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部落客專欄

媽媽,請給我一點時間「生氣」

那天老大放學回來,我從他書包拿出布丁,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爸爸為了獎勵他在學校表現很好而買的,但因為已接近晚餐,我拒絕了葡萄「想吃布丁」的請求,想當然,這小子便開始「鬧脾氣」。
媽媽,請給我一點時間「生氣」


那天葡萄(老大)放學回來,我從他書包拿出布丁,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爸爸為了獎勵他在學校表現很好而買的。

 

但因為已接近晚餐,我拒絕了葡萄「想吃布丁」的請求,並將它放入冰箱。想當然爾,這小子便開始「鬧脾氣」,嘴裡碎念著「我要吃布丁」,我解釋了因為已接近吃飯時間,如果現在吃布丁會影響晚餐食慾。而我以為讓他「理解原因」他就會被我「說服」。事實剛好相反,他擺著臭臉,身體僵硬地坐在沙發上,一動也不動。

 

我試著想要摸摸他,也被他拒絕了。而我選擇不再繼續「理直氣壯」下去。

 

爸爸在廚房,知道客廳發生了一點「騷動」,便問「葡萄,要不要來幫爸爸切菜?」最喜歡當小幫手的他,雖然心情不太好,還是去了。

 

爸爸一樣好言相勸:「媽媽擔心你吃不下飯,所以把布丁收起來!我覺得媽媽作的決定是對的。但是你這樣生媽媽的氣不太對喔!我希望你可以去跟媽媽談談」。葡萄心不甘情不願的走回客廳,但不是走來我旁邊,而是走到我們房間門口,露出半張「臭」臉,看著我跟弟弟妹妹玩。

 

我覺得「怨氣」太深,而帶弟弟妹妹轉移陣地,到另一間房間,沒想到他也跟來了。這下…我知道了,他知道自己理虧,只是還在氣頭上,想和好,卻沒有台階下。(其實夫妻吵架也滿常有這樣的狀況呀!)

 

吃飯的時候,我問爸爸待會可否讓我跟葡萄可以單獨相處。爸爸好奇原因。我說「因為我今天一整天都陪弟弟妹妹,還沒有時間陪我的大寶貝呀!」葡萄開始變的話多,明顯的心情已開始轉好。

 

吃完飯,我便帶他出門散步,路上我問他:「葡萄,現在心情好一點了嗎?」他開心地說:「心情好到都沒有生氣了。」我繼續問:「你可以告訴我為什麼你這麼生氣嗎?」他回答:「因為你沒有給我吃布丁」我說:「喔~本來你很期待可以吃到布丁,但是因為我說不行,讓你覺得很失望嗎?」

 

他點點頭說:「恩!」我問:「那你可以理解為什麼媽媽不讓你吃布丁嗎?」他非常清楚的說:「我知道!因為你擔心我在晚餐前吃布丁會吃不下飯」,聽到他這樣說,我也放心了。接下來我們擁有15分鐘非常愉快的獨處時光。

 

人在情緒中,講「理」可能不通。有時候,需要一點時間「冷靜、沉澱、消化」,在夫妻的衝突中也是一樣,我觀察自己有時候跟先生吵架,我會希望可以快點「和好」,但我還是很有情緒。通常在這樣的狀態下「溝通」,不會有好下場。

 

而另一種狀況,就是當對方還有情緒,硬要跟對方談清楚,有時候更會兩敗俱傷。孩子不也是一樣嗎?我可以選擇當他在情緒中時,否定他的「生氣」、「失望」,並要求他為自己的不配合道歉、接受處罰,但這樣對「我們的關係」以及「孩子的情緒發展」有什麼幫助呢?或許給彼此一點空間,會創造出不一樣的結局。

 

本文章轉載自《L媽和三個寶的兒時記趣》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