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0~12個月育兒錦囊大公開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交給趙雲3個錦囊妙計,令他在不同的關鍵時間點打開,以解當下難題。新手爸媽在面對恍如戰場、鼻涕和屎尿齊飛的日子裡,是不是也有一些「撇步」可讓育兒生活提早順手?在本文中,兩位同是為人父母的小兒科醫師,將交給新手爸媽們關於照顧0~12個月Baby的4個錦囊,請於不同的時間點,一一取用!
0~12個月育兒錦囊大公開

A Guide For New Parents

Class1 身心&飲食照顧
民以食為天,從喝ㄋㄟㄋㄟ到更換副食品,對寶寶來說都是第一等的大事。從坐月子的時候開始,如何顧好寶寶的飲食狀況,也是新手媽咪首先需要面對的事。其中,又該如何調適自己的身心,以及調整哺乳、換副食品的狀況呢?
 
錦囊1 坐月子期間
月子其間,對媽咪來說是個很重要的身心調養期;不但身體要調回來,心情上的調適也很重要。
 
學習照顧
本身是3個孩子的媽,也是台安醫院兒童腸胃主治醫師的陳慧文表示,由於現今很多媽媽在產後都會選擇到月子中心坐月子,在裡頭不管是吃喝還是帶小孩都有人幫忙顧好,加上長輩也很可能在旁邊告訴你「只管休息」就好;雖然日子愜意,但卻只是將妳和寶寶之間的「磨合期」往後延而已。所以她建議,新手媽媽若選擇在待在月子中心,不但要多多趁機觀察專業護理人員是怎麼帶孩子的,也至少要在回家前的一個禮拜接手、自行照顧寶寶的大小事。
陳慧文醫師也提到,產後憂鬱症其實算是每個媽媽產後的必經過程,因為產後3個月內女性荷爾蒙急遽下降,加上生活中多了一個baby,一定要給自己多一點調適的時間,不要太過心急;如果先生因忙碌而無法體諒,情況可能會更糟糕。像她自己在生了老三後,生產前後的變化就非常明顯,生產前看什麼都覺得好吃,產後卻一點食慾也沒有。原本訂好的月子餐變成噩夢般的庫存品,使得情緒更加心煩意亂。
 
調整作息
要給自己一個固定的作息。雖然很難但總是會慢慢摸出來。剛開始一定會很亂,一週後大概就能抓出餵奶的節奏,也許是每23個小時就餵一次,在兩次哺餵間隔中,媽咪就一定要趕快跟著寶寶一起休息。另外,若有重回職場打算的媽咪,建議提早對此作準備,也要將寶寶的習性交接給其他照顧者知道。月子中心的人可能常會告誡新手父母們不要給寶寶安撫奶嘴和奶瓶,不然會產生奶頭混淆的問題。對此陳慧文醫師表示,腸胃營養科醫師比較會從「成長過程」的角度去看待瓶餵;雖然頭一個月還是鼓勵親餵,但如果媽媽不準備當全職媽媽的話,還是建議將母乳擠出來,因為慢慢地還是得用奶瓶餵,不然怎麼讓別人接手照顧寶寶呢?
只要有足夠母乳,就把它擠出來;當寶寶半夜需要喝ㄋㄟㄋㄟ時,不管是先生或公婆,好歹都能幫忙餵一次,讓媽咪多睡一會兒。親餵時至少要餵1520分鐘以上,因為母乳很特別,一剛開始清清如水,隨著寶寶吸吮,母乳便會越來越濃。而且,母乳還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改變成份,這也就是為什麼喝母乳的寶寶不用像成長奶粉般需視齡更換的原因。不過在親餵時,baby可能因為感到很舒服而在哺餵的510分鐘內就睡著了,這時媽咪其實需要把寶寶喚醒、繼續餵食,不然寶寶會因為這餐沒吃飽,過30分鐘或1小時又餓了,而更容易讓媽咪因為餵食間隔短而感到疲倦。
 
Point!堅持餵飽baby
除非媽媽覺得無所謂,可以像古時母親把孩子背在身後下田一樣,孩子一餓就將他轉過來餵,不然一餐的量一定要餵足,不管是需要花半小時還是1小時,都要堅持下去,這樣兩餐間隔時才會讓妳和寶寶都有足夠時間休息。如果寶寶在哺餵過程中睡著,可以輕捏、抓背、抓耳朵和搔腳底,動作輕柔即可。
 
