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懷孕 產後照護

坐月子掌握飲食4原則

10月懷胎,生產僅在一朝。產婦面對身體大量氣力虛耗的同時,此時還要哺餵母乳,除了坐月子期間的營養攝取外,如何修復身體、增加乳汁的分泌也都需要靠正確的食補與藥湯來做對月子。本期特地邀請中醫師與營養師來解答,提供正確的坐月子觀念。
坐月子掌握飲食4原則

 

代謝修補沒煩惱

俗話說:「月內沒做好,呷老就艱苦」,坐月子對於女性而言無疑是非常重要的ㄧ件事。坐月子俗稱的「月內」,主要是希望媽咪的身心能夠享有充分地休息與康復,進一步促進乳汁的分泌達到餵哺孩子的目的。因此在飲食上也會特別針對不同體質的媽咪做不同的食補與藥補的調理,藉以代謝、修復媽咪的氣血與滋補身體的營養。

 

 

產後休息的重要性

振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許毓芬指出隨著女性懷胎十月,體重增加,整體的新陳代謝與需求都會使孕媽咪的負荷增加。在生產期間(從子宮開始收縮算起到嬰兒出生),整個產程對初產婦(初次生產)來說至少要歷經32小時,經產婦(生過小孩)也有23小時,於是生產過程對女性的身心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負荷,會造成氣血不足、氣力耗盡,因此產後的休息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產婦的情緒起伏也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在中醫學中所謂的肝鬱,還包括自律神經的部分,所以產婦謹記要好好維持情緒的平和,不要過於緊張。而產後憂鬱通常是因為荷爾蒙的瞬間改變,造成情緒波動過大,建議家人一定要多加關心與陪伴。

許毓芬醫師提到坐月子是要預防及消除產後不適,通常因為孕期腰部肌肉的負荷增加,加上分娩時的用力、出血與出汗所造成的「陰氣虧虛、元氣耗損、百脈空虛」等現象,此時身體容易遭受外邪入侵,常見貧血、身痛、腹痛便秘等不適的狀況,一般而言坐月子至少需要六週的時間,但仍需要視產後女性的不同體質與復原快慢而定。

 

 

產後注意4要點

因為產後女性的體質多屬於「氣」、「血」、「津液」不足,容易受外邪而造成寒凝血瘀,即中醫所謂的「虛寒瘀症」,因此許毓芬醫師提供女性朋友們在坐月子期間要特別注意以下四點:

 

1注重保暖、避免著涼

同時要避免過於溫暖引起出汗過多,不宜使用冷水淋浴,以免出現關節痠痛的症狀。

 

2多休息、睡眠足

不宜過度勞累,以免惡露延長或引起子宮下垂、陰道下脫。但也要適度活動,使氣血通暢、促進身體復原,產後8天內禁房事,利於子宮恢復即避免感染。

 

3做好外陰清潔

防止因為惡露排出時所受到的感染。

 

4增加營養

多食用蛋白質豐富且易消化的食物,而食物不宜過於肥(油)膩,過寒或過熱也不宜。

 

掌握4原則 代謝修補沒煩惱

許毓芬醫師說明坐月子有關食補或藥補的任務,簡單說來整個過程都在「調補氣血」,在中醫上來說會有階段性的用藥,但是每一個原則都是依循產後媽咪身體的狀況做藥補的調整,唯一要注意的是媽咪選擇哺乳或是不哺乳在食補的選擇上會特別注意含有發乳類的營養成分。

食物的攝取上,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蘇素滿表示飲食攝取要均衡,此時的女性因為處於高代謝期,需要高熱量、高蛋白以及高維生素,水分飲用要足夠,並依照不同體質與產後不同的狀況作調整與控管。譬如在傷口修復期可以增加蛋白質的攝取,促進身體的組織再造與乳汁分泌,哺乳期間可以多增加發乳類的食物補充營養。剖婦產的女性因為傷口復原需要時間,因此建議產後1-3天的食物中避免酒精的添加。

抽言:老薑與嫩薑大不同,如何放才正確?

