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醫師專欄

從嬰幼兒期就做好過敏控制

醫學雖然進步,但過敏兒寶寶卻越來越多,這歸咎大環境的改變。過敏怎麼發生?當一個有過敏體質的寶寶,遇到了環境當中的過敏原,身體的免疫系統引起了過度的反應,就產生了過敏症狀。
從嬰幼兒期就做好過敏控制

如何知道寶寶有沒有過敏體質?

臨床上醫師最常用的是家族過敏指數,如果加總起來大於4分,那麼寶寶就屬於過敏兒的高危險群。出生之後幾天,過敏症狀可能發生(血便),由於在這個階段最可能的過敏原來自於嬰兒配方的牛奶蛋白(或豆奶蛋白),所以屬於過敏高危險群的寶寶,一出生後給予全母奶是最好的選擇,萬一有特殊原因沒辦法給予全母奶,水解蛋白配方也是另一種替代方案。哺育母奶的媽媽飲食上也要注意,有時母親喝大量鮮奶、堅果類食品、海鮮食物,也會造成寶寶發生過敏的症狀。

 

第一階段過敏症狀:異位性皮膚炎

在出生後1、2個月,寶寶皮膚出現的紅疹原因實在太多,不見得是過敏所造成,如果紅疹在1、2天不會自然消失,建議還是交給兒科醫師判斷。

 

典型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出現在兩頰、皮膚皺褶處,而嬰兒可能因為夜間皮膚搔癢而睡不好或食慾下降。對於異位性皮膚炎寶寶的居家照顧,首重保濕和止癢。這類寶寶的皮膚先天性保濕的功能不好,如果皮膚乾燥就更容易癢、抓、紅疹,產生一個惡性循環。所以洗澡後,應立即使用保濕潔膚、避免抗菌清潔劑;洗澡後、輕拍,讓皮膚在微濕的狀態下,於病灶處立即塗上局部用藥,其次潤膚乳,或單獨使用潤膚乳。應選擇不含羊毛脂、香精、防腐劑或殺菌劑的潤膚乳,目前有許多專門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使用的潤膚乳,提供更多具有滋潤效果的油脂、含水劑、維生素、礦物質等,可以有效改善病情。除了保濕之外,也要降低外在的刺激,如空氣過敏原、環境過敏原、感染、肥皂、粗糙不透氣的化學纖維或羊毛衣料、口水、出汗和壓力。對於發紅的皮膚病灶,光用潤膚液是不行的,此時還是必須要適度的使用類固醇藥膏或局部免疫抑制劑藥膏來改善皮膚發炎的症狀。

 

副食品多樣化給予,降低過敏風險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延後副食品或易過敏食物給予不但不能降低過敏疾病的發生,甚至可能還增加過敏疾病發生的機率,所以台灣兒科醫學會在2016年的修正版中建議,可以在4到6個月大時開始添加副食品。1歲之前的副食品,即使是有過敏家族史的寶寶,沒有什麼食物是不能吃的(除了鮮奶和蜂蜜),請盡量給予多樣化的食物,除了可以避免日後寶寶挑食,目前的研究顯示尚可降低過敏的風險,而食材的先後選擇順序也非一定是非過敏食物先、過敏食物後。當然每個寶寶食用副食品後的反應不同,若懷疑產生過敏症狀,請和醫師討論是否需要停用此類食材。

 

2~3歲後過敏症狀:咳嗽、鼻塞、鼻癢

2到3歲之後,過敏原主要來自於空氣,如塵蹣、灰塵、黴菌、狗毛、貓毛等,所以有過敏症狀(夜咳、鼻塞、鼻癢、咻咻呼吸聲、早上一直打噴涕)的寶寶,家中的防螨寢具、除濕機、空氣清淨機都要派上用場。每日開窗2小時,保持居家通風良好,家中避免使用殺蟲劑、噴霧劑、芳香劑、樟腦丸、蚊香等揮發性化學物質,寢具請常清洗,臥室內盡量不堆雜物,減少灰塵的堆積,不要讓孩子抱著絨毛玩具睡覺、注意氣候變化時保暖,有空汙出外時請戴口罩運動後及病情不穩定時少用冰飲,乾冷的季節勿做劇烈運動。如果有服用過敏保養藥物的寶寶,也請定期回診,跟醫師討論接下來的治療方針。

 

大多數的過敏症狀,只要在嬰幼兒時期控制得好,到了青春期就會大幅改善甚至痊癒,但重要的是一定要跟醫師配合,而非自己土法煉鋼或聽信偏方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