錦囊2 哺乳摸索期
哺餵母乳並不容易一開始就上手,其中也會面臨許多狀況。除哺餵技巧的相關提醒外,觀察排泄物、配方奶的使用時機也會一併討論。
 
哺餵技巧
淡水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提醒,從寶寶出生到1月,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怎麼喝母乳,而且在寶寶30分鐘內就應該有母嬰同室的機會。哺餵母乳時,含乳及餵乳姿勢也有技巧;即使有先做功課、了解哺乳理論,等到真正進行哺乳時,會出現很多姿勢上看不見的死角,所以在此學習過程中,其實是很需要護理人員幫忙的。有人幫忙時,很重要地是要去感受何為哺乳時「對的感覺」,然後加以熟悉之後的最高境界,就是閉著眼睛就可以知道寶寶是否正確地在吸乳,也就是寶寶在吸乳時,上下唇整個外翻,含住整個乳暈。第二就是抱的姿勢要儘量往媽媽的身上貼。很多媽媽因為害怕寶寶被悶住而無法呼吸,常在自己和寶寶的中間加上很多層的被子或衣物等等,其實應該要讓寶寶完全貼在媽媽身上;最好的則是肌膚相親,媽媽與寶寶都不用穿衣服,然後再進行哺乳的動作。
另外,黃瑽寧醫師也希望每個媽媽都能學會躺下來餵奶。因為在追奶的過程中,媽媽通常會一直保持坐姿或彎腰(橄欖球式)等動作。這些動作都並沒有錯,但都不是一開始所建議的較好姿勢。黃瑽寧醫師解釋,一開始時生產的傷口尚未復原,躺姿會讓媽媽比較舒適;等到熟悉哺乳動作後,再來使用其它的姿勢餵乳。
 
觀察寶寶大便
黃瑽寧醫師表示,出生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去看大便的顏色。大便顏色可以透露出很多的訊息:大便很灰、白表示寶寶的膽囊或膽道有問題,需要立即性的處理;若呈現漂亮的金黃色,即使質地很稀很水,也只是單純母乳便的樣貌;配方奶寶寶的大便通常帶綠色,何時成條狀,要視個人體質而定;大便有血絲、黏液、屁股會紅,外加食慾不好的時候,則是消化與吸收出了問題。
 
寶寶是否便秘?
至於便秘,也是很多家長會遇到的現象。首先必須知道,母奶寶寶的大便狀況會從一天大好幾次母奶便,轉變為好幾天才大一次母奶便(質軟量多)。而真正的便祕,則有以下3狀況:
1. 大便會痛、會大哭(可能伴有肛門出血現象)。
2. 糞便太硬,用力擠10分鐘以上還是出不來。
3. 3天才解一次便,而且隔著尿布摸起來就很硬。
 
針對便秘,黃瑽寧醫師則說明,如果是六個月以下的寶寶,仍然以為主食的話,處理起來的確會比較棘手,因為畢竟只有一種食物選擇。喝母奶的孩子通常不會有這種問題,反而是吃配方奶的孩子可能會發生。發生時每天幫寶寶按摩肚子,若一整天沒有排便,則以肛門溫度計塗抹凡士林刺激寶寶的肛門,儘量讓寶寶每天都解便,必要時可以讓寶寶喝點水,或者吃點益生菌。
 
若寶寶已經開始吃副食品,就可開始將配方奶慢慢減量,同時增加副食品的量。黃瑽寧醫師認為,牛奶是便秘的元凶,很多寶寶因為副食品吃不好,就一直以配方奶為主食,導致便秘無法根治。所以,6個月以上的寶寶,便秘時每天至少吃2餐含有高纖維質的水果泥或蔬菜泥(20以上的蔬菜量),但要避免纖維太粗及打不爛的菜梗;水果中的芭樂和蘋果的纖維含量不高,而葡萄、奇異果和桃子則是小朋友比較容易接受的水果纖維質來源。
 
水果籽怎麼辦?
纖維質是拿來「幫助消化」而非被消化的;同理,無法被消化的籽也差不多。1歲前的寶寶碰到很小的水果籽時,只要能全部打成泥就沒什麼問題,然而太大顆的籽還是要去除。類似芭樂、木瓜等水果裡面的小籽,若沒有清除乾淨,只要幼兒(通常1歲後)吃得下去,也會隨著糞便排出,所以不用擔心。
 