 

營養充足的月子餐

蘇素滿醫師指出坐月子期間一定要營養充足,當熱量攝取足夠之後,奶水就會充足,營養師進一步提供坐月子期間營養的攝取需要注意以下重點:

1主食類約3-4晚五穀根莖類的食物(建議未加工的穀類,纖維量才足夠)。

2肉魚豆蛋奶約,牛奶一天約2杯。

3蔬菜3碗、水果2份。

4水分建議3000c.c.(特別是有哺乳的媽咪)

 

 

一、清除惡露

許毓芬醫師提到坐月子期間首先會使用一些藥膳協助女性將惡露排出,所以會給予活血去瘀的藥物,以生化湯和麻油雞最為常見。另外產後婦女也會出現氣血不足,同時要注意不同的復原狀況予以調補氣血。通常中藥會給予較為緩和性質的藥補來增加活血也一併補血,如丹蔘、當歸、川芎等。

1生化湯:自然產婦通常產後第一天開始服用,如果過度活血恐會影響氣血不足,剖婦產視出院後惡露有無排除乾淨再來決定是否需要服用生化湯。如果惡露已經排淨仍想要繼續服用生化湯,醫師建議將桃仁去掉。惡露中若血塊多,可添加肉桂補足偏寒的體質;惡露稀少則加蒲黃、五靈脂。子宮收縮差則加益母草等。

2麻油雞:麻油、酒與老薑都會幫助子宮收縮,雞肉是補充蛋白質的來源。酒可以將某些藥材的成分萃取而出,烹調產後藥膳使用老薑而非嫩薑,老薑性屬溫熱。要注意的是如果產婦本身體質燥熱可以用苦茶油來替代麻油;有肝病者,以米酒水(酒精成分已去掉)代替全酒燉煮。

 

生化湯要服用一個月?

許毓芬醫師指出生化湯要服用一個月是很嚴重的觀念錯誤!生化湯的目的主要協助惡露的排出,去淤同時補血及溫通經絡的效果,通常是自然產後第一天或是隔三天即可服用。但要注意的是因為現代女性生產多在醫療院所,有時已投以「子宮收縮劑」,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延後或減少生化湯的服用。一般服用五至七帖,剖腹產建議產後第七天後服用三、四帖,多服用生化湯往往會造成惡露排除時間延長或大量出血最後導致貧血,絕對小心與注意!

 

 

二、促進乳汁

一般而言胎兒分娩後,產婦即進入哺乳期,蘇素滿營養師說明若有哺乳的媽咪在月子期間的熱量需求會較一般女性多出300-500大卡,著重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的攝取,此時營養來源正確且充足也有助於嬰兒營養的獲得。時間歷程約半年,直到斷奶才維持正常熱量的攝取。未哺乳的媽咪,蘇素滿營養師建議在產後3天到一星期間因為身體虛弱,一方面也是因為產後高代謝期,所以營養的攝取熱量也要比平時多增加300-500大卡,以應付身體機能的代謝與修復。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乳為血之餘,此時期的藥湯以增補氣血為重要。有些人會認為產婦氣虛而提供人蔘茶飲用,但醫師指出人蔘(高麗蔘)會加快退奶,如果有哺乳的媽咪就不要飲用。哺乳期最重要的是「吃」和「睡」,睡眠與營養充足,乳汁便會足夠。

 

1豬腳燉花生

豬腳富含膠質、蛋白質與脂肪,有滋補陰液的功效,也可補氣血,許毓芬醫師建議可以適時在食物中添加中藥補血滋潤,加強乳汁分泌,素食者,可選擇膠質多的植物譬如黑木耳、白木耳、珊瑚草,萵苣等。

 

2青木瓜排骨

產後婦女若奶水不足,亦可用青木瓜排骨煮湯吃,對於促進乳汁分泌有效。素食者若要嘗試,可用豆腐皮代替排骨。許毓芬醫師補充青木瓜排骨湯中適時加入四物去烹調,不過因為四物乃為補血的藥物並沒有補氣,因此建議再添加黃耆與黨參做為補氣的功效來源,或者用八珍的效果會更好。

 

三、增補氣血:

產後約2個星期,將重點放在「養血」與「補氣」,如當歸、黨參、川芎、黃耆、茯苓等促進新陳代謝與幫助子宮機能恢復。之後重點讓身體機能完全恢復,服用四物或是八珍湯養血補氣。許毓芬醫師建議若是怕補湯過於燥熱,可以在藥湯中添加少許沒有味道的玉竹、麥門冬等寒性藥材。

