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6歲前是關鍵期》好習慣越小培養父母越輕鬆!專家5心法,陪孩子練出好習慣

「習慣成自然」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因為習慣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卻根深蒂固的影響著我們。然而,每個孩子出生就是張白紙,思考及行為模式都是透過模仿來學習,因此越小養成好習慣越好。有哪些好習慣在6歲前一定要養成呢?本文邀請到專家來解析。
6歲前是關鍵期》好習慣越小培養父母越輕鬆!專家5心法,陪孩子練出好習慣

 

俗話說「從小養成好習慣,一輩子受用無盡。」《與成功有約:培養7個好習慣》 兒童繪本版作者西恩‧柯維指出,「好習慣能培養孩子自信、誠信與做正確事情的勇氣,樹立正確的原則。」而洪蘭在導讀中也提到,「習慣需要從小養成,小時候習慣養好,長大後可以節省很多社會成本。」 

國家教育研究院退休研究員吳敏而博士認為,習慣是一種思維,除了外在行為,孩子的大腦如何去思考一件事、如何看待自己,從中養成好習慣,也是值得重視的。 

 

6歲前必須養成的五個好習慣 

親職教育講師澤爸(魏瑋志)指出,孩子兩歲前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兩歲後心理及大腦層級會邁入「他律期」,也就是孩子必須透過他人的正向管教,慢慢培養自律。雖然自律期要到18歲以上才會完全成熟,但6歲前養成好習慣,是訓練他邁向自律很重要的基礎,因此他提出學前孩子一定要培養的5個習慣。 

 

一、為自己負責 

澤爸認為孩子為自己負責,可以依照他的年齡與能力,爸媽慢慢地放手,最初始可以讓孩子學會負責任的,包括吃飯及收拾東西。以吃飯來說,這是成長歷程很重要的能力之一,練習在餐桌上自己吃飯、把碗裡的食物吃光等等。而吃完飯後,也要引導孩子練習整理用餐後的桌子,譬如:擦桌子、收拾餐具。 

再者,舉凡收玩具、整理上學書包等,也是孩子應負的責任,知道睡覺時間到了要收玩具、玩完玩具後要歸位;到了上幼兒園以後,更要慢慢學會整理自己的書包。只是收拾玩具是立即、當下就能做到的事情,收書包的目的則是為了隔天,但孩子並沒有未來感的概念,澤爸建議可以在孩子有能力收、拿、放東西時開始培養,陪著孩子一起討論上學要帶的東西,如:水壺、文具、玩具等,用圖畫或照片列出清單,讓孩子有既視感。 

但要提醒爸媽的是,若發生忘了帶文具,或是玩具分享日忘記帶玩具等,爸媽要忍住替孩子送去學校,讓他為自己負責、體驗後果,下次才會記得。 

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

 

二、懂得人際互動、相處 

孩子進入團體生活後,難免都會跟同儕有些衝突,但學校老師並不如父母一樣隨時在側,因此澤爸認為,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在衝突之後如何跟對方繼續玩下去,是很重要的思考習慣。 

比方說,孩子跟手足或同齡孩子在搶玩具時,父母不要急著介入,若發現越吵越兇、孩子來告狀時,也別把自己當作法官或裁判,下「這樣是你的不對」、「哥哥要讓弟弟啊」等定論,而是先理解孩子們生氣跟衝突原因,用引導的方式說:「你們等雙方情緒穩定後,想想看下次一起玩的時候,怎麼樣才能讓兩個人都玩到?如果生氣的話,是不是有除了打人以外的方式表達自己很生氣?」沒有手足的家庭,也可以參加PG團體(學齡前共玩團體),慢慢學習跟同儕相處。 

 

三、擁有同理心 

澤爸說,孩子4~6歲以後最好要有同理心的養成,如果在團體中凡事只考慮自己,未來容易在社交上出現困難。同理心是期望孩子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事情,但在此之前,更重要一步是「孩子要先被同理,他有了被同理的感受,才會懂得去同理別人。」 

比方說,天氣冷孩子卻不想穿外套,以爸媽的立場當然會擔憂,但我們可以用提醒的角度問:「天氣變涼了,你要不要多穿一件?」若他堅持不會冷,比起強硬地說:「沒有,你會冷,過來穿外套」,不如回「沒關係,但媽媽擔心你跑來跑去流汗後吹到風會感冒,如果你覺得有點冷,一定要來找我,或是我看到你有打噴嚏,就要穿外套囉!」 

當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及感受有受到尊重,且是被包容、接納的,孩子的內在能量才會湧出,也就更有能力去愛別人、尊重及同理他人。 

 