母乳or配方奶
什麼狀況下必須添加配方奶,又是另一個很大的議題。黃瑽寧醫師在《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一書中,列出兩種需要添加配方奶的時機
1. 寶寶出生後體重下降超過10以上,在繼續補餵母乳的情況下,可稍微以添加配方奶的方式補充營養。
2. 媽媽有愛滋病或正在化療,或者正在服用特殊藥物而無法哺餵母乳。然而這方面請與小兒專科科醫師確認是否能哺乳,最好不要請教其它非婦兒專科
醫師。
 
此外,多媽媽誤解以下狀況是改成喝配方奶的條件,其中包括了:
1. 自己「覺得」寶寶有吃飽。
2.黃疸。嬰兒黃疸絕對不是停止餵母乳的原因若有任何親戚或醫師因為寶寶黃疸而建議妳停止母乳,改用配方奶的話,請不要接受。暫12天是
以接受的,但還是要持續擠奶。
3. 腹瀉。吃母乳並不會比較容易拉肚子。正常母乳便本來就是稀稀黃黃的,並非吸收不良。
4. 其它誤解:包括乳腺炎、感冒、吃感冒藥等,還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理由,大都不是停止母乳的原因。如果高齡產婦在努力後仍然乳汁不足,或有其它
不可抗拒的理由,請選擇值得信賴的大廠牌。
 
免費的參考工具
國民健康局印行的兒童健康手冊,其實媽媽們人手一本,卻很常被忽略。陳慧文醫師提醒,手冊裡有許多對新手爸媽來說非常實用的照顧方法和重要的疾病資訊。當初小兒科醫學會也非常努力地修訂許多注意事項,裡面「母乳哺育」部分就有提到寶寶的小便次數一天6次以上,且尿布要有濕重感才能算數;加上體重的成長,就代表寶寶有吃飽。
 
選擇合適的奶瓶
補充配方奶時,黃瑽寧醫師建議1個月以前的寶寶儘量不要使用奶瓶,以避免造成乳頭混淆。可用的替代工具則有針筒、吸管、杯子等,至於該怎麼做、不讓寶寶嗆到,則需要專業人員的指導。若是因為上班而母乳量越來越少的媽媽,會需要開始幫孩子補充配方奶及選擇瓶餵,這時就會遇到奶瓶選擇與消毒的問題。玻璃材質奶瓶的好處是隔熱快,不管隔水加熱或用水沖涼的速度都比較快,且不管是用沸水消毒或沖泡,都不用擔心化學物質溶入奶水當中。但缺點是容易打破,也比較重,攜帶上並不方便。塑膠材質就完全相反,材質輕又不易破,但卻有化學物質(環境荷爾蒙)溶解之虞。黃瑽寧醫師對此提醒,隨著耐熱溫度越高(PC最低,silicone最高),化學物質的溶解率基本上也越低,應該比較安全。奶瓶形狀以寬口徑的設計比較方便;至於奶瓶嘴的形狀並不是很重要,但洞孔最好為小圓孔式,太大的孔易使寶寶嗆到。之後小圓洞也可自行用針戳大,或依需要切成十字形都沒關係。
 
副食品的轉換
陳慧文醫師提醒,副食品是循序漸進的,一開始的時候並不能取代任何奶量,屬於額外附加的食物。黃瑽寧醫師的建議是,不管是否懷疑孩子有過敏體質,4個月時最好能開始訓練寶寶吃副食品。而且副食品就應該要單獨吃,而不要加在奶裡面。用小湯匙餵米精,用玩的方式一天餵寶寶23次,訓練寶寶如何吞嚥食物。黃瑽寧醫師也分享,原本他一直以為米精是完全不會致敏的食物,直到有家長在門診時反應,他才發現不會致敏的是無添加任何香料的原味米糊,而有些添加不同香氣與口味的米精,反而可能會有過敏的現象。對米精也不放心的家長當然可以自己熬粥打成米糊,不過選擇米精是因為用量好控制、相對來說比較方便,對一開始只能接受一點點副食品量的寶寶來說,也不至於造成浪費。
 