 

1四物湯

四物成分有當歸、川芎、生地、芍藥。是補血、行血、活血的作用,使臉色紅潤、肌膚光滑,產後服用達到補血的功效。

 

2八珍湯

八珍就是四物加上用來調脾胃的四君子,四君子成分有黨參、茯苓、白朮、甘草。四物湯補血、四君子湯補氣,因此喝八珍不僅可補血又可補氣,氣血充足。

 

四、修復機能

有的媽咪會誤以為生產完後,會造成身體老化,許毓芬醫師特別指出只要坐月子期間好好調補氣血,達到滋潤補血的目的,即可促使身體機能恢復,身體就會保養好。但是有的人本身即是燥熱上火的體質,在產後便不適宜太補。

依不同的產後體質掌握好前三階段,「充足休息」、「均衡飲食」在產後身體機能的修復上相信可以達到。蘇素滿營養師補充現代人營養充足,反倒要注意是否在月子期間補過頭,造成營養過剩,而非營養不良,適量補充營養,注意飲食均衡,過猶不及可就不好了,但是若太過小心翼翼擔心產後身材變形走樣,而拒絕充足飲食,也不是正確的做法。

 

驅散產後不適

許毓芬醫師指出古代中醫有些無法完全通用於現代產婦,特別是因為西方醫學的生產方式如剖腹產或是外陰切開等外科手術,所以造成產後身體不適的狀況有很多種原因,除了體虛可以藥補之外,其他都要針對體質來做解決,最重要的記得和醫師做診療上的討論與評估解決產後不適。

 

1產後身痛

許毓芬醫師解釋產後身痛是嚴寒季節分娩後常見的一種症狀,由於產褥期間出現肢體關節的痠痛、麻木、腫脹等狀況發生,也是俗稱的「產後風」,以冬天生產最為常見。而產後多虛多瘀,一般以正虛邪實者多,故治以補氣養血、去風散寒、除濕通絡為主,切忌生冷食物(蔬菜建議加蔥、薑、蒜等溫熱食材輔助)、寒性水果(如:西瓜、哈密瓜、橘子、柚子、奇異果等)。食補方面可注重:杜仲、續斷、羊肉、薑、當歸、桑寄生、菟絲子等。

 

2產後便秘

許毓芬醫師解釋產後便秘通常因為產後失血引起,或是臥床太久沒有運動,或外陰傷口疼動不敢用力解便,中醫會依不同的方法給予助軟便的藥,例如當歸可以幫助補血又可軟便,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服用四物湯會拉肚子(四物中除了川芎外都有滋潤軟便的效果)。蘇素滿營養師建議食物中多攝取纖維素增加排便的通暢。

 

3產後腹瀉

食用過於油膩或是生冷的食物引起,或是病患體虛引起。蘇素滿營養師指出若有腹瀉問題的情形發生,水分的補充要足夠以防止身體脫水,腹瀉期間可補充熱舒跑、溫性果汁(如蘋果、葡萄等),以稀飯及清淡進食的方式慢慢恢復至正常飲食。許毓芬醫師指出如果是剖腹產後出現便秘或是腹瀉症狀,要考慮手術誘發症狀的可能性,與醫師討論找出原因。

 

4產後發熱

許毓芬醫師提及無其他合併症狀的發熱可能因體虛引起,但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另外乳腺發炎阻塞也有可能會引起發熱,外陰感染或腹腔感染也都會引起,一定要到醫院就診方能診察原因,進一步對症下藥。

 

5產後腰痠背痛

孕媽咪在妊娠期間因為身負胎兒,體重增加,對於腰部肌肉的負荷也會增加,許毓芬醫師表示,妊娠後期需要使用拖腹帶以減少腰部肌肉的負荷,一方面和臥床太久活動太少有關,不建議躺太軟的床,從中醫角度認為腎主骨、肝主經、脾主肌肉,會給予補腎氣強化筋骨力量的藥材,例如杜仲、續斷。

 

許毓芬
現任:振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蘇素滿
現任: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振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許毓芬
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蘇素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