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美國有虎媽,那台灣呢?

《虎媽的戰歌》繁體中文版已於日前發行,即便它的本質只是回憶錄,但它的出現卻引發中西家長沸沸揚揚地教養論戰。接收到片面訊息的父母,有些人的反應很直接,除了覺得虎媽式的教養「太超過」,甚至有人說,該把虎媽抓去關。本篇專訪特別訪問從小在美國長大、日前也升格當奶爸的知名作家劉軒,來為我們分享他對此書的讀後感,並分析中西教養異同。差異的背後,也許該思考:美國有虎媽,那台灣呢?
美國有虎媽,那台灣呢?

中西教養PK

中西教養觀 戰火延燒
從年初華爾街日報登出《虎媽的戰歌》書摘至今,在華爾街日報的官網上已經累積近9千則讀者回應。不過,這篇書摘似乎只挑了幾段最富爭議的橋段,也成功造成話題。劉軒起先也是注意到她所引發的爭議,其中也包括了華爾街日報中那篇斷章取義的書摘。他當初在閱讀這本書前,也準備用紅筆將所有該批評的地方一一圈出來。
 
劉軒在整本看完後,反而掙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才動筆寫出〈從《虎媽的戰歌》看華人父母的兩難〉一文,因為他覺得,虎媽──蔡美兒嚴厲的教養方式乍看之下似乎有很多該批評的地方,但同時也有很多地方讓為人父母者感同深受。此時再回頭看網路上對虎媽的謾罵與批評時,劉軒才發現,很多人所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些面向,而沒有看到完整面向。他也笑言,相信虎媽和虎媽的戰歌編輯之間一定有個默契,雖然虎媽要寫的是回憶錄,而且寫到最後也承認她的方法不是最好的;但本書編輯的手法卻是很聰明地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把很聳動的話題先拋出來。
 
「中國媽媽」 概念非統稱
半數的人覺得虎媽很可怕,另一半的人卻懷疑,美國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不是太放縱了?劉軒分享道,其實很多美國的父母親並不會很放縱孩子,例如他搬到長島時,發現猶太人的教育觀其實跟華人非常像,在紐約甚至有句話特別用來形容猶太媽媽──善於以心計教養孩子的媽媽。虎媽蔡美兒自己在書中就開宗明義提到,她所說的「中國媽媽」是個很籠統的概念與名詞,並不能夠代表所有的中國父母,也並非在說「中國人以外」的父母就不是這個樣子。
 
中西文化面真有那麼不同?現在看來,中國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越來越四海通用。《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一書中,擁有技師與芝加哥大學政治哲學博士身份的作者馬修.柯勞佛提到,藍領和白領階級高低之分與手工業和製造業被混為一談有關。1985年後,美國的教育期刊也開始強力放送「讓孩子為高科技和全球財富做準備。」對移民美國的家庭來說,似乎更是為著此般理想磨拳擦掌。
 
在劉軒整理出頭緒後,發現所有虎媽所做的事情,都像是一位很強勢的、很堅定的「教練」會要求選手所做的事情。當他和美國朋友談論虎媽的教養方式時,只要他一講出「coach(教練)」,大家就馬上懂了。因為當美國人講到運動教練時,會假定教練對選手所做的訓練應該要非常嚴格(甚至比台灣的還要嚴格),他們也覺得此嚴格訓練是理所當然。所以我們從中看到的是文化上的差別:在不同的領域裡,伴隨不同的要求與期待;在此領域裡的人們也會因而了解自己的能力範圍,以及應當做到的程度在哪邊。
 
中西教養觀與文化
教養不同拍
很多美國的父母親認為不應該對孩子在學業上有太多過份的要求,在華人文化裡,我們卻會覺得對學業上有所要求是理所當然的,若沒有要求反而是沒有盡好父母責任;移民紐約的台灣媽媽Anna也表示,小孩功課一定要盯,不然美國學校對孩子的要求「實在太鬆了」。同樣的概念,美國教練若對選手沒有要求,同樣地他也會覺得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這就是很明顯的差別。
 
另一方面,很多華人父母親對待孩子是用鼓勵式的、愛的教育,但當他們去「給」孩子東西時,還是使用中國式無條件式的寵愛方法去對待,這就變成只有取其中的一半,這樣加起來時,就變成小孩只會得到利益,而沒有付出;當他沒有被要求的時候,最後那些「對他好」的事情就變成理所當然。這也就是虎媽所指出的重點,也解釋了為什麼她堅持對小孩要有要求。當虎媽的戰歌唱到中國大陸時,書名被翻譯成《我在美國做媽媽》,似乎也可作為這個風潮下的註腳。中國實時報(China real time report)有篇報導並指出,有些中國家長覺得蔡美兒的移民背景並不能代表何謂「中國父母」,同時也提到「傳統式」的教養法在中國已是萬矢之的,因為它會製造出如同機器人般的小孩──社交能力有問題、又沒有創造力。
 