4月開始試,也許到4個半月~5個月時,就可以再試著讓寶寶吃一碗米糊或稀飯糊,也可加入紅蘿蔔泥、馬鈴薯泥和蔬菜泥。原則上以週為單位,每個禮拜可添加一種新的食物,等到6個月大時,每天大概可以吃到一餐很豐盛的糊狀嬰兒食物。通常8個月大時可以斷掉一餐奶,10個月大的時候可斷掉兩餐奶,到1歲時就幾乎可以每天如成人般正常吃3餐,再依情況喝23次的奶。
 
不過,準備副食品有個重點──一定要好吃。黃瑽寧醫師提醒,當把副作品做出來時,一定要自己先嚐一小口看看,如果淡而無味,可以加一點點鹽、糖、橄欖油,適量即可。如果連家長的都覺得難吃,又怎麼能要求寶寶把食物吃下肚呢?
 
當寶寶適應副食品的情況良好時,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喝水。一開始不太會喝沒關係,不過要讓他/她先適應喝水的動作。過程中不要心急,因為寶寶口渴了一定會自己找機會補充;喝奶就已把水分喝的寶寶,通常也不太會喝水,家長也不用太擔心。不論是ㄋㄟㄋㄟ還是副食品,都千萬不要「強迫餵食」,當他們飽了,就不要強迫他們繼續吃。慢慢地讓孩子建立定時吃飯的習慣;養成過程中若有必要,讓他們餓一下也沒關係。
 
奶越喝越少有關係嗎?
許多媽咪會有這樣的疑問:「我的寶寶後來一天只喝不到300 c.c.,這樣夠嗎?」黃瑽寧醫師表示,78個月到1歲接觸副食品的時期,一天的奶量其實下降到一天300600 c.c.就夠了,能喝到300 c.c.就已經算很不錯的了。
 
Class2 情緒回應&建立作息
在談完寶寶的基本飲食需求後,再來談寶寶心理層面的情緒反應。當寶寶哭泣時,很多爸媽會變得緊張兮兮,以下就從分辨寶寶的哭聲開始,然後再來看如何在兼顧寶寶的心理層面下,幫助寶寶慢慢建立作息。
 
錦囊3 @回應哭泣時
寶寶哭泣時,可從生理與心理兩方面因素來分析。排除基本生理需求和病理性哭鬧的可能後,再去探究心理上的需求。
 
寶寶用「哭泣」溝通
陳慧文醫師表示,寶寶哭泣時,除了是因為肚子餓以外,第一通常會檢查包巾,看看是不是需要換尿布了;再來需要檢查大便是否正常,注意量、次數和顏色,這是家長代寶寶回健兒門診時,醫師一定會詢問的事項。黃瑽寧醫師則說明,一般孩子出生時對外在環境的變化較不敏銳,等到13個月之間時,有些孩子開始對四週環境感到害怕和沒有安全感,因此開始黏人或者時常需要被抱、被哄,此時寶寶也會以哭泣來表達這種需求。黃醫師建議,當寶寶哭泣時,先將生理的需求解決,如果媽媽去逗弄時,寶寶會出現尋找的行為,就很有可能是肚子餓了。接下來評估尿布是否該換、睡眠是否足夠排除這些生理因素之後,最後才去使用「抱」的方式去安撫孩子,則可以避免日後讓孩子養成予取予求的態度。
 
面對寶寶飢餓時的哭鬧,有時可善用寶寶吸吮反射的本能,適度使用奶嘴(或其它安撫物)來達到安撫效果。加上寶寶3個月後會有口慾期,如果哺餵母乳的習慣已經確立,爸媽可不必害怕孩子依賴奶嘴而吸出翹唇,戒除時間也不長,通12間就可以戒掉。陳慧文醫師提醒,若放任寶寶吸手指,反而有害無利。因為喜歡東摸西摸探索四週的寶寶,手部常會因此沾到細菌,容易使寶寶生病;過度吸吮也會使手指長溼疹或破皮受傷。此外,把吸手指當作平復心情的工具,成習慣而非常不容易戒掉。
 
