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醫師專欄

寶寶提前來報到,早產兒爸媽記得要做這件事

近年來,國內早產兒照護的品質隨著新生兒加護病房的設立、專業照護能力的提升,以及全民健保的施行有著顯著之進步。出生體重小於 1500 公克以下嬰兒的存活率,已由過去的 60% 大幅上升至近年的 80% 以上。與歐美先進國家相比毫不遜色。儘管胎兒早產絕非父母所願,但仍請父母收拾心情。只要依照醫師囑咐,定期回診追蹤檢查,心肝寶貝的未來絕對精采可期。
寶寶提前來報到,早產兒爸媽記得要做這件事

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妊娠未滿 37 週的新生兒即稱為「早產兒」。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台灣平均每年有近 2 萬名的早產寶寶,平均每 11 名新生兒中就有 1 名早產兒。與足月兒相比,早產兒發生呼吸窘迫、腦室出血、視網膜病變等併發症的風險要來得高出許多。即便出生後病況逐漸穩定,早產兒也需要長期追蹤其生長及發育狀況。一路上的提心吊膽,不免讓這群「巴掌天使」的父母擔憂心肝寶貝的未來健康狀況。

 

長期追蹤顯示早產兒潛力無窮

知名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 )近期發表了一篇來自瑞典的大型世代研究報告。研究團隊納入了瑞典 1973 到 1997 年共 2,566,699 名新生兒出生資料,其中共有 149,000 名早產兒。研究團隊長期追蹤這些新生兒成長的健康狀況,以青少年與年輕成人健康狀態與合併症量表( Adolescent and Young Adult Health Outcomes and Patient Experience (AYA HOPE) Comorbidity Index )與查爾森共病指標( 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 )來評估足月兒與早產兒的健康狀況。在追蹤了近 30 餘年後,在日前發表了這些早產兒長大成人後的健康結果。

研究發現,高達 55% 的早產兒長大成人後,追蹤結果顯示無嚴重的心理或生理疾病,例如氣喘、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肺病、肝腎疾病或精神疾病;至於足月兒的健康比率則為 63% 。兩者相差不如預期那麼大。而更進一步的分析顯示,早產兒的健康比率與其出生的週數息息相關。例如出生週數在 22 到 27 週的極端早產兒,其健康比率僅有 22% ;但出生週數在 34 到 36 週的晚期早產兒,其健康比率則與足月兒相差無幾。

 

遵照醫囑定期追蹤

近年來,國內早產兒照護的品質隨著新生兒加護病房的設立、專業照護能力的提升,以及全民健保的施行有著顯著之進步。出生體重小於 1500 公克以下嬰兒的存活率,已由過去的 60% 大幅上升至近年的 80% 以上。與歐美先進國家相比毫不遜色。儘管胎兒早產絕非父母所願,但仍請父母收拾心情。只要依照醫師囑咐,定期回診追蹤檢查,心肝寶貝的未來絕對精采可期。

 

本文章轉載自《曾翌捷醫師-孕產期照顧及超音波醫學》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