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孩子不願分享,爸媽請注意這些NG行為

其實分享的概念對孩子來說十分模糊,因為他們認為「給予」出去的東西不會再回來,因此才會緊緊保護自己的東西或將東西搶奪回來,此時若爸媽出現NG行為,反而會讓孩子更不願意分享。
孩子不願分享,爸媽請注意這些NG行為

當孩子不願意與他人分享,爸比媽咪心急之下時常出現的NG行為,反而可能讓原本分享的美意不僅大打折扣之外,還造成反效果,小心注意這些行為!

面對不願分享的孩子 爸媽的NG行為

爸媽應該要謹慎處理孩子的分享問題!接下來,請林茂勳兒童職能治療師舉出常見的NG行為以及解決之道。

NG1、要求孩子分享正在玩的玩具

「小花,請妳把kitty娃娃給莉莉玩一下,5 分鐘就好!」媽咪說。

「可是我現在正在玩啊!」小花抗議著。

爸比媽咪時常忽略一個訊號,就是當孩子帶著玩具一起外出,或者有其他孩子在場時將玩具拿出來玩,其實都是一種「擁有物權」的宣示!此時,爸媽想要孩子分享出去,無疑是對孩子的玩具主權進行攻擊,也難怪孩子反抗,因為他們不想要自己的物權變成別人的。

解決之道
1.詢問孩子當他玩著玩具時,其他小朋友能否在旁邊欣賞他玩;如果孩子發現自己的所有物並沒有受到被搶奪的威脅,在玩一段時間之後比較容易與其他孩子分享,雖然可能只是借別人摸一下,但總是對於獨佔鬆綁的開始。

2.不強迫孩子分享,而試著問他下次如果要多帶一個玩具讓別人欣賞,他會希望選擇哪一個;這樣的方式除了免除物權立即被剝奪的恐懼之外,也讓孩子有機會計劃下一次見面的行前準備,為下一次可能會借給別人玩具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NG2、強迫分享反而造成偽分享

「翔翔,你的玩具櫃裡不是有蜘蛛人嗎?拿出來借給小可玩!」爸比說。

「我不要!」翔翔回答。

「給他玩一下,反正你現在又沒有在玩,小可會很開心的。」爸比繼續勸說。

「我不要!我不要!」翔翔生氣地回答。

最後在爸比的堅持之下,翔翔心不甘情不願地將蜘蛛人借給小可,但視線一直沒有離開玩具,而且想盡辦法在爸比沒有注意的情況下,把蜘蛛人搶回來。爸比原本的動機是希望翔翔可以借由分享玩具,和小可成為好朋友;然而,翔翔借得不高興,而小可也玩得不盡興,因此,這樣的分享結果與初衷完全是背道而馳!

林茂勳兒童治療師指出,真正的分享必須具備幾個要素:(1)動機:孩子要主動自願;(2)形式:與他人共用資源;(3)情感:透過分享得到愉悅與滿足;任何分享的形式若少了這些要素,都會形成偽分享。

上述的翔翔雖然把玩具與小可分享,但是翔翔並不是主動自願,而且分享後並沒有感到開心滿足,因此這種表面似乎甘於分享的行為就是「偽分享」!爸爸這樣的舉動不但無法激發翔翔的分享意識與利他行為,反而會讓翔翔把它看成一種侵犯,進而排斥分享。

解決之道
「翔翔,今天小可到我們家來玩,但是他忘記帶玩具了,請問你有適合的玩具可以借他玩一下嗎?」爸比問翔翔。

「我不想要借小可玩具!」翔翔拒絕了!