哭聲背後的含義
黃瑽寧醫師表示,每個小孩在哭之前都會有些預備動作,照顧者如果和寶寶很熟,自然就能從這些預備動作中去猜出寶寶心裡面在想什麼。如果沒有花時間去跟寶寶相處,一直感到手忙腳亂也就不足為奇了。父母親要培養和寶寶良好的默契,需要敏銳的觀察力,強烈的學習慾望,隨著孩子的心智發展去調整互動的方式,其實是一件很耗費體力與耐心的過程。因此,工作後疲勞不堪的家長,或者體力較衰退的老人家,在照顧孩子時常常心有餘而力不足,容易在寶寶哭時第一時間就把孩子抱起來,忽略了先留意寶寶的狀況所透露出的訊息
 
陳慧文醫師提到,許多父母親在寶寶哭泣的當下,常常只顧著沖牛奶或檢查尿片,有時會忘了去觀察寶寶的眼神或身心狀態。在寶寶哭泣時,仔細觀察寶寶哭聲的高低與強弱,同時留意寶寶臉上的表情與四肢活動的程度;在寶寶不正常嚎哭時,更需仔細觀察寶寶全身上下是否有異狀,如鵝口瘡、痱子、溼疹、蚊蟲咬傷、外傷或腫塊(脹)等,才能更加理解寶寶啼哭的真正原因。而想理解寶寶為何而哭時,對哭聲的簡單辨認顯得很重要。
 
另外,常出現在寶寶身上的情況還有腸絞痛」。黃瑽寧醫師表示,90%的腸絞痛成因其實都和心理因素有關,只有10%和腸胃真正有關係。我們習慣稱此為腸絞痛,其實是誤認寶寶一直哭就和肚子不舒服有關大部分的腸絞痛其實是因為寶寶一直哭,吸入太多空氣,而導致一直放屁、腹脹或打嗝,在打了隔或放了屁之後寶寶好像就比較平靜,所以才會被反果為因。面對寶寶腸絞痛時,可以把寶寶抱起來(這時候就可以抱了)、讓寶寶聽輕柔音樂(或人聲)、或是將寶寶的身體輕包起來,使其有安全感,以舒緩他/她的情緒。陳慧文醫師則表示,消脹氣仍是家長可以馬上嘗試的動作;孩子不適哭泣時,可用毛巾熱敷寶寶的腹部,或使用適量薄荷油/膏在寶寶腹部作圓周式按摩,但請記得要在寶寶「空腹」的時候才能作按摩。
 
哭聲解析法
狀況
哭聲特點
相關生理反應
飢餓時
 
聲音短促、音頻不高,哭聲具規律性,有「呼喚」意味。
神情不耐、出現想吸吮的口形、會出現尋覓反射。
過飽時
 
聲音相對較激烈,可能有「作噁」的聲音出現。
喝奶後出現不明原因哭鬧,併有躁動不安的情形。
過冷過熱時
哭聲多短促、高亢。如處高溫環境,除大聲啼哭外,還容易出現躁動不安和不耐煩的神情;甚至已經滿身大汗、發了一身痱子。
新生兒的基礎代謝和散熱速度都快,如未適當包覆,容易有失溫風險。但如果全身包得過緊,也可能出現假性發燒。可掌握「比大人多一件」的原則,衣物質料宜透氣。
尿布濕
 
突發性的哭聲,聲音初期高亢,然後逐漸平緩,為時不長。
因為刺激物(尿液和便便等)突然出現,寶寶因不習慣一陣暖流的感覺而不安大哭,加上可能出現尿布疹等不適。
長牙時
躁動神情明顯,哭泣音調較不高。
可能喜歡咬東西和容易流口水。牙齦處可能冒出白色小牙苞。
驚嚇時
 
通常先愣住、呆住,緊接著放聲大哭,或夾雜高頻尖叫。
由於寶寶此時極度沒有安全感,可能急著找照顧者或出現退縮反應。
憤怒不安時
 
突然嚎啕大哭,需要一段時間安撫。
可能出現憋嘴、蹬腿、揮動小手等動作,有時也會因大哭而脹紅。
發燒時
視身體不適程度而大哭或低吟,哭聲斷續,但持續時間長。
舉凡因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室內環境通風不良、寶寶情緒過於激動,或是疫苗接種後的反應都有可能出現發燒情況。
其它病理原因
 
突然出現高頻異常哭聲,持續時間長且無日夜之分。
合併出現異常性嘔吐、溢奶、腹瀉、血便、體重下降等情形。

 

