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起事件發生在上個月,新北一間私立高職。一名高二女生在學校廁所如廁,發現隔間下方伸入手機,懷疑遭偷拍後立即離開並向學校通報。
學校接獲消息後迅速介入,確認偷拍者為同班陳姓男學生,馬上啟動《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程序,包括校安通報、調查機制、心理輔導等。同時,也陪同女學生與家長前往警局報案。
為避免兩人正面接觸,男學生自當日起請假未再返校,期末考試也被安排至獨立考場進行。
教育局也要求學校必須全力配合警方調查,並持續追蹤受害學生的心理狀況與學習權益。
事件發生3天後,雙方家長到校進行協商。沒想到男學生的爸爸竟然說:「只是偷拍而已,沒什麼大不了,沒必要鬧這麼大」。
這句話一出口,女學生的爸爸(據傳是天道盟成員)當場暴怒,拿起桌上的咖啡杯架砸向對方,導致男方爸爸頭部受傷。警方到場後,雖然傷者不提告,但施暴者還是被依《社會秩序維護法》送辦。
而偷拍的男學生,也依《妨害秘密罪》與《少年事件處理法》移送處理,進入司法程序。
警方初步調查發現,男學生手機內的偷拍照雖已刪除,但疑似早已備份至雲端,照片中可辨識對象多為同班或高一、高三女學生,總數至少15人。少年供稱拍照「只是自己欣賞」,但此行為已違反《兒少性交易防制條例》,最重恐面臨7年有期徒刑。
目前該案已進入司法程序,偷拍者依《妨害秘密罪》與《少年事件處理法》移送辦理。
在網路發達、偷拍設備隨手可得的時代,數位性暴力早已無所不在。尤其像廁所、試衣間、旅館房間,都是最容易被設下陷阱的地方。
①進廁所前先觀察:門縫、天花板、牆角有沒有可疑小孔或光點。
②留意常見藏鏡處:像燈罩、空氣清淨機、香氛瓶等。
③使用偷拍偵測器:市面上已有小型裝置可辨識鏡頭與無線訊號。
④進行「關燈測試」:關燈後如果還看到光點,有可能是針孔鏡頭。
⑤發現異常立即求援:大聲呼救、記下嫌疑人特徵、保留現場證據。
很多人會想:「我又沒拍,只是好奇點進去看看」,但根據《散布猥褻物品罪》,光是觀看或轉傳偷拍影片,最重也能被判2年!
所以,不拍也不點,才是真正保護自己與尊重他人的方式。
這起事件最令人不寒而慄的,不僅是偷拍,更是加害者家長面對錯誤的冷漠與否認。這不僅讓受害者再次受傷,也在社會中傳遞了錯誤的價值觀。
真正的保護,不只來自制度,更來自於每一個人的態度與行動。數位性別暴力如果不被正視,只會越來越普遍、越難防範。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譴責,而是教育、尊重和更清楚的界線。
整理撰文/江睿毓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