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品攸
臉蛋白皙的寶寶真的很可愛,但小心很可能有缺鐵性貧血!一名2歲女童生長曲線正常,但近期卻突然食慾不振、活動力下降等症狀,就醫檢查後發現竟是「缺鐵性貧血」。醫師警告,因症狀難發現,若未治療而越來越嚴重,恐怕會變笨!
作者: Editor
張璽醫師表示,六個月以上的大寶寶因為活動力增加,所以,更容易流汗或是因為玩耍而弄髒身體,此外,寶寶的髮量也慢慢變多,清潔方面要比嬰兒時期更加仔細。
作者: 林嬪嬙
嬰兒會口渴嗎?是否要額外喝水?6個月以下寶寶只要喝奶就能攝取足夠水分,6個月到1歲以及1歲以上寶寶,可依個別狀況適度補充水分,比較要注意的是還不會表達的寶寶,建議從嘴唇、皮膚和活動力等觀察是否有缺水現象
作者: 林靜莉
產檢時明明一切正常,為什麼寶貝一出生就臉色蒼白、活動力差、不會哭?台北榮總於105年收治剛出生的小病患,該名新生兒嚴重貧血,並有隨時休克危險,立即轉至新生兒加護病房。
作者: 尹長生
依據最近的研究發現台北市男性精子活動力及精子數目有18%的人是不足的。表示精子的直線前進的速度及能力不足,對受孕成功有影響!而這種現象其實跟著大環境改變,在壯年男子身上也已經不少見!這也是男性不孕的最大原因!
作者: 陳俊仁
作者: 戴筠
產後憂鬱症一直是媽咪們所關心的話題,但妳知道嗎,其實不足1歲的小嬰兒也可能罹患憂鬱症!嗜睡、愛發呆、活動力低、爸媽逗弄不太笑…這些看似平常的反應其實潛藏著憂鬱的情緒。引發嬰兒憂鬱症的導火線不一而足,夫妻關係不穩定、爸媽因工作忙碌忽視孩子需求、沒有找到照顧的節奏都是可能的原因。親愛的爸媽,照顧寶寶的「心」不是件容易的事,惟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才能使他遠離憂鬱情緒。
作者: 編輯部
你家的寶貝是否像隻「小懶蟲」,連從房間到客廳都要媽咪抱,不肯自己走?站著喜歡靠牆,能坐就不站,能趴就不坐?亦或是走路經常跌倒、扭到腳踝,遊戲時也容易傷到手腕?寶貝真的只是單純的懶惰嗎?如果是這樣,為何又會受傷?小心!這很有可能是「肌肉張力不足」的徵兆喔!
作者: 編輯部
近期國內醫院的不孕研究顯示,因不孕而就醫的夫妻有上升趨勢,這些受檢男性中,有15%精子數目不足,全體平均的精蟲活動力比WHO訂定標準還要低!究竟影響精子品質的因素有哪些?造成男性不孕的原因為何?搶救截截落的生育率,打造男性優質生育力,你(妳)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