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懷孕 孕期知識

7訣竅緩解懷孕水腫 纖細美腿…可以回得去!

「妳開始水腫了沒?」、「我水腫得很嚴重,最近都不敢照鏡子了…。」孕婦們聊天的話題中,常常出現這些內容。究竟為什麼會水腫?水腫該如何緩解?要不要少喝水?要不要開始喝紅豆水、黑豆水、玉米鬚茶?聽聽醫師怎麼說。
 7訣竅緩解懷孕水腫 纖細美腿…可以回得去!

 

楊佩鈺醫師表示,隨著懷孕的週數增加、子宮變大,靜脈血液回流變差,就會比較容易導致生理性水腫;而且因為荷爾蒙等變化使得血液中白蛋白濃度相對較低,因滲透壓差異導致水分滯留在血管外,就會形成水腫。不過不是每一位孕婦都會水腫,水腫的程度與部位也因人而異,較多人水腫的部位為膝蓋以下小腿與腳,但也有一些孕婦手部、臉部…等各處都會水腫,或是因水腫而使關節活動較不順暢。一般來說,水腫可能會從懷孕5、6個月開始出現,到了7、8個月時會更加明顯;水腫會在生產後逐漸消掉。

 

手部水腫,竟然腫到麻麻的?

水腫時,可能會有緊繃或麻、脹的感覺,甚至有可能在按壓後會凹陷水腫壓迫到神經或影響血液循環時,就有可能會感到手麻麻的。可以時不時將手稍微抬高(比心臟高),或是活動一下手部,幫助血液循環回流,但有時緩解效果有限,產後才會完全改善;不過如果是壓迫到神經所引起的麻,則應詢問醫師該如何處理。

延伸閱讀:水腫要少喝水嗎? 孕期水腫的6個緩解妙方

哪些其他狀況較易與生理性水腫混淆?

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大多為單側腿部水腫、也可能伴隨著疼痛感,膝蓋後側可見突出的青筋,通常因久站而引起;而水腫則大多為雙腿皆水腫,通常不會疼痛、少數水腫較嚴重者才會有一點疼痛感。

病理性水腫

如果孕婦合併高血壓、蛋白尿,或是本身有心血管或腎臟等疾病,一旦水腫,要注意可能不是一般生理性水腫,而病理性水腫,要請婦產科醫師評估。此外,如果水腫的程度比較嚴重,建議還是詢問一下醫師的意見比較保險。 

喝水會導致水腫嗎?

水腫不是因為喝太多水造成的,所以不用擔心。而且如果水喝得不夠,孕婦也比較容易便祕。應以正常每天大約要喝飲水來幫助新陳代謝,2,000C.C.的水。

 

要喝紅豆水、黑豆水、玉米鬚茶嗎?

有些人會希望藉由喝紅豆水、黑豆水、玉米鬚茶來消水腫。但楊佩鈺醫師認為,喝這些飲料的消水腫效果,其實不如抬腿等方式來得好,而且一次可能要喝較大量才會比較有效,但這樣喝也會壓縮到白開水的攝取量,況且這些飲料的濃度也是一個問題、做法又較麻煩,所以楊佩鈺醫師不推薦喝紅豆水、黑豆水、玉米鬚茶(而且消水腫、利水會以赤小豆的效果來得比較好,但許多人誤以為赤小豆就是紅豆,其實兩者不一樣但即使是赤小豆水因為也有劑量濃度等問題,楊佩鈺醫師不建議孕婦自己煮來喝,如果有需要,最好先詢問中醫師。)

不過假如本來已有喝這些飲料的習慣,在沒有特殊狀況或醫囑的情形下,如果想要再繼續喝也未嘗不可,建議每週最多喝兩、三次,通常沒有太大的副作用;但如果本來沒有這個習慣的孕婦,楊佩鈺醫師則不推薦開始嘗試喝紅豆水、黑豆水、玉米鬚茶、赤小豆水。

延伸閱讀:爸媽最想知道的「10個孕產問題懶人包」

如何緩解孕期水腫?

不要吃太鹹:

飲食上不要太鹹、太油,少吃罐頭食品,以免加重水腫的程度。

少吃寒涼食物:

寒涼的食物對身體循環可能會產生阻礙、也易引發水腫,建議少吃,例如:瓜類、生魚片等。

 

懷孕水腫

 

抬腿:

抬腿為簡單而且比較有效的方法,身體躺下來、將腿抬高,藉由地心引力來幫助血液循環。至於要抬多高則依每個人主觀舒適度而定,如果覺得直接將腿抬高在牆上不舒服,也不一定要抬得那麼高,可躺在床上,藉由墊枕頭或棉被來墊高腿部,只要腿部水腫的部位高於心臟即可,就能有助於回流;如果覺得將腿抬高、直接放到牆上不會感到不舒服,這樣做其實也可以(但如果有特殊狀況與醫囑的孕婦,請依醫囑為準,畢竟每個人狀況不同)。

無論如何,務必請記得腹部不要用力。大約每天抬一次腿即可,例如晚上睡前抬腿,一次大約20分鐘左右,看主觀舒適度而定,如果抬到腿麻了,可稍微將腿放下來休息一下。此外,如果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不要飯後立刻躺下來抬腿,至少應該1、2小時再抬。

 

懷孕水腫

 

按摩:

可從末梢往心臟方向輕柔地往回按摩,例如:從腳往回輕輕按摩小腿、再到大腿。楊佩鈺醫師指出,不要用力按到瘀青、也不要特別按壓特定穴道。建議可以用掌根來按摩(或是整個手掌面加手指亦可),不要只用手指按摩。按摩有助於消水腫,不過度用力、不針對特定穴道的大範圍按摩,對孕婦來說是屬於安全的範圍。

泡腳:

膝蓋以下,大約泡15分鐘左右即可,建議大約39度,不要過熱,並小心不要腳滑跌倒。

穿彈性襪:

白天可考慮穿半統彈性襪。至於要穿丹數多少的彈性襪則因人主觀舒適而異,不要覺得「愈緊一定愈好」。

朝左躺:

睡覺時朝左躺有助於下腔靜脈回流,可以間接消水腫。不過還是以舒適睡眠為前提。此外,也要避免長時間站立。

延伸閱讀:簡易伸展操,在家輕鬆做!3招解救上班族媽咪孕期尾椎痛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湯佳珮

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 楊佩鈺

攝影/Super Cute寶寶‧親子寫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