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懷孕 孕期知識

生小孩也有S.O.P?產房護理長開講,讓妳秒懂生產流程!

眼看著生產日期一天天逼近,內心也浮現愈來愈多疑惑...什麼時候要住院待產?如果被醫院「退貨」怎麼辦?開始陣痛到寶寶出生中間要經歷哪些過程?有什麼技巧可以快點把寶寶生出來?親愛的媽咪,妳的心聲,我們聽到了。本文邀請產房資深護理長詳細說明從入院到生產的流程,讓妳輕鬆學會快速「卸貨」的技巧。
生小孩也有S.O.P?產房護理長開講,讓妳秒懂生產流程!

 

住院待產時機一般可以分為自然狀態下的「產兆啟動」和非自然狀態的「其他狀況」。以前者來說,初產婦一旦出現規則性宮縮、明顯出血即須就醫檢查,子宮頸擴張達2公分以上即可辦理住院;經產婦則是出現規則性宮縮就可以視情況辦理住院。而無論初產婦或經產婦,只要破水就要馬上住院。至於其他狀況,如果胎兒過大或是超過預產期,可與產檢醫師討論是否要住院催生,藉由藥物輔助啟動產兆。

 

第1產程(開始陣痛到子宮頸全開)

產婦感覺

隨著胎兒逐漸進入產道,下腹部壓力會愈來愈明顯,宮縮時可能會產生緊緊的壓迫感、疼痛、腰痠或下墜感,有人甚至會感覺恥骨聯合處像要炸開一樣,這些都是正常產程中可能發生的現象。

平均需要時間

初產婦平均需要8~10小時,也有人長達10~16小時,視個人狀況而定;經產婦則需要8~10小時左右。

如何緩解疼痛

除了施打減痛分娩外,坐產球、按摩、變換姿勢都可以舒緩疼痛。產球的使用主要有坐姿、站姿、趴跪姿3種方式,其中又以坐姿最常被使用。此時媽咪須坐在產球上,雙腳往兩側張開(先生可在前方扶持),坐穩後先左、右輕輕擺動,待重心穩固再視情況以前、後、左、右畫圈圈的方式搭配宮縮頻率深呼吸再吐氣、做規律性的移動,這麼做也可以減輕會陰部肌肉壓力並緩解下肢水腫。按摩的部分,可以請家人手握拳在下腰及下背部兩側輕輕按壓(須避開脊椎),或使用按摩球做局部按摩,但要隨時觀察身體狀態,若宮縮時按壓會不適即需停止。

延伸閱讀:準爸爸陪產攻略!跟著助產大神這樣做,輕鬆成為產房神隊友。

不少人會喝熱蜂蜜水減輕疼痛。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產房護理長田于廷表示,就臨床觀察,多數產婦的確覺得有效,但因每個人體質不同,還是要看個人生理狀況及接受程度而定,沒有絕對。

如何促進產程

在胎頭還沒有正式進入骨盆腔前,可以多多下床走動、變換姿勢或使用產球幫助產程進展,此時也可以開始練習生產時的呼吸技巧。

 

生產流程

 

減痛分娩施打流程

步驟1. 

請產婦側躺拱起背部靜止不動,在腰背消毒後施打局部麻醉劑。

步驟2. 

確定注射部位麻木後,將一管空針刺入硬脊膜外空間。

步驟3. 

將導管插入空針直達硬脊膜外空間,移除針頭後用膠帶固定導管。

步驟4. 

