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懷孕 孕期知識

一次來兩個!懷雙胞胎,要注意哪些事情?

很多人聽到懷雙胞胎,覺得痛一次生兩個較省事,但醫師不這麼認為,懷雙胞胎妊娠併發症風險較高,壞處遠多過好處,到底有哪些危險?發生雙胞胎輸血症候群的機率有多少?孕媽咪營養攝取需要加倍嗎?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一次來兩個!懷雙胞胎,要注意哪些事情?

 

到底懷雙胞胎的機率有多少?家族有雙胞胎,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嗎?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徐英倫醫師表示,隨著懷孕年齡越來越大,懷雙胞胎的機率也有上升趨勢,機率約在0.1~3%,為什麼與年紀有關?主要因年紀大,下視丘所分泌的性腺刺激素會上升,進而刺激濾泡增生,周期產生的卵子增加,便提高懷雙胞胎的機率。

此外,懷雙胞胎也和家族有關,假如父母一方是雙胞胎,女兒懷雙胞胎的機率會較高,而現在不少不孕問題的夫妻選擇人工受孕,懷雙胞胎、甚至三胞胎的機會也增加。

 

懷雙胞胎媽咪,小心併發症風險

懷雙胞胎有些併發症風險會提高,對孕婦和胎兒都有影響。徐英倫醫師強調,任何懷孕期間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在懷雙胞胎的媽咪身上風險都會更高,除了兩個:一是產下巨嬰的風險,另一個是過期生產。

有較高風險的問題包括:胎兒早產的機率;生長遲滯,胎兒發育比較慢,長得比較小;先天性異常。對孕媽咪而言,要小心子癇前症、妊娠糖尿病。如果高齡又懷雙胞胎,併發症風險更高,因為高齡產婦本身就是高危險妊娠族群,加上雙胞胎,就要更小心。

延伸閱讀:孕期必備,4個懷孕實用APP推薦

單絨毛膜雙羊膜雙胞胎,雙胞胎輸血症候群機率較高

懷雙胞胎也要注意可能出現雙胞胎輸血症候群,同卵雙胞胎因血管血流互相流通,形成雙胞胎輸血症候群,一個胎兒血流灌注到另一個身上,變成一個長得大,一個發育小,但發育較大的胎兒反而有較高胎兒水腫及死亡的風險。

雙絨毛膜雙胞胎,雙胞胎輸血症候群的發生率不會特別高;單絨毛膜雙羊膜雙胞胎發生機率則有9~15%;至於單絨毛膜單羊膜雙胞胎,兩個胎兒在同一腔室,發生雙胞胎輸血症候群機率在6%左右,不算很高,但這類雙胞胎發生臍帶纏繞的風險較高,甚至可能出現連體嬰。

懷雙胞胎的媽咪,有時產檢要比一般孕婦密集,從懷孕一開始即建議每兩週產檢一次,懷雙胞胎媽咪一旦出現併發症,必須每週接受一次產檢。

 

痛一次生兩個好處多?醫師不這麼認為

以醫學角度,對於懷雙胞胎認為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擔心一些併發症,不過很多媽媽覺得懷一次生兩個較省事。

至於是否能避免懷雙胞胎,自然懷孕防不勝防,無法事先避免,只能在人工受孕這部分做預防,由於技術越來越進步,已能夠一次只植入一顆胚胎,其他胚胎先冷凍,等沒成功,下次可以再用。或是懷孕早期檢查出多胞胎妊娠,可進行減胎手術,大約在懷孕10週左右進行。

 

懷雙胞胎媽咪,孕期要注意這些事項

懷雙胞胎,孕期生活要注意幾個事項:

●營養攝取要比較多,卡路里比未懷孕時增加三成,要重視維生素、鐵、鈣的攝取。

●因為擔心早產,所以整個孕期都要注意產兆,需留意幾個症狀:1.早期破水,注意陰道是否有不正常的分泌物;2.不正常出血;3.規則宮縮;4.注意胎動。

●多休息,減少需要勞力的工作,避免過度勞累及激烈運動。

●密切追蹤胎兒體重。

●懷雙胞胎胎兒畸形風險較高,孕期最好做高層次超音波。

徐英倫醫師進一步說明,雙胞胎媽咪會有很大壓力及更多擔心,比較容易煩躁,甚至產後因為擔心照顧寶寶問題而出現憂鬱。此外,孕吐、貧血等機率較高,後期妊娠也容易出現特有的孕期皮膚紅疹,自己和家人都要加以留意。飲食方面建議請營養師指導,尤其鈣質、葉酸、鐵等攝取一定要夠,體重增加幅度可以較高,可增加17~24公斤,孕婦專用維他命建議要補充,而且劑量要加倍。

延伸閱讀:孕期大吃大喝心情好?小心愈吃愈blue!

雙胞胎

 

媽咪最擔心的問題:早產、產後照顧壓力

懷雙胞胎安胎機會較單胞胎高,希望盡量起碼能超過34週生產。單絨毛膜雙羊膜雙胞胎標準生產週數在懷孕36~37週;雙絨毛膜雙羊膜盡量在38週生,不過這都是理想,很多孕媽咪都撐不到這樣的週數。另一方面因為懷兩個,後期比較不舒服,包括骨盆腔疼痛、橫膈膜受壓迫造成呼吸不順、腹脹、腰酸背痛等,這些症狀會比單胞胎媽咪更早出現,只能多變換姿勢、按摩以及使用托腹帶幫助緩解。

雙胞胎媽咪們大多自己知道早產風險高,這是她們最擔心的。徐英倫醫師特別提到臨床一個案例,一位懷雙胞胎媽媽在21週破水,安胎一陣子沒辦法,只好先將靠近破水處的A寶寶生出來,B寶寶留在肚子裡繼續安胎,一週後再生,所以雖是雙胞胎,出生日期卻不一樣。第一個出生,另一個寶寶能安多久很難預測,要看媽咪的體質,尤其要確保沒有感染。

生產方式部分,大多選擇剖腹產,不過若是靠子宮頸的寶寶是頭位,可以嘗試自然產,因為經過A寶寶通過產道,使產道鬆弛,另一個(B寶寶)無論何種胎位,自然生產都沒問題。其他較煩惱的問題就是產後照顧兩個寶寶的體力以及經濟上的壓力。

延伸閱讀:肚子大,不敢用力嗯?緩解孕婦便祕,有妙招!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林嬪嬙
企劃編輯/湯佳珮
諮詢/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主治醫師 徐英倫
攝影/Super Cute寶寶‧親子寫真
梳化/徐筑芳
model/楊丹妮(※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