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這樣帶,不抓狂!爸媽最想知道的25個育兒問題

新手爸媽在照顧小孩時,經常無所適從,包括餵食、睡眠,甚至是教養問題,都讓許多父母快抓狂,睡不飽、吃不好,快要崩潰了!究竟該怎麼照顧才正確?
這樣帶,不抓狂!爸媽最想知道的25個育兒問題


如何照顧小孩才不會寵壞他,但也不會疏於照護?本文請兒科醫師群對於生理與教養方面的常見問題提出全方位解答,快來聽聽醫師們怎麼說。

關於教養方面

寶寶一哭鬧,必須立即安撫嗎?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不過穆淑琪主任認為,這是依寶寶的氣質與媽咪的教養方式、選擇而定。一哭就立即安撫,的確有可能讓寶寶養成以哭鬧來表達情緒的習慣,不過讓寶寶哭太久才安撫也不好,寶寶容易缺乏安全感,長大後可能會比較畏縮。因此要折衷與觀察寶寶的氣質,有些寶寶可以先給予適度哭鬧時間,大約10分鐘後再安撫寶寶的情緒。此外,有時候寶寶哭鬧時,也不一定要立刻抱寶寶、搖寶寶,可嘗試先跟寶寶說說話或放音樂轉移他的注意力。不過首先最重要的前提,是要先確認寶寶是否尿布濕了、肚子餓了或生病等,這些可能原因要先排除掉,確定只是寶寶在鬧情緒時,再來考慮這些做法。

延伸閱讀:12種寶寶肢體語言,讓你看懂他的需求!

寶寶都要別人哄他才睡覺,這樣好嗎?

穆淑琪主任指出,從寶寶出生開始,大人的帶養照顧模式會逐漸定型。例如:一開始就都會哄寶寶睡覺,此模式一旦建立以後,寶寶就會都要大人哄睡,很難再改掉這個習慣。其實是否需要哄睡沒有絕對的好壞,而是回歸「大人想要如何照顧寶寶」這個問題。建議媽咪在懷孕或坐月子時,不妨有空時先思考:「自己想要建立怎麼樣的照護模式?」坐月子時,其實就是建立帶養模式的黃金期,在不會疏於照顧的前提下,可拿捏好照顧方針。如果寶寶已經年齡稍長、已有既定的帶養模式,要改變的話,就必須循序漸進,不能貿然就完全改變。

寶寶愛尖叫,父母該怎麼辦?

穆淑琪主任表示,通常是1歲以後的寶寶比較會尖叫,高峰期是2~3歲。寶寶之所以愛尖叫,與氣質、環境、父母照顧模式皆有關聯。尖叫就是一種強烈表達的方式,如果已先排除不是因為身體不適所致,而只是表達情緒,父母可找機會適度告訴寶寶,尖叫會造成別人感覺不舒服、也不能達到寶寶想要的目的,可嘗試教寶寶如何正確表達情緒。

對於還不太會說話的寶寶而言,可教他若有需求時,比方可拉拉媽咪的衣袖或做特定手勢來表達。如果已經跟寶寶解釋過,寶寶下次依然尖叫,大人可溫和但堅定地不予理會(如果在公共場所可先帶寶寶離開),不讓寶寶予取予求。而且家人必須對此事有一致的態度,否則寶寶還是會持續尖叫。此外,寶寶尖叫時,也可以嘗試用其他事物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如何訓練寶寶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

許多父母都會追著寶寶餵飯,其實不用這樣做。穆淑琪主任認為,應在固定位置用餐(比方有合適的寶寶餐椅),大約10個月大以後,建議30分鐘就吃完一餐,如果寶寶拖拖拉拉沒吃完、分心去做其他事,則可將當餐食物收走,下一餐再餵。

寶寶很黏媽咪,怎麼辦?

穆淑琪主任解釋,從4~6個月以後,會開始比較黏人;9個月以後則是高峰期,一旦與主要照顧者分開就會很焦慮。改善方式包括讓比較多家人來參與對寶寶的照顧,而不是只有媽咪一個人照顧;而且媽咪也要適度與寶寶短時間分離調適,並循序漸進,比方一開始離開10分鐘,下次是離開半小時、再漸進至1小時,這段時間讓其他家人照顧,讓寶寶逐漸適應。當媽咪離開時,無論寶寶聽得聽不懂,都要跟寶寶告知自己先暫時離開,等一下就會回來(例如:「等外面天黑黑時,媽咪就會回來了,你先跟爸爸在這裡玩」)。

寶寶會打人,怎麼辦?

穆淑琪主任建議,父母與同住家人要先靜下心來檢討,詢問自己:「寶寶是不是在模仿我們的動作?或是寶寶第一次打人時,我們的反應如何?」如果寶寶一開始打人時,大人笑了,這其實是變相鼓勵寶寶「要這樣做」,使寶寶產生錯誤認知,以後就會繼續打人。大人應該要溫和但嚴肅地看待寶寶打人這件事,要告訴寶寶他不能這樣做。而且每次寶寶打人時,大人的態度都要一樣,不能上次打人後大人生氣、下次打人後大人卻笑了,這樣寶寶會混淆。

寶寶要建立固定的作息時間嗎?

穆淑琪主任認為,最好建立固定的作息時間。寶寶最好9點前可以睡覺,有助於腦下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大人要配合寶寶的作息時間,而不是寶寶要配合大人。睡前可準備入睡儀式,例如喝奶、清潔口腔、說故事、放同一首搖籃曲等,寶寶會比較知道該睡覺了。

如何培養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楊爵源醫師表示,寶寶需要較長時間的睡眠,維持安靜的睡眠環境很重要。由於生長激素會在夜晚時分泌得比較多,夜晚的睡眠就比白天的睡眠更重要。房間燈光要稍微關得比較暗(燈光太亮,可能會使深層睡眠較少)。雖然不開燈可以睡得比較安穩,但是如果為了父母下床不撞到東西、或便於檢視寶寶在嬰兒床內的狀況,可在距離寶寶較遠的地方裝一盞小夜燈,還是要以安全為前提。

延伸閱讀:用對方式愛孩子,6招數打造良好親子關係

楊爵源醫師指出,有些爸媽會讓寶寶趴睡,雖然趴睡對寶寶的心肺功能與粗細動作發展可能會有幫助,但是也可能易發生嬰兒猝死症,還是建議仰睡比較安全。另外也不要側睡,因為側睡可能會變成趴睡。尤其對於還不會翻身的寶寶來說,趴睡更加危險。

如果要讓寶寶短暫趴睡,父母最好一直待在旁邊看寶寶。另外在床鋪的部分,最好不要有太多軟綿綿的絨毛玩具或物品,以降低窒息的發生率。

關於生理照顧方面

寶寶便祕,該如何改善?

穆淑琪主任解釋,便祕的定義是糞便的性狀又乾又硬,甚至可能導致肛門裂傷。如果寶寶還沒開始吃副食品時便祕,哺餵母乳媽咪可以從自己的飲食著手來改善,自己多吃蔬菜等高纖食物,有助於改善寶寶的便祕問題;如果寶寶喝配方奶卻便祕,可請教醫師,比方混合兩個品牌配合奶餵食,也是可能可以考慮的做法;當寶寶開始吃副食品以後,如果便祕則可給予菠菜泥、地瓜葉泥等蔬菜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