愛的教育半調子?
劉軒表示,現今美國社會確實不太能接受「體罰」,認為體罰不論如何都是錯的。在台灣社會,現在正處於這個轉捩點,大家嘗試零體罰的同時,很多價值系統還沒有一起被思考,例如現在孩子如果被罰、罰寫,孩子還會回去告狀,認為這樣就是體罰。可是在美國,所謂的體罰是「打」,罰寫並不算體罰;如果在學校不乖,課堂上time out或直接要父母把你接回家,這在美國理所當然,在台灣卻會鬧起來,因為父母覺得老師在推卸責任。文化轉變的過程中很多的衝突是難免得,哪些區塊該取捨,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沉澱出來。
 
話說回來,愛的教育又是什麼?劉軒說明,台灣現在越來越提倡愛的教育、零體罰,所有東西都用鼓勵的方式;在中國大陸其實也是,尤其是中產階級以上的父母,幾乎都覺得應該效法歐美的方式(因為對孩子的心理發展較好)。少去比較、避免這些會減低孩子自尊心的教養方法。但有趣的是,現在的美國在某種方面也在向中國式的教養法看齊,所以雙方的對話方式便開始呈現;華爾街日報的特派員也曾說:「虎媽會紅,是因為恰好結合了目前美國青壯階層最害怕的兩個元素──中國,和中國人的下一代。」但「盲從」或「盲辨」與否的關鍵就在於,人們有沒有辦法去了解兩邊教養方式裡比較深層的東西。
 
自由到頭亂了調
美國的父母親有很寬廣的不同的教養模式範圍,有一端是完完全全放手讓孩子自由發展的父母,而且為數不少。劉軒身邊有的朋友在「permissive parenting」,也就是被完全允許自由發展的教養之下,有一部分的人會發展得很好。但就他自己的觀察,絕大部分的人在這樣的教養下,後來的發展也不會很出色,通常只是平平。就像虎媽在書中講的,大多時候我們只會聽到那樣的父母對孩子說「啊我是為你們好、放你們去玩」,而沒聽到他們接著在心裡悄言,「因為我們要去度假了!」口口聲聲說是讓孩子自己玩出一條路,到底是對孩子好,還是對家長比較輕鬆?是真的想讓孩子隨意志發展,還是父母也想在個人主義光環下過「自己的生活」?或許在這點上,蔡美兒講的也沒錯。
 
在另一端與之相對的是虎媽式的嚴厲教養,而在中間,其實多數的美國父母,是屬於「一部分coach,一部分friend」的教養方式;在這之中,朋友的成份就好比當孩子在學校裡有表演活動時,無論如何都會排除萬難、抽出時間去參加,幫孩子加油與喝采;不管孩子的演出是否完美,父母也都會告訴孩子「你做得很好」。從這件事中,亞洲父母可能只看到這「愛的鼓勵式」的表面意義;不過從另個層面來看,劉軒會覺得,今天既然孩子已經花了心力做一件事,當有成果發表出來的時候,不管怎樣父母都在旁邊表達支持之意,這是一種「team」的氛圍──一種父母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線的團隊氛圍。
 
責任混淆非協奏
劉軒同時指出,在台灣的文化裡,基本上可以接受孩子過了34年級之後,很多功課父母需要陪著做,甚至直接幫忙完成。父母親幫孩子完成一件工作,實際上變成都是家長在上課。劉軒認為這是非常不可取的,至於是誰促成這樣的結果?因為整個體系太過於講究去「比較」,於是幫忙孩子寫功課就成了理所當然,這在美國是沒有辦法被接受的。
 
劉軒還記得以前做勞作畫圖的時候,自己的爸爸想過來教他怎麼畫,他當下大發雷霆,要爸爸別教他;爸爸點了幾個重點後,劉軒還是自己慢慢摸索,最後完成了一件很不錯的成品。當他帶到學校去時,同學對他說,「這個東西你做得太好了,是不是你爸爸幫你做的?」為了這件事情,劉軒差點和這個同學打起來。「因為在美國這是非常嚴重的指控。但是在台灣,everybody does it!這很糟糕。」他說。
 
這將導致孩子到後來面對什麼事情都只會說「我不會」,連嘗試的勇氣和動力都沒有。他更表示,如果有一天他不得已非要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國外就學的話,原因無他,「大概就是因為當我要求孩子去做,而且她做到自己的極限時,卻還比不上『同學的爸媽』所做出的成品,當我發現這個情況屢次出現時,我就只好把她送到一個可以讓所有小孩都在做自己的工作的地方。」唯有這樣才能公平競爭,個人的努力也才會被肯定,自動自發的「關鍵動力」也才會出現。因為,「知識是要進入孩子的腦袋裡面去的。」他說。
 
