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寶寶吃抗生素,會不會傷身?細菌感染發炎,不能拖!

寶寶感染發炎一定要吃抗生素?吃多了會增加過敏風險嗎?細菌性感染,經醫師評估須使用抗生素者,只要無禁忌症,不管年紀多小,都應接受治療,只要配合醫師按時服藥,注意有無不良副作用,便可發揮最大療效及減少抗藥性發生。
寶寶吃抗生素,會不會傷身?細菌感染發炎,不能拖!

 

抗生素的作用和目的

抗生素到底有什麼作用?奇美醫學中心小兒科許振芳醫師表示,使用抗生素目的在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甚至消滅細菌,以治癒疾病。不同種類抗生素有其不同的作用機轉,有些作用在細菌體的細胞壁,抑制細胞壁的合成;有些作用在抑制其蛋白質合成;有些能影響細菌核酸形成;有些以阻斷細菌成長代謝所需的物質(葉酸),使其無法生長繁殖甚至死亡。

因細菌感染造成的疾病才會使用抗生素,病毒或其他不是細菌引起的感染,使用抗生素不會有效果,所以使用抗生素必須經醫師詳細評估診斷再決定。

嬰兒常見的疾病,包括呼吸道、腸胃道、泌尿道、皮膚…等部位的感染,這些通常以病毒感染居多,但仍有可能是因細菌感染所引起,需要醫師仔細評估診斷,若懷疑疾病是細菌感染所引起,應儘速實施細菌培養後,適時正確的使用抗生素,若不治療或有所延誤,可能使疾病快速惡化,造成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使用抗生素,有利也有弊

抗生素當用而未使用,可能使疾病快速惡化,造成嚴重的後果,而不該用卻使用,亦可能徒增不必要的不良副作用,和增加細菌對抗生素抗藥性的產生。

使用抗生素對寶寶身體有利也有弊,需謹慎使用。我們當然希望藉由抗生素的抗、殺菌作用來治療疾病,並能同時避免因它產生的副作用,但因為抗生素無法選擇性的只殺不好的細菌,對身體較無害或甚至有益的常駐細菌,亦可能在使用抗生素治療時被破壞,另外因病患體質不同,亦可能產生程度不一的副作用,包括:過敏、皮膚疹、腹脹、腹痛、嘔吐、腹瀉...等,都是常見的副作用。

小寶寶要吃抗生素,家長多少會有疑慮,擔心傷身、增加過敏機會,曾有報導指稱抗生素會影響腸胃道,破壞其菌叢平衡,導致免疫功能改變,使過敏更明顯,其之間的因果關係仍需更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

至於常使用抗生素是否會影響寶寶生長?抗生素的使用多有一定的療程,不會長期使用,因此對生長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如果自行長期或不當使用,而出現厲害的腹瀉副作用,可能影響腸胃對營養的吸收,而間接阻礙到生長。

嬰兒吃抗生素有利、有弊,與大人基本上是相似的,不過不同抗生素用在不同年齡層,其安全性與副作用會有差異,有些用在大人副作用小,但用在嬰幼兒則副作用明顯且安全性有疑慮,或甚至列為禁忌,不應使用,所以抗生素的使用,有時候會因年齡層不同而有所差異,有賴醫師專業的評估和處方。

延伸閱讀:感冒藥吃不好... 孩子久咳不癒,竟是這幾種細菌在做怪!

