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懷孕 孕期知識

寶寶異常怎麼知道?孕期胎兒求救7大訊號!

懷孕週數那麼長,被困在媽咪子宮內的胎兒無法像常人一樣保護自己,但發生緊急狀況時,他們也會釋出某些特殊訊號向外界求援。這些訊號有的會反應在媽咪身上,譬如陰道出血、腹痛;有的則是寶寶自己的變化,譬如生長減緩、胎動異常、胎心音異常等。這些求救訊號各自代表哪些危險?孕媽咪又該如何在第一時間幫助寶寶?
寶寶異常怎麼知道?孕期胎兒求救7大訊號!


訊號1.陰道出血

孕期出血型態  最好記錄症狀

孕期陰道出血常見原因包括子宮頸息肉、子宮頸病變、前置胎盤、胎盤剝離、子宮早期收縮以及陰道感染;早期流產、子宮外孕也可能是孕期出血的原因之一。網路上對於孕期陰道出血最常見的傳言是懷孕初期岀血是著床性出血,不需要就醫。但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宋碧琳表示,孕期無論哪個階段出血都有風險,雖然懷孕初期因胎兒不穩定,的確可能會在第3~4週出現著床性出血,但還是要給醫師診斷以策安全,孕媽咪千萬不可大意。而由於孕期陰道出血型態不一而足,可能是少量的淡粉紅色,也可能是大量的鮮紅色,孕媽咪最好將顏色、出血量、出血時間點、出血前後因果/關聯性等記錄下來,以便醫師鑑別診斷。

早期出血不一定是著床性出血

「著床性出血」通常發生在懷孕早期,血液呈現淡淡的粉紅色,不知道自己懷孕的人會以為是月經。「子宮外孕」的血液顏色較黑,像排不乾淨的月經。「流產」(胎兒沒有心跳)型態的血液帶有黏膜,一旦受到感染還會散發臭味。「陰道發炎出血」會伴隨其他分泌物。若是「胎盤早期剝離出血」會合併腹痛,子宮會變得像木板一樣硬。「早產宮縮出血」則會伴隨肚子悶痛不適。「子宮頸糜爛」或「子宮頸長息肉」的出血沒有明顯症狀,須由醫師診斷才能鑑別。「前置胎盤」則為無痛性出血,因為可能是產前出血(出現些微落紅),需要立即治療。「接近預產期的出血」通常是帶有黏液的血絲,分泌量像月經來潮第3、第4天,少數人出血量較多,多半發生在37週以後,可能是落紅(產兆),需要進產房確診。

宋碧琳醫師表示,胎盤早期剝離前置胎盤都可能導致胎兒死亡,需要立即生產。陰道感染因為可能會從子宮頸往上感染形成子宮內感染進而引發早產,需要做藥物治療。如懷疑子宮頸病變可先做抹片,若確定為子宮頸癌,必須進行癌症治療。子宮頸長息肉須動手術將息肉拿掉。若診斷為子宮外孕則可能需要動手術或使用藥物治療。

延伸閱讀:高達1/5機率失去寶寶…懷孕初期須知4大流產警訊

訊號2.腹痛

鑑別原因須抽血照超音波

孕期腹痛非同小可,有可能是一般疾病,也可能是子宮外孕甚至胎盤剝離。由於可能性太多,加上懷孕中晚期肚子較大,更難判別腹痛原因,建議孕媽咪記錄疼痛位置、疼痛方式、前後因果關聯及疼痛時間以便醫師鑑別診斷。宋碧琳醫師說,除非感覺子宮明顯發硬或確定是流行性腸胃炎(拉完肚子腹痛就減緩)、便祕(好幾天沒排便而出現左下腹疼痛),否則孕期腹痛和懷孕前一樣要做全面性考量。以一般性疾病來說,腹痛有可能是盲腸炎、胰臟發炎、膽囊炎、尿道炎,孕媽咪可以就疼痛位置先自行做初步判斷;胰臟發炎或膽囊炎是上腹痛(有時會到背後),盲腸炎是右偏下或中上腹痛(盲腸位置因為子宮變大而移動),腎水腫或腎結石的腎臟發炎則是後背痛,可能出現血尿或膿尿。宋碧琳醫師指出,由於這些疾病不易區隔,必須搭配抽血或超音波檢查;胰臟發炎或膽囊炎要驗胰臟炎指數及白血球狀況,盲腸炎則須以超音波或核磁共振評估。

吃安胎藥有效  早產狀況機率高

另一方面,與懷孕相關的腹痛如早產會伴隨出血或胎動減少,需要以藥物控制。通常醫師在尚未確定原因前會先給孕媽咪安胎藥,如果安胎藥有效,就可能是早產引起的腹痛。子宮外孕的腹痛則大多伴隨不正常出血,此時子宮已破裂出現內出血,孕媽咪可能因此休克。胎盤剝離有時會合併出血但有時不會,要看病史和症狀才能鑑別。