四、培養情緒的穩定度 

當孩子遇到不如己意的時候,譬如:同學不借他玩具、在公園玩還不想回家、想吃餅乾卻不能吃等,原始本能就是大哭大鬧,但如何從1、2歲情緒起伏很大的階段,慢慢進階到有情緒也能靠自己穩定下來,是很重要的習慣。 

若孩子一生氣就出手打人或傷害自己,甚至影響到別人,爸媽就要採取「先制止,再同理」,陪伴孩子情緒穩定後,再教養他,引導孩子把情緒表達出來,也提供他一些方法,讓孩子思考下次怎麼做更好。當然,父母也要有心理準備,孩子不會教過一次就能做到,「因為一個人能透過理智,找到其他方式抒發、處理,是需要很多時間跟經驗的累積,所以給孩子多點包容及耐心吧!」 

培養情緒的穩定度

 

五、培養專注力 

專注習慣的養成,好處除了反映在學習上,也能夠有高度的熱忱投入每一件事情,還可以慢慢練習獨處。澤爸認為最好培養專注的方法就是親子共讀,再來就是玩拼圖、黏土、畫畫等靜態活動,雖然小小孩的專注力都很短,但透過我們的陪伴,可以讓他慢慢進步,把目標設在「6歲前能夠專注30分鐘以上」,以便銜接小學。 

 

5心法,陪孩子練出好習慣 

1.依照孩子的能力,爸媽慢慢學放手 

孩子剛出生必須仰賴父母替他解決大小事,但等到手腳發展成熟、意識增加後,大多事情還是要還到孩子手上,因為孩子成長的最終目的是要獨立,而這個過程必須要父母有階段性的放手。澤爸指出,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必須先分清楚:哪些事情是屬於孩子的事、哪些則是父母要介入管教的事。「孩子的事我們站在提醒的角度,並學習尊重他的想法,放手讓他思考跟決定,孩子才會從中學到如何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譬如:當孩子養成能夠自己吃飯的能力,就不要再餵飯。若發現孩子一邊吃飯一邊玩,甚至不小心把碗摔破怎麼辦?爸媽可以先查看一下孩子有沒有因此受傷,如果沒有危險,可以跟他說:「沒事就好,那你去拿抹布擦乾淨,下次要注意」陪著他一起練習收拾。因為孩子一定都會犯錯,但他犯錯不是因為他不好,而是他必須從錯誤中學習,一次一次變得更好。 

吳敏而教授也持相同看法,爸媽不需要過於擔心、保護,孩子需要的是陪伴,並相信孩子辦得到,若孩子常常悲觀說「我好笨、我不知道該怎麼做」,父母可以正面鼓勵:「你那麼聰明,一定想得到辦法。」在孩子想到辦法時,也可以說:「我都想不到的辦法,你卻想到了,好厲害!」 

依照孩子的能力,爸媽慢慢放手

 

2.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要先做到 

有句話說:「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顯示父母要先做好榜樣給孩子「看到」,他自然而然就會「做到」。因此吳敏而博士認為,孩子要養成好習慣,父母先要有好習慣,而不是讓孩子認為「為什麼有些事情爸媽可以、我不行?」當父母有道理、做事情有秩序,孩子就會模仿。 

 

3.允許孩子有情緒 

學齡前的孩子,在父母引導、介入管教的時候,一定都會有情緒失控、爆炸的時刻,澤爸提醒,這時候父母要做的是「允許他的情緒,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生氣、可以難過,而爸媽是理解你、懂你的。」 

 

4.不要拿3C跟孩子談條件交換 

有些家長常在孩子有情緒,或是喊無聊的時候拿出3C安撫,澤爸認為,「任何事情都不應該拿3C出來跟孩子談交換條件。」若爸媽當下手邊在忙,真的沒時間好好陪他,建議放手讓孩子習慣無聊,讓他習慣自己找尋樂趣,慢慢就能培養出靜態的專注力。 

 

5.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的行為 

吳敏而博士指出,有時候孩子對自己的一些行為是不自知的,因此父母可以透過「我幫你看」,用客觀的方式來幫助孩子看到、了解自己的行為。譬如:「我看到你剛剛一直起來走動,所以作業只有寫兩行」,而不是用「我再看到你怎樣、我就怎樣」來批判。如此一來,孩子會信任父母,知道萬一跌倒、做錯事情,父母會想辦法改變或幫助他想通事情,親子之間就有正面、誠實的對話,孩子也就更具自發性的學習動機、自己解決問題。 

 

延伸閱讀:孩子常亂發脾氣、打人、甚至亂丟東西!光光老師教你用正向教養,改善孩子5個常見壞行為

*本文轉載自未來Family原文網址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照片來源/Shutterstock(未來 Family 提供)、Photo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