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隔代 共有33筆資料

學習當爸媽 打造台語家庭,把母語找回來!跟著孩子一起共學

作者: 陳萱蘋

近年來受到廣泛討論的母嬰話題,除了正向教養之外,爸媽是否還注意到「台語家庭」這個關鍵詞也時常映入眼簾呢?雖然「台語家庭」跟「隔代教養」的孩子都可能具有聽、說台語的能力,但「台語家庭」跟一般大眾想像的台語孩子多是偏鄉或隔代教養的背景不太一樣。這群台語家庭的家長們是有意識地對孩子講本土語言。本文邀請新北三峽台語親子共學團發起人Ko Suan-san分享自身經驗,一起來看看她滿滿的收獲吧!

部落客專欄 不是每一位大人都適合照顧孩子!

作者: 彭凱莉

這時身為媽媽的我覺得一陣奇怪「他們的爸媽呢?」,因為我們玩了一陣都沒看見家長,但看得出來兄妹倆對於這些遊戲機台非常熟悉,幾乎每一樣都會玩,以為他們是旁邊店家的小孩,於是就跟弟弟說,如果你們想玩可以去請爸爸媽媽來幫你投錢喔!沒想到這位小弟弟回我「阿姨妳可以給我錢玩嗎?」我被這句話震驚了一下!但沒搞清楚狀況我還是拒絕了他,請他先去找家長。

家庭關係 教小孩時長輩的意見總是很多,我該如何跟他們溝通?

作者: 親子天下

育兒路上,媽媽向來承擔較多責任,勞力又勞心,體力上的累多半能撐下去,最怕碰到和長輩或先生育兒觀念不同,更容易加速媽媽心累;該如何好好處理這種隱性衝突呢?綜合專家建議整理了五大兩代教養原則與三大溝通技巧,化解隔代教養的心結。

學習當爸媽 寶寶像誰比較多?長相、性格、身高、智商…父母基因大PK

作者: 戴筠

「看小花的大眼睛,跟她媽媽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佑佑真乖,不用大人陪就可以自己在房間玩玩具,和我小時候一模一樣。」父母總喜歡從孩子身上挑出與自己相似的部分。你知道女兒的智商會和爸爸比較接近嗎?身高也可能隔代遺傳?頭髮、皮膚、眼珠顏色較深,有較高機率會遺傳給寶寶?

親子教育 世代教養大不同,20大育兒觀點溝通術!

作者: 崔文俞

隨著科技進步、教育普及,滑世代的爸媽一定有感覺到,自己與上一代的長輩們,在育兒方式上有所落差。究竟上一代的認知是寶貴知識還是全然皆錯的觀念呢?而民間流傳的育兒法到底該盡信還是破除?當兩代間為了育兒方式起了爭執時,我們又該如何心平氣和地溝通與尊重呢?

孕前優生 你會溝通嗎? 無心脫口而出的話,往往最傷人

作者: 朴宰蓮

為什麼父母心裡如此愛孩子,卻總是比其他人帶給孩子更大的傷害?不單單只是對孩子而已,當和朋友、家人、同事們溝通時,為什麼總是一言不合就吵起來?

學習當爸媽 父母這樣做,隔代教養不擔心!(2)愧疚感篇

作者: 陳萱蘋

在現今的大環境裡,一個家庭若沒有雙薪的收入,不太容易擁有較好品質的生活,然而雙薪代價之一就是,家中的小小孩必須托給他人照顧,在多方衡量之後,阿公阿嬤通常成為最佳的不二人選。一旦決定請父母或公婆協助帶孩子,有一些溝通、教養準則及心理準備,爸比媽咪應該要先知道。

學習當爸媽 父母這樣做,隔代教養不擔心!(1)優缺點篇

作者: 陳萱蘋

在現今的大環境裡,一個家庭若沒有雙薪的收入,不太容易擁有較好品質的生活,然而雙薪代價之一就是,家中的小小孩必須托給他人照顧,在多方衡量之後,阿公阿嬤通常成為最佳的不二人選。一旦決定請父母或公婆協助帶孩子,有一些溝通、教養準則及心理準備,爸比媽咪應該要先知道。

學習當爸媽 父母這樣做,隔代教養不擔心!(3)建議對策篇

作者: 陳萱蘋

在現今的大環境裡,一個家庭若沒有雙薪的收入,不太容易擁有較好品質的生活,然而雙薪代價之一就是,家中的小小孩必須托給他人照顧,在多方衡量之後,阿公阿嬤通常成為最佳的不二人選。一旦決定請父母或公婆協助帶孩子,有一些溝通、教養準則及心理準備,爸比媽咪應該要先知道。

學習當爸媽 寶貝總跟阿嬤、保母黏TT... 別讓孩子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作者: 戴筠

許多職業媽咪都會碰到親子關係疏離的問題。如何與孩子培養感情,讓孩子願意主動親近自己?孩子不聽話該怎麼教?平常與孩子互動要把握哪些原則?