除了盲腸炎、膽囊炎,子宮疼痛的頻率、強度是否會因為不同原因(如子宮外孕、胎盤剝離)而有所不同?宋碧琳醫師表示,孕期腹痛多半是持續性疼痛,除非早產或實際出現產兆,才會出現規律的陣發性疼痛。

延伸閱讀:孕期腹痛發現肌瘤 醫師緊急處置保住母嬰

訊號3.胎兒生長減緩

比妊娠週數小  可能算錯預產期

孕媽咪在孕期最關心的莫過於寶寶的生長狀況。宋碧琳醫師表示,婦產科醫師一般會根據超音波和肚子大小判斷胎兒的生長情形。胎兒生長減緩可以分為小於妊娠週數(Smallforgestationalage,SGA)或子宮內胎兒生長遲滯(Intrauterinegrowthrestriction,IUGR)兩種情況。這兩種情況有些微不同,但指的都是比妊娠週數小的寶寶,即出生體重低於同樣妊娠週數年齡嬰孩的第10百分位或低於平均妊娠週數體重兩個標準差以上。有些寶寶會跟著週數成長,只是成長狀態略小於週數,有可能是預產期估算錯誤。她表示,為了避免無法確實判斷胎兒的生長情況(是否變小或變大),醫師通常確定預產期以後就不會更改,預產期估算錯誤有可能是太晚估算所致。如果太晚才確定預產期,寶寶又比預產期固定小1個週數,就可能是預產期估算錯誤。

生長遲滯  小心胎內感染、先天畸形

子宮內胎兒生長遲滯可分為對稱型和非對稱型。「對稱型生長遲滯」又稱內因性生長遲滯,這類型寶寶的身高、體重及頭圍均較小(全身性生長減緩),大多是本身異常所致,可能的原因有染色體異常、胎內感染或先天性畸形;因發生在懷孕初期,所以會出現器官發育缺陷的問題。「非對稱型生長遲滯」又稱外因性生長遲滯,這種類型的寶寶頭圍、身長正常,只有腰腹圍及體重較小,多半是因為母體因素(如抽菸、高血壓、妊娠毒血症)而導致胎盤功能障礙,寶寶因為營養不良而生長緩慢。因多發生在懷孕末期,所以器官發育及細胞數目皆正常,只有體重影響較大。宋碧琳醫師表示,一般來說,對稱型遲緩預後較差;非對稱型遲緩預後較佳,原因是非對稱型頭部發育正常,中樞神經系統可以維持在正常狀態。不過非對稱型也可能在某個時間點開始出現全身性的生長遲緩,所以醫師通常還會測量子宮和胎兒血流,確認是否有胎盤功能不良的狀況。

孕媽咪過勞  恐讓寶寶發育停滯

宋碧琳醫師提醒,只要胎兒生長狀態比正常週數小兩週甚至1個月以上,孕媽咪就要有所警覺。如果20週以下(較小週數)就開始出現生長遲緩的情形,有較高機率是染色體異常或胎盤生成不良(如胎盤剝離),假使懷疑與基因有關,可以做羊膜穿刺或非侵入性檢測,也可以做TORCH篩檢,確保沒有弓漿蟲、德國麻疹、巨細胞病毒、人類乳突病毒等先天性感染。其次要注意父母身材,若父母原本就較矮小或是侏儒症患者,就可能是遺傳性基因;寶寶可能只有髂骨(腸骨)生長較慢,或頭部與身體發育正常,僅骨骼生長變慢。若是20週~24週以上(較大週數)才開始減緩生長,則意味生長環境不佳,可能是胎盤血流供應不足、母體營養不足(蛋白質流失而讓胎兒無法長大)或孕媽咪罹患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類風濕性免疫疾病)。孕媽咪可以檢視自己是否攝取充足營養?是否仍有孕吐症狀?有無其他疾病?是否出現早產宮縮症狀?宋碧琳醫師強調,母體較勞累會導致胎盤血流供應不良進而讓胎兒發育停滯,建議孕晚期工作強度最好不要太大,如此才能讓子宮環境維持穩定。

如果寶寶生長遲緩是因為母體疾病且孕媽咪身體狀況極差(無法繼續孕程),或是寶寶生長情況每況愈下,只要超過22週都可以考慮生產,但最好還是在34週以後再生產,以確保寶寶能在出生後順利用肺呼吸。若母體狀況良好、寶寶遲緩情形沒有惡化,則可以等到足月再生產。孕媽咪只要在產前這段時間每1~2週做一次超音波或胎心音監測觀察子宮和胎兒血流狀況即可。若寶寶在早期便開始生長遲緩,則孕媽咪需要住院以隨時觀察生長狀況。

什麼時候估算預產期比較準?

預產期估算愈早愈準,估算日期最好在前3個月,約7~10週最準確。

胎兒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