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家族沒聽損≠零風險!高風險聽損兒的危機

為讓聽損兒把握黃金治療期,101年3月起,政府全面補助出生3個月內的新生兒聽力篩檢,然而,5年來卻有超過22%、計2289名篩檢未過者、未接受進一步治療,未來恐面臨包括語言在內,極大的學習障礙。
家族沒聽損≠零風險!高風險聽損兒的危機

若未及早治療,不只影響聽和說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的統計,台灣新生兒的先天性單、雙側聽障發生率約千分之3~4。自民國101年(2012年)3月15日起,政府就全面補助本國籍出生3個月內的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檢;近5年來總共符合篩檢資格人數有101萬6636人,其中完成篩檢人數至今共有97萬6487人,未參加篩檢人數仍有4萬149人;篩檢未通過者有1萬301人,再參加複診人數有8012人,結果確診為聽損兒人數有3500人,比率高達43%。可惜在未通過初次篩檢者,竟有超過22%、計2289名孩童沒有被家長帶去接受進一步確診和早療。在這2289名未參加複診者,加上連初篩都沒篩的4萬149人當中,可能出現聽損兒,散布在台灣各個角落,將無法接受妥善的早療,未來恐面臨包括語言在內,極大的學習障礙。

當聲音傳到人類腦部的第一站,首先是要「聽得到」,新生兒一旦減少聲音的刺激,就不只是「聽不聽得到」的問題,連帶影響到大腦的語言區、情緒區。聽損兒若未及早治療,除了影響語言的聽和說,更會造成整體學習上的障礙,讓其學習的進度落後於同齡層。

兒童聽損3類型

兒童聽損(Hearing impairment)是常見的先天性缺陷。臨床上末梢聽力的損失可分為:

1.傳導性聽損(Conductive hearing impairment),

2.感覺神經性聽損(Sensorineural impairment),

3.混合型聽損(Mixed type hearing impairment)。

「傳導性聽損」由後天性外耳及中耳疾病如「積液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effusion,OME)」及「急性中耳炎(Acute otitis media,AOM)」最為常見,會引起孩童輕度至中度的聽力損失,可能會對語言表達的發展和其他語言方面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好在此類「傳導性聽損」是可逆的,通常中耳炎痊癒後,聽力即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