部落客專欄 可貴的祖孫情,爺爺對兒子和對孫子的態度就是不一樣

作者: 莎拉媽媽

自己的爸媽總是把孫子當寶貝疼嗎?甚至想盡辦法逗孫子笑?插畫家莎拉媽媽就畫下這可愛的一面。

醫師問答 黏阿嬤

作者: 嬰兒與母親

部落客專欄 長輩總是愛打破媽媽訂的規矩?!那就一起拖下水重練吧!

作者: 彭凱莉

就這樣,我們母女倆為了餵飯這件事僵持了一陣子,最後我想開一件事「各人造業各人擔」!那陣子我就不再堅持「不能阿嬤餵」這件事,反而只要小公主又想人家餵飯時,我就會請她去找阿嬤,一次兩次阿嬤當然非常樂意,但當孩子食髓知味常常要阿嬤餵呢??

寶貝健康 18個育兒迷思破解!一次搞懂傳統vs現代育兒經

作者: 魏婕綝

老一輩的育兒觀念五花八門,像是「鼻子太塌,常捏會變挺?」、「小孩就是要胖嘟嘟才健康?」、「喝葡萄糖水有助營養吸收?」……,不同的說法讓新手爸媽聽了滿是疑惑,但長輩們卻回:「我就是這樣把孩子養大的」,這些相傳已久的育兒方法,究竟適不適用於現代呢?

學習當爸媽 隔代教養對幼兒的影響與解決之道

作者: 吳四維 主任

許多小孩的照顧者常是上了年紀的祖父母,當然多數的情形是小孩在爸媽下班後接手照顧,但不論是由祖父母全職照料,或是白天由祖父母照顧,晚上由雙親輪流照顧模式,或是假日才由雙親照顧等等,都算是廣義的「隔代教養」。「隔代教養」在台灣已是普遍的現象,當然小孩由父母照顧是最好的選擇,若不得已必須將小孩委託給祖父母照顧時,如何做才能最好呢?

營養&食譜 寶貝冒牙啦!固齒小點心

作者: Editor

看到孩子口中冒出的第一顆小白牙,總是讓爸比媽咪們又驚又喜,但同時間卻也對孩子開始「有東西便咬」的行為困擾不已……。長牙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育兒生活雜誌邀請營養師精心設計的副食品食譜,可以幫助寶貝們的牙齒「頭好壯壯」喔!

寶貝健康 育兒診斷室

作者: Editor

育兒診斷室

學習當爸媽 隔代教養不NG

作者: Editor

隨著時代與社會的變遷,近年來可以觀察到隔代教養的比例不減反增,每個家庭無論在家庭結構、經濟條件、養育照顧等面向上,可能面臨的狀況也大不相同,隔代的教養模式究竟是新時代家庭的阻力抑或助力?如果你也正面臨教養模式的抉擇,不妨隨著本文進一步深入了解。

學習當爸媽 家有「超級慣寶寶」嗎?6個作法避免孩子被寵壞

作者: Editor

過度溺愛孩子的家長不少,但卻很少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溺愛孩子,甚至有些家長根本沒發現自己太寵孩子,也並未正視這種行為會對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家中的孩子是「慣大王」、「慣寶寶」嗎?7點原因×6點建議做法,讓孩子變身成為乖寶寶!

學習當爸媽 隔代教養只有壞沒有好?

作者: Editor

根據許多隔代教養家庭研究,發現隔代教養家庭對於孩子有負面、也有正向的影響,面對隔代教養容易產生的矛盾與困惑,雙方避免「經驗之談」與「紙上談兵」,才能帶給孩子一個健康完滿的童年!