細菌感染有需求,再小的寶寶都可能會用到抗生素

細菌感染有需求,再小的寶寶都可能會用到抗生素

至於多大年紀才能使用抗生素?因有些細菌性感染若不治療或稍有延誤,可能會使疾病急速惡化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抗生素要不要使用,不取決於年紀大小,而是取決於疾病的需要與否,只要疾病有需要,再小的嬰兒都可能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療,甚至還在媽咪肚子裡的胎兒,也可能因治療媽咪的疾病而間接接受到抗生素的治療。

同一種抗生素,在不同病人身上可能會有不同副作用,不同體質出現的副作用也會有差異,不使用是避免其副作用最好的方法,如果因疾病的需要無法避免,卻出現明顯副作用,可經醫師專業評估後,給予停藥或改用其他抗生素,或針對副作用做補救,例如給予腸胃藥緩解不適。此外,由於身體內好壞菌可能都被使用的抗生素殺死,菌叢平衡遭破壞,學理上,適當的補充益生菌或許有些幫助,但仍需要更多研究來加以證實。

延伸閱讀:帶小孩看醫生要怎麼問問題?看診前,先觀察4大重點!

寶寶用抗生素,家長要注意的事

許振芳醫師強調,每種抗生素作用機轉、部位藥效濃度及藥效持續時間不盡相同,家長應了解整個療程約需要多久,依照醫師指示服藥和停藥,不應憑自己感覺隨便停藥

至於嬰兒適合用懸浮液或藥粉?要依需求做選擇。而假如一餐忘了吃,應當下立刻補吃,如果很接近下一餐就跳過。服藥期間若病情變嚴重,應回診請醫師再評估,決定是否更改劑量或換藥。

治療期間家長的觀察包括:

*若對症下藥,除非未按時服藥,否則用藥後2~3天應該會有改善。

*症狀持續轉好,就繼續依照指示服藥,並依約定時間回診。

*症狀未減輕甚至變嚴重,應該即刻回診。

*出現明顯不適的症狀或副作用也應該回診,再做診斷及評估,也許出現的這些不適症狀並非藥物所引起,而是有其他疾病。

*已吃完一個療程,最好再回診評估此療程是否已足夠

抗生素應避免和牛奶一起餵

嬰兒吃藥不好餵,有些家長會加在牛奶一起餵。不建議使用這種方式餵藥,一方面擔心寶寶對加了藥味道改變的牛奶產生抗拒,降低之後喝奶的意願;另一方面擔心藥加在牛奶中是否影響吸收而降低藥效,而且萬一這餐牛奶沒喝完,很難判定是否補餵藥或下一次餵的時間是否要調整;此外,有些藥和牛奶加在一起,擔心受蛋白質、鈣、礦物質等影響而失去藥效,甚至產生不良反應。

更不能因藥不好餵就放棄餵藥,未能好好服藥,藥在血中濃度逐漸降低,當抗生素藥效濃度不夠時,便無法有效抑制或殺死細菌,可能因此導致病情加重和抗藥性細菌的產生。如果真的有餵藥方面的困難,應跟醫師討論尋求其他可行的辦法,而不要自行停掉抗生素。

家長對抗生素常有一些迷思,例如一聽到感染發炎就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或對醫師評估診療處方給予的抗生素,有些家長反而擔心副作用而不敢使用。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缺乏適當的醫病溝通,使家長對疾病、感染和發炎不了解所致。不只是細菌,病毒或黴菌皆可以引起感染發炎,但只有細菌性感染引起的發炎才需使用抗生素治療,若是病毒或其他不是細菌引起的感染,即便使用抗生素也不會有療效。

此外,醫師都是經歷相當程序的專業訓練,雖然寶寶生病之初,致病原因不一定明朗,在專業醫師評估診斷後,認為有細菌性感染的可能性,若在狀況迫切下,會先施行相關檢查(甚至相關感染部位檢體的細菌培養)來輔助診斷後,即開立適當的抗生素開始治療,並約定時間回診檢視,若病情變化或檢查報告顯示不是原先預期的細菌感染,會修正治療,或更改抗生素,或及時停用抗生素,採取對寶寶最有利的治療,家長應遵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不用太擔心。

延伸閱讀:原來這些做法都是錯的!寶寶生病餵藥12大錯誤觀念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林嬪嬙

企劃編輯/湯佳珮

諮詢/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 許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