錦囊4 訓練作息時
寶寶作息是可以訓練的嗎?以下是幾點建議:
分房同房或同床
碰到作息問題時,第一個應該會思考是否和寶寶同房睡的問題。對此問題,陳慧文醫師和黃瑽寧醫師基本上都持比較折衷的看法。陳慧文醫師認為,這個問題和文化習慣大有關係,其實只要不忽略寶寶的反應,適時讓寶寶安心,分房睡也是可以試著訓練的;或者,同房但分床也是不錯的做法。一般來說,同床睡會擔心在睡眠中壓到寶寶導致意外,黃瑽寧醫師的建議是,在媽媽「追奶期」時可以同床,不過媽咪要身心正常、沒有喝酒抽煙用藥床墊夠硬,要維持正確的仰睡,基本上母嬰同床是安全的。再加上寶寶哭的時候才餵奶是不正確的,當寶寶產生尋乳呼喚時,如果是分房睡的狀況,這些聲音就很難被聽到了。
 
訓練寶寶的睡眠作息
在同房或分房的問題解決後,就可以開始寶寶的第一個作息訓練了──也就是睡眠。不論是哪個作息,象徵性的「儀式」訓練寶寶的生活作息轉換transition)的絕佳方式之一。如睡前儀式,即是觀察孩子微妙動作後,所決定實行的方法。研究顯示,這些微妙的動作如果有適當的被回應,會讓孩子更安心的入睡。研究者發現,媽媽長時間與寶寶的接觸,或者提供寶寶安靜的睡前活動,這些過去認為可以讓寶寶入睡的模式,其實都沒有顯著的差異。所以重點不是在於什麼儀式,而是在這個睡前儀式當中,小孩是否有接受到媽媽情感上的交流。如果感到被重視,很有安全感,就比較容易入睡。
 
所以,黃瑽寧醫師也提醒,同樣的「儀式性」行為並沒有一定要是念故事書或哼催眠曲,重點是怎樣的方式才是孩子所喜歡與需要的。當然睡前儀式的過程之中,回應孩子的反應也有其限度,像是「跑下床」應該就不能允許,否則如何達到讓孩子「安睡」的目的?陳慧文醫師也強調,一般來說,嬰幼兒最晚10點一定要上床睡覺。雖然有些爸媽上班很辛苦,很晚才能睡覺;但請記得要先哄寶寶睡,再來處理自己的事。
 
多互動、多觀察
黃瑽寧醫師最後提醒,「互動感」也是寶寶的心理需求之一。常常跟寶寶講話,雖然一開始像是對牛彈琴,但實際上對寶寶的認知發育有好處。大約10個月以後的寶寶心智較為成熟,也開始出現分離焦慮時,就會為了達到目的而去試很多方法,試了有效就會繼續去用,所以家長怎麼「回應」寶寶才是最重要的。曾有研究顯示,如果一個孩子一哭就被奶嘴塞住嘴,長大後會脾氣不好,也會比較冷漠;因為他/她從小覺得,不管自己有怎樣的需求,照顧者都只是以奶嘴來搪塞。同理一哭就給抱、一哭就給糖吃也是一樣,重點是要看家長有沒有去了解寶寶為什麼哭,然後給予適當的誘導。我們常問嬰兒要怎麼教?其實給予正確回應就是「教」寶寶的最好方式。「這些都需要時間的,有時間觀察、有時間帶領他/她,久而久之你就會知道寶寶要的是什麼。」黃瑽寧醫師強調不少人聽過03歲是寶寶的發展關鍵期,關於早期教育的說法也紛紛出籠。其實,適時回應、適當給予,就能輕鬆享受育兒時光!
 
 
陳慧文
現職:台安醫院中山醫院兒童腸胃主治醫師、新店慈濟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台大醫院小兒部住院醫師暨兒童消化學訓練結業、美國費城兒童醫院腸胃暨營養部門研究員
經歷:台安醫院兒童腸胃營養咨詢特別門診暨兒童體適能班負責人、長庚兒童醫院臺北兒童內科病房主任
 
黃瑽寧
現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修業中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小兒加護重症主治醫師、阿姆斯特丹大學附設醫學中心短期研究員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彭紹怡
諮詢/台安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陳慧文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黃瑽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