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醫師專欄

寶寶缺水了嗎?

常有家長問我,新生兒或嬰兒究竟要不要另外喝水?請注意,補充水份跟喝開水是不同的喔!當然我知道家長指的是開水,但是往往有些網路文章會把水份跟開水混淆,以至於家長霧裡看花,不知究竟是哪一篇文章說的是對的。
寶寶缺水了嗎?

 

0個月~8歲每日所需水份標準

先來看看國內兒科醫學會所發表的聲明──對於純哺育母乳之嬰兒,除非有水份大量喪失的情形,並不需要另外補充水份,但並非絕對不可喝水(2016年嬰兒哺育建議),這裡的「喝水」指的是「喝開水」。

再來看看國外兒科的教科書──由於母奶和配方奶已提供適當的水份,所以在還未添加副食品前並不需要額外提供水分(2015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

 

"在醫學名詞裡,新生兒是指出生到1個月大的寶寶,而嬰兒是1個月到1歲之間的寶寶。"

 

世界衛生組織2004年建議0到6個月大的寶寶每天所需要的適當水份約為0.7公升(來自於母奶或配方奶),7到12月大的寶寶則為0.8公升(來自於母奶、配方奶或其他副食品),1到3歲則為1.3公升,4到8歲則為1.7公升(包含飲料、開水、奶、果汁和其他固體食物中的水等)。因此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不論是透過母乳或是配方奶,6個月大以前只要一日總奶量攝取足夠,很容易就可以獲得足夠的水份,所以不需要額外補充開水。而6個月大到1歲之間,只要奶量和副食品配合得宜,也不見得一定要額外喝開水。


讓嬰兒喝開水不好嗎?

有兩個原因需非常小心。

第一:嬰兒因為胃容量小,如果額外補充水分,容易影響正常奶量進而減少了其他營養素的攝取,且因為開水沒有熱量,長期可能造成嬰兒體重增加遲緩;

第二:若在短時間補充太多開水,由於嬰兒的腎臟發育尚未成熟(約為兩歲才成熟),腎臟一時排不出去過多的水分,鬱積在體內會造成低鈉血症,進而產成水中毒症狀,如低體溫、臉水腫、躁動、意識不清甚至抽筋。國外的研究,曾有嬰兒在短時間內喝90cc的開水就產生水中毒的症狀。

 

水份的主要來源以母奶或配方奶為主

只要寶寶體重按照標準曲線在成長,每天小便量也適量(約每日6到8次),小便顏色呈淡黃色,即表示寶寶身體的水份已足夠,不需要刻意的勉強寶寶喝開水了,除非寶寶因為發燒或特殊情形如腹瀉、嘔吐,擔心會有脫水的疑慮,則可適時補充水份,但水份的主要來源也是以母奶或配方奶為主,或是電解質溶液而非單純的白開水。理由很清楚,因為寶寶流失的不僅僅是水,還有電解質。

總而言之,6個月大以前的寶寶,並不需要額外喝開水,只要好好的喝母奶或配方奶即可,但如果偶爾喝個幾CC當作清潔口腔也無妨。當寶寶開始添加副食品時,且一天奶量足夠時仍然覺得口渴時,才需要考慮讓嬰兒少量多次喝開水,但一天總量也不要超過60到120cc(有些學者建議60cc就好),而且盡可能的是以杯餵而非瓶餵。

1歲之後,固體食物增加,奶量自然變少,活動量大,水份的需要也增加,一天所需水份的總量可參考文章開頭所提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但是請看清楚,這個總量不是指喝開水的總量,水份攝取的總量應該是多元化的,除了奶之外,平時吃的蔬菜、水果、粥、湯品中,因為也富含水分,也要算進去。

 

1歲後的寶寶不愛喝水?

如果1歲之後的寶寶不愛喝水,為了確保寶寶得到適當的水份補充,下列有些小撇步可供參考:1.一天當中少量多次的給予開水或含水飲料如果汁(1歲至3歲孩童,每天果汁飲用量不得超過120cc,4歲至6歲孩每天不得超過180cc),既可補充水份,又不會造成飽足感而影響食慾;2.選用造型可愛,圖案鮮明的水杯;3.運動前、中、後給予水份補充;4.多補充湯或西瓜、柑橘、柳丁、葡萄等富含水份的食物,也可在開水中放些檸檬片、柑橘,淡淡的水果香可以增加寶寶喝水的樂趣和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