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台灣的高溫連日屢破新紀錄,許多民眾熱得吃不下飯,往往用營養價值豐富的水果來代替正餐,乍聽之下是天然且健康的選擇,但其中有些該注意的小「眉角」,其實會大大影響我們的身體。
夏天對應中醫的五行與五臟是火與心,在高溫的環境下,身體容易出汗、口渴,心情也很煩躁,而大部分水果具寒涼與水分多的特性,因此可以清熱解暑、生津止渴,且甜甜的味道也能愉悅我們的心情。
各式各樣的水果都有其特性和營養價值,以常見的西瓜、鳳梨、芒果來談:
性味:寒、甘。
歸經:心、胃、膀胱。
中醫功效: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
適合體質:燥熱、口乾舌燥、易中暑者。
食用小提醒:冰西瓜份量須節制,脾胃虛寒、易腹瀉者與生理期間慎用。
性味:微涼、甘、酸。
歸經:脾、胃。
中醫功效:消食止瀉、清暑解渴、潤燥解熱。
適合體質:食積腹脹、食慾差者。
食用小提醒:鳳梨含蛋白酵素,空腹食用或過量易傷胃或引起過敏。
性味:涼、甘、酸。
歸經:肺、胃。
中醫功效:生津解渴、益胃止嘔、潤肺清熱。
適合體質:燥熱、口乾者。
食用小提醒:濕熱體質、皮膚敏感、過敏體質者忌多。
水果具有許多好處,可以補充天然的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等許多營養物質,但這些益處絕對不代表攝取越多越好。
中醫觀點的健康是強調身體的動態平衡,今天的天氣很熱,飯後兩片西