教養經緯面向多元
過與不及 互相學習
跟孩子平常保有距離感,默默耕耘為孩子耕耘,甚至抱著「希望有天孩子來回報自己的犧牲和付出」的心態,認為只要有行動孩子就會看在眼裡。真是這樣嗎?華人父母可能也需要改變點觀念。其實很多時候孩子要到很久以後才會了解;也許要等到自己也當了父母,才會回頭來了解父母當初所做的一切。
 
在這之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其實孩子還沒有辦法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看待父母所謂「為了你好」的這一切──每天只看到早出晚歸的父母親,對他們只有嚴厲的要求,而沒有像朋友一樣的情誼或是該是像家人給予溫暖與呵護的時候,孩子不免就會產生反感,覺得我為什麼要接受你對我的這些要求?為避免這樣的情形產生,華人家長則可以向美國父母多學一些。
 
劉軒認為,「團隊情誼」是華人父母親所應該要學習的。很多時候台灣父母會對孩子說,「要是你沒有考上第一志願的話,你的畢業典禮我就不去參加」。這類做法,劉軒覺得並不正確。他說,「今天若你要走向教練之途,你就必須要像個教練陪伴在選手身邊,全心支持並給予適當鼓勵。」在此之中,東西方父母是可以互相學習的。美國自由派的父母也可以向教練看齊,對孩子多些要求。
 
教養風格 形成有因
此外,劉軒提醒,不論在美國還是在台灣,不同的社會經濟地位也會形成不同型態的教養方式。通常知識水準比較高一點的父母親,比較懂得用溝通的方式來教養孩子。籠統地說,藍領階級的父母常因為工作比較忙,或本身教育程度不高,致使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偏向打罵式,也就是可以「當下了斷」、或可以立即出現效果的管教方式。無論觀察亞洲社會或美國社會,內部還是有個縱向的象限在裡面。現在西方教育父母並不總是像我們以為的樣子,而確實美國的教育風也是吹來吹去,吹了很多。在西方早期,孩子是家裡的飯票、被送出去工作是應該的,工業革命的發生反而使童工被剝削勞力情形更加嚴重。劉軒說,這其實和19世紀中國農村裡的情形很接近,比如家中有6個兄弟的話,其中5個都要出去下田工作,剩下一個則要想辦法把他保送上京。
 
很多時候人們會說,低社經地位之下的嚴厲式教育需要被開導。但若真的去體會他們生活的狀態時,會發現他們也是不得已必須這麼做;輕聲柔氣地跟孩子說「來!我們找個家教」並不在選擇範圍之內。可能一個父母親身上同時扛有23份工作,早班加上晚班和加班,每天回到家看到孩子的時間極少,所以當他們看到孩子沒有在好好用功念書的時候,一整天工作下來累積的疲倦便與怒氣一股腦兒地竄上來了;再加上還要趕去上大夜班,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去磨,或者跟在小孩身旁做功課。因為後腳就要出門,於是打罵個三兩下,希望孩子能趕快得到教訓、然後把本分做好。對這些父母來說,這也是沒辦法中的唯一辦法。
 
虎媽VS.華人父母
虎媽教養與學琴 
1819世紀西方(歐洲)音樂開始系統化,產生所謂的「學院風」,讓音樂從原本的宮廷裡走出來,在音樂學院裡和一般人民相遇,到這個學院制度成熟花了12百年。他覺得很多人想讓孩子學樂器,是因為看到這層背後的意義──西方文化裡最極致與精緻的代表之一。虎媽在書中表明:吉他,不OK;電吉他和打鼓就更沒得談,絕對不必碰。她甚至更直接了當地說,學打鼓的會淪落到吸毒。雖然虎媽的觀點極端,但她誠實的自白下,卻藏有中外許多每個家長心中都曾出現的念頭。劉軒分享道,如果去問一個美國的家長要讓孩子選彈鋼琴還是學打鼓,大概99%的人都會告訴你,寧願孩子想要學的是鋼琴。他並說明,虎媽在書裡將為何讓女兒學習鋼琴和小提琴的理由講得很仔細(非常有系統並且反映悠久文化底蘊的樂器),表示她想得很清楚。基本上亞洲樂器並沒有建立起類似西方樂器和樂曲的嚴格規範,加上虎媽個性上原本就追求「困難」與「成就感」,她之所以會選擇鋼琴與小提琴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虎媽的眾多學琴理由中,劉軒只提出一個疑慮──明顯的進階與考試制度,他認為,是好也是壞。「關卡」成為逼孩子學琴的工具,這也是因為虎媽要選擇一個能與教練系統「合作無間」的學琴體系。體驗派的父母則比較會鼓勵孩子多去學不同樂器,目的是希望孩子能盡情探索自己的興趣,進而體會到做音樂的快感,然後完成自我,成為更完整的人。劉軒並建議,如果只想讓孩子去體驗,嚴謹的鋼琴和小提琴系統課程可能就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大部分進入這系統的孩子也都是從教練體系出生,通常進度超前,非屬教練派的孩子不容易和他們競爭,挫敗感可能就隨之產生。劉軒自己是學樂器的人,他認為讓孩子學樂器絕對是好事,不管在腦部發展還是生活情趣上都有幫助。至於要選擇什麼樣的樂器,恐怕還是要先看自己是哪一種類的父母。
 