「好的,沒有關係,爸爸尊重你!但如果下一次,你願意把玩具和小可一起玩,這樣小可會很開心,爸爸也會很開心,你也會很開心喲!那今天你和小可要玩什麼遊戲?」爸比問。

「我教他找撲克牌的遊戲好了!」翔翔說。

以上的對話向孩子傳達了幾個意涵:(1)爸爸尊重翔翔的意願,不勉強他分享玩具;(2)爸爸希望他能做出分享的行為;(3)分享是一件大家都開心的事情;(4)除了分享玩具以外,還有其他的遊戲可以邀請客人一起玩。

分享並不是與生俱來的特質,而是一個心性發展的歷程,同時也是個體邁向社會化的必經之路。當孩子主動分享或者出現利他的行為時,爸媽需要及時地給孩子肯定與鼓勵!而且,儘量在生活中進行示範,因為爸比媽咪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當爸媽從分享中表現出愉悅的情緒,當然可以強化孩子分享的動機與行為;以要求或逼迫孩子分享的方式,只會讓孩子更自我中心而無法發展共享的利他概念。

延伸閱讀:培養孩子同理心,遵守4要點+避免3錯誤

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如何建立分享?

常聽到孩子會說「這是我的!」這類自我為中心的孩子通常在物權的概念上依然停留在「獨佔」的階段,有時候並不全然是他們不願意分享,而是還不懂分享的概念與能力;因此,林茂勳兒童職能治療師建議爸比媽咪未必需要對孩子的這種行為斥責或處罰,而是幫助他邁向下一個發展歷程──先獨佔後分享,先利己後利他。若是爸媽對於孩子此時的獨佔發展解讀成「自私」,因而斥責孩子的話,更容易造成孩子因為防衛而變本加厲,或是衍生出「偽分享」的行為。

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可以透過主題式的小團體遊戲來引導分享概念,例如:舉行一個「快樂農場」的活動,可以體驗農務的各式工具有鏟子、鋤頭、水桶與鐮刀…等,當需要對種下的植物澆水時,孩子會發現他只有鏟子而沒有水桶,此時,就可以引導他把手上的鏟子「暫時」和別人的水桶交換一下,用完後再換回來;雖然這是有條件地交換,但卻是建立分享的基礎!林茂勳兒童職能治療師指出,當這種輪替且互換式的機會變多時,孩子自然懂得主動分享,並且理解社會交換的規則。

瞭解不願分享的原因

分享是美德,但爸媽不要一味要求孩子分享,卻忽略了孩子不願分享的背後原因。大林老師提醒爸比媽咪一定要瞭解孩子不願意分享的原因,可以問問孩子:「如果你借他玩具,會發生什麼事情?」孩子的行為一定有其原因,爸媽應該要嘗試詢問,並深入瞭解。

他會把玩具弄壞!
有些孩子是因為對方很粗魯,時常把東西弄壞而不願意分享。孩子擔心出借之後,自己的玩具也損壞了!這時候,爸媽就可以鼓勵孩子「你有沒有什麼玩具是願意借給他的?或是出借比較不會壞掉的玩具?」甚至帶著孩子跟對方說,「如果我們借給你玩具,你把它弄壞了,怎麼辦?」

還有一種類似情況是「我不要借他玩具!上次我借他玩具玩,但他都沒有借我!」若是這類情形,爸媽可以找機會向對方說明:「他說他不借你,是因為你之前也都沒有借他!」趁此機會也讓對方學習分享。

就是不願意與弟妹分享!
家裡有很多手足的老大就是不願意與弟弟妹妹分享,但是在外面卻會和他人分享,這可能就是在家裡必須時常禮讓弟妹,於是老大變得再也不願意禮讓了,但在學校他覺得分享可以交到更多朋友,於是又願意分享了。

面對許多情況,爸媽可能會都告訴孩子,「你是哥哥姐姐,你一定要讓弟弟妹妹玩!」大林老師表示,不要認為年長的孩子就一定得分享,爸媽應該尊重孩子的所有權,詢問孩子的意願「這是你的東西,你願意借弟弟嗎?」若是他不願意,應尊重孩子的決定權,這樣孩子才可能願意分享!

延伸閱讀:才不要分給你!做這三件事,讓孩子學會分享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維新復健科診所兒童職能治療師 林茂勳、友緣基金會臨床部主任 林淑棻(大林)老師
攝影/Evan幸福童話攝影
梳化/羊羊
演出/Amelia Morgan 英台阿蜜、布叮Kimber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