在導管中注射足夠劑量的硬膜外麻醉劑。

tips.減痛分娩麻醉劑須等子宮頸擴張3公分或開2指以上才能施打。

 

                                                                                          諮詢/羅英字醫師 整理/編輯部

 

第2產程(子宮頸全開~胎兒娩出)

產婦感覺

當胎頭完全進入骨盆腔,胎動的感覺會變得較不明顯,此時會陰部會產生一股強大的壓迫感,又重又悶,一旦宮縮就會不自主想用力,用力時會產生如同便秘般強烈的便意感,這是因為胎頭壓迫閉孔神經的緣故,大概7、8成的產婦都會出現這種感覺。

平均需要時間

只要用力方式正確,初產婦大概1~2小時就可以進入產房,大約15~20分鐘即可將胎兒娩出;經產婦更快,平均30分鐘~1小時就可以進入產房,大約10~20分鐘即可結束生產。

如何促進產程

此時子宮會劇烈收縮,需要給予胎兒更多氧氣,應儘量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的方式深呼吸。田于廷指出,產程會受到產婦體質及胎兒狀態影響。如果產婦體質沒有太大問題,胎位正、胎象平順,也配合護理人員指示呼吸、用力,產程基本上會順利進行;相反的,如果產婦骨盆較小、用力不當或胎位不正,生產時間就會延長。

延伸閱讀:制定生產計畫書,自在面對生產 醫師與孕媽咪共創舒適產程

 

小點滴‧大學問 

進入產房後大部分的產婦都會持續打點滴,打點滴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血管通道」,如此產婦一旦臨時出狀況,醫護人員即可快速給予緊急處置。除此之外,點滴也有補充電解質的附加功能,而醫師也會視情況在產中或產後在點滴裡加入促進宮縮的子宮收縮劑,宮縮劑在產中可以加速產程進展,在產後則可以幫助胎盤與惡露排出。

 

生產流程

 

第3產程(胎兒胎盤娩出~縫合)

寶寶狀態

寶寶出生後,醫護人員會抽吸口鼻羊水幫助寶寶順利呼吸,並摩擦背部或輕拍腳底刺激寶寶哭泣,再視情況斷臍。評估呼吸、心跳、體溫、膚色都正常後,即會讓寶寶與媽咪進行肌膚接觸、再用烤燈或加溫毯幫助寶寶保暖。

產婦感覺

胎兒娩出後,會陰部的壓迫感與重力解除,傷口會又熱又脹,並在醫師縫合時產生針刺般的痛(但不至於太痛),這種脹痛感在休息2、3小時,最慢6~8小時以後才會解除。而子宮在此時仍持續收縮(約3~4分鐘一次),因此下腹部仍會有緊緊痛痛的感覺,直到胎盤娩出前都會不舒服。

平均需要時間

胎兒娩出到縫合完畢平均需要30分鐘。田于廷表示,人體黏膜組織的再生能力很強,不是每個產婦都需要縫合會陰部傷口,如果傷口不大,也沒有做會陰切開,可以讓傷口自行癒合,不一定需要縫。在不縫合的前提下,更可以縮短第3產程。

產後檢查項目

寶寶出生後,醫護人員會定時檢查產婦的呼吸、脈搏、血壓、子宮底高度、宮縮狀態以及惡露量,並根據脈搏血壓變化及惡露量評估身體在生產失血後的反應與適應狀況。

 

宮縮情況&惡露量 產後觀察重點

懷孕期間為了保護胎兒,子宮內膜會增厚,寶寶出生後,這些多出來的子宮內膜會藉由宮縮慢慢剝離,即為俗稱的「惡露」。惡露排得愈乾淨,子宮恢復得愈好,因此產後幾天必須密切留意宮縮及惡露排出的狀況。通常剛生產完惡露量會比較多,顏色也較深,隨著時間拉長,惡露量會慢慢減少,顏色也會逐漸變淡。產後子宮底一般都會在肚臍下方,如果子宮底高於肚臍,除非本身有肌瘤或是多胞胎(子宮被撐得比較大),否則很有可能是子宮內仍有東西未排乾淨或是膀胱脹大造成,媽咪應提醒自己定期排尿,最慢在產後4小時就要試著解尿。

 

生產流程

 

 

詳細完整內容請見107年11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產房護理長田于廷

協助拍攝/愛麗生婦產科診所

攝影/謝文創攝影工作室

model/劉芷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