教養成果關鍵 
至於「虎媽式」教育裡最大的危機,也可能是虎媽式教育的最終敗筆,在於孩子無法完完全全對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因為很多時候都是父母逼出來的。所以孩子之後可能會反咬父母一口說,所有我做的事情都是為了你們。而讓父母親覺得受傷,甚至覺得孩子忘恩負義。不過,劉軒提醒,這可是雙方一起造成的。孩子變得越來越懶,父母親變得越來越累,而且最後孩子也不覺得成就是屬於自己的;虎媽的二女兒Lulu也曾經遇到這樣的問題。
 
不過在虎媽的兩個女兒身上,都看到一種相同的特質,那就是隨時都把目標設得很高,然後一次次地達到目標,比如到卡內基演奏就是一個例子。當孩子習慣對自己的期許和標竿高,有天父母放手讓孩子去做的時候,孩子自然應當對自己說,我必須要做到最好;亦即,擁有了把目標設得比別人都高,卻知道自己一定做得到的自信。但有一點是虎媽教育裡無法達成的;就劉軒來看,那就是「自律」。他說自己認識太多虎媽教育下的小孩,雖然在大學前都能達到很高的成就,但當進入大學、開始被放任的時候,半數以上的人都因此而栽下去,有些甚至被退學。他解釋,因為他們太常被「推著走」了,作息與藍圖都被完善規劃;當他們有機會自己做決定時,通常馬上會開始「享樂」,終至不知所措。當目標設得高卻沒有足夠的「自我控制力」來執行時,很多人也會因此感到沮喪,或者被這樣的挫折擊倒。
 
中國父母≠怪獸!?
劉軒也表示,當華爾街日報裡關於虎媽的書摘引發各方論戰時,自己的母親也先發難,要他快去讀讀那本書,然後寫出點什麼好幫中國父母們「平反」!整本書讀完後,結果,劉軒發現自己父母和虎媽的相似度遠比不同處要來得多。他並補充,因為表面上在吵的議題光芒太強,掩蓋了許多書中耐人思忖的深省與體悟;所以他決定以比較公道和公正的方式來呈現自己的讀後心得,並鼓勵大家多去看真正的故事全貌是什麼(What’s the whole story)?最後他強調,無論是怎樣的教養風格都要「合理」,不然不能怪孩子長大後非但不感恩,反而離你而去。其實虎媽在某方面用了很多西方父母會做的事,例如每天抱孩子說「我愛你」,每天說床邊故事給孩子聽。
 
《虎媽的戰歌》書封明白寫著,故事內容從原本想高唱「中國父母比較強」,變成訴說種種文化的衝突、乍現的榮光,與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挫掉虎媽銳氣。這本書在美國榮登暢銷書金榜,劉軒則覺得華人父母反而更應該要看看這本書──書中發生在兩個女兒身上的事情,以及和她們和母親間的關係發展。比較開明的父母,一定會從中得到可以省思的地方。
 
 
劉軒
現職:作家、飛碟電台節目主持人、音樂工作者
學歷: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系博士
經歷:Club DJ
最新著作:《隨著城市的節奏漫遊》時報出版 
 
隨著城市的節奏漫遊》簡介:
書裡內容包含許多生活層面;當劉軒談到小孩,他說:「如果有一天,我有幸能陪著女兒在婚禮上共舞,而如果她那時候突然湊到耳邊,把兒時的搖籃曲悄悄唱回來給我聽,我不只心會溶化,八成還會老淚縱橫。」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彭紹怡
諮詢/知名作家與音樂工作者 劉軒
演出/漂亮媽咪:黃秀蘭 可愛寶寶:黃大衛 攝影/皮可米 梳化/姿瑩
參考資料/The Wall Street Journal-〈Why 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