學習當爸媽 0至2歲托育環境大檢視

作者: Editor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機會,許多父母都想陪伴寶寶直到他進入幼兒園就讀,但又考量到家庭經濟等現實面的問題,不得不外出就業。苦思孩子是要自己帶?還是請親友帶?或是選擇托嬰中心、抑或社區居家保母來照顧?面對不同的托育方式,如何選擇一個符合家庭狀況、也適合寶寶的托育方式,是個重要的課題。

名人家庭 不同世代爸比的育兒經

作者: Editor

當血氣方剛的男孩成為成熟穩重的男人,再當上了溫柔可靠的爸比,這份感動是不可言喻的!而處於人生中不同階段的爸比更是不同的感受,本期育兒生活雜誌邀請到三組28、38、48世代的爸比來分享育兒經驗與心得。也在此祝福爸比們,父親節快樂!

親子教育 把“塗鴉”帶入孩子的生活

作者: Editor

對於孩子畫畫這件事,你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是憂心孩子畫得不如其他同學?還是因為孩子經常在家中隨手亂塗,而將畫具全部束之高閣?本期我們特別邀請到資深兒童美術老師、同時也是繪本插畫家的鄭明進老師,為大家釐清如何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幼兒塗鴉行為,並與我們分享他照顧孫女過程中,溫馨的點點滴滴!

學習當爸媽 遠距親子的親密指南

作者: Editor

在台灣,有許多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後,選擇繼續留在工作崗位,而照顧孩子的重責大任,便落在孩子的祖父母身上。給祖父母照顧,相較於保姆有讓孩子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優點,但父母仍應留心親子之間的感情培養,才能確保將來能與孩子維持良好的親密關係。

學習當爸媽 共同照顧,解決教養難題

作者: Editor

走進馬里光部落的那天,天氣陰雨。至善基金會的車子在蜿蜒山路上繞了2小時,沿途經過不少部落,但彼此又相距了好幾彎。對這裡的孩子而言,下山去上學幾乎等於要住校;對新竹後山的許多隔代家庭而言,部落托育中心的出現就像一道曙光,解決了許多學前照顧與教養的難題。

學習當爸媽 貧困,但不言苦

作者: Editor

一隻名叫勇敢的狗,一對兄妹,加上臉龐刻著歲月痕跡的阿公阿嬤。住的地方是老式平房,屋前小廣場曬著檳榔,還養著一籠黃撲撲的小雞。兄妹的父母早年離異,父親去世後,阿公阿嬤便擔起照顧他們的責任。平常跟孩子都以國台語溝通,有時會講阿母族語,兄妹倆說學校也會教,不過他們不太會講。雖然日子刻苦,這對長者在訪談中卻不曾埋怨,臉上盡是泰然。

學習當爸媽 銀髮阿祖護二孫

作者: Editor

本期隔代家庭的報導,場景移至台東縣成功鎮。台東縣地理位置受高山阻隔、地形南北狹長,交通較為不便。偏遠山區農村漁村謀生機會更是缺乏,因此在照顧弱勢兒童上就顯得格外重要。台東家庭扶助中心透過社會工作的方法與原則,開發及運用社會相關資源,為台東縣內的孩童與家庭提供經濟補助等各項服務。

學習當爸媽 誰才是真正的爸媽?

作者: Editor

上期報導中我們分享了關於台南家扶金嬤獎得主之一的生活。這次,是另一位金嬤──王林秋香女士的故事。隔代教養的原因之一,是父母對子女完全不負照顧責任,本篇報導中的主角,就面臨了這樣的情況。王林阿嬤一開始是經由學校老師的建議而尋求家扶中心的幫助;當阿公帶著阿嬤去區公所辦低收相關文件時,才間接知道女兒的戶籍已經遷出。女兒曾經接受勒戒,所以衛生局人員會打電話到家中追蹤女兒下落;阿嬤跟他們說,既然戶口都遷出去了,政府若要找人,就應該直接去問管區…

學習當爸媽 青蚵嬤的故事

作者: Editor

台南家扶中心目前的受助家庭數超過800戶,其中8戶隔代家庭中的阿嬤在去年底受頒「家扶金嬤獎」,現場並讓孫子們親手獻上溫暖圍巾及擁抱,以感謝阿嬤一路拉拔至今的辛苦。受表揚的阿嬤之一──梁子盈就是本篇故事的主角。

學習當爸媽 隔代教養現象探討(一)

作者: Editor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98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顯示,全台戶口中僅由祖孫所組成的有8萬多戶;99年接受各地家扶中心扶助的家庭共有2,1692戶,其中屬於狹義隔代教養家庭的共有1217戶,其中還不包括許多潛在的隔代教養家庭數。 *註:祖孫家庭定義為該戶成員為祖父(母)輩及至少一位未婚孫子(女)輩,且第二代直系親屬(父母輩)不為戶內人口,但可能含有同住之第二代非直系親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