是母親和嬰兒住在同一個空間裡,24小時相處在一起。過往在母乳哺餵沒有那麼盛行的年代,大部分寶寶生下來之後,都是待在嬰兒室由護理師照顧,媽咪只能隔著玻璃看寶寶,或是在餵奶的時候和寶寶相處一會兒。而母嬰同室可以讓媽咪直接參與寶寶的照護,加強照護技巧並增進親子關係。

以長庚醫院為例,寶寶出生之後會先回嬰兒室盥洗,在嬰兒室的保溫箱觀察3~4個小時,因為寶寶出生後常見的問題,例如呼吸窘迫、低血糖等等,都可能發生在這段時間,所以會先將寶寶放嬰兒室觀察一段時間,確定寶寶狀況穩定並且由醫師做過基礎理學檢查之後,就可以進行母嬰同室。

延伸閱讀:掌握4技巧+2建議,母嬰同室,壓力大?!

執行母嬰同室時,建議除了媽咪以外,需要有另外一位家屬陪伴。母嬰同室中也不會只有媽咪一人獨自面對寶寶,通常醫院護理師每3~4個小時會去病房巡一次,婦產科的護理師負責視察媽咪的狀況,而嬰兒室護理師則負責觀察寶寶,包括進食狀況、大小便等問題,並給予照護指導,如果媽咪有照顧的疑惑,例如:不會換尿布、不會親餵、乳房脹痛等,護理師都可以提供媽咪必要的協助。

母嬰同室的必要性

青年診所小兒科醫師暨國際泌乳顧問的楊靖瑩醫師,在嬰兒室巡房的觀察發現,工作人員通常都是在寶寶哭了才會抱去給媽咪哺餵,或通知媽咪來哺乳。然而,當嬰兒大哭的時候,都已經是餓壞了的表現,想像要一個很生氣的人有很好的心情進食是不容易的,尤其當寶寶的含乳還不理想的時候,寶寶吸吮乳房的意願會下降,甚至拒絕乳房,媽咪的乳頭也很容易被吸到破皮受傷,疼痛不已,奶水也出不來,導致脹奶甚至併發乳腺炎。

定時定量的哺餵方式並不適合新生兒。嬰兒在媽媽肚子裡時,胎盤每分每秒都在供應寶寶養分,寶寶怎麼知道從媽咪肚子出來以後,只能3小時才吃一次奶呢?他小小的胃容量和不成熟的消化系統需要的其實是少量多餐。

事實上知道肚子餓了的人只有嬰兒自己,每個嬰兒的食慾也不同,大小餐和不時想吃奶是很正常的,嬰兒並不是機器人!楊醫師說,對寶寶而言,出生後的環境和他之前所處的世界是非常不一樣的,在媽媽的肚子裡時,鎮日優游在溫暖幽暗又安靜的羊水中,新的世界卻是又吵又亮又冷,彷彿從地球突然降臨到另外一個星球生活,寶寶最想時時刻刻依偎在他最熟悉的環境,也就是媽媽的身邊。若是得到營養的方式也不同,「在地球雖然是一天吃三餐,從今天起,我們在這裡,則是三天吃一餐!」,想要訓練寶寶奶定時定量的喝奶,對寶寶來說,當然是不容易做到的啊!

因此當寶寶出現左右轉頭尋乳、吐舌頭、吃手的行為,就表示他想吃奶了,這時候要盡快抱起寶寶哺餵,滿足寶寶的需求,而只有寶寶待在媽媽的身邊,媽媽才能觀察到寶寶的飢餓行為。

母嬰同室,有助母乳哺餵

母嬰同室的優點,在於母親可以常常抱抱寶寶、摸摸寶寶,和寶寶說說話,達到母性的滿足和成就感。每個寶寶的個性或氣質都不太一樣,母嬰同室有助於讓媽咪更了解寶寶的脾性。再者,媽媽生產之後母乳的分泌,有很大部分是仰賴寶寶頻繁的吸吮乳房,刺激乳腺讓乳汁分泌,寶寶的哭聲也有刺激的作用。母嬰同室可以增加寶寶吸吮乳房的頻率,也可以在頻繁的學習中,讓寶寶更快學會吸吮乳房獲得乳汁的姿勢。

延伸閱讀:母嬰同室或不同室選擇大PK,輕鬆用表格歸納媽咪需求

寶寶若待在嬰兒室,雖然哭鬧的時候,護理師還是會通知媽媽來哺餵母乳,但很多時候媽媽就會因為傷口痛、正在用餐、正在如廁、朋友來訪等理由推託,則會降低親餵的頻率。另外,即使媽媽有心想要餵母乳,因為傷口痛,走到嬰兒室餵母奶總是需要一點時間,這當中寶寶因肚子餓一直哭鬧無法安撫也很可憐,寶寶一出生時胃容量大概只有乒乓球大小,很容易飽但也很容易餓,常常每2~3小時就要喝奶,甚至每個小時都要喝。

如果嬰兒室不在媽咪病房旁邊,媽咪就需要非常頻繁地在病房與嬰兒室間往來,因此會減低親餵的意願。即使是非常有心要親餵的媽媽,如果沒有和寶寶待在同一個房間裡,對親子雙方都會比較不便,也會減少親餵的頻率。母嬰同室可以讓媽媽就近親餵,也能讓媽媽多了解寶寶的習性,互相磨合,進而建立成功的母乳哺育,有助於讓出院返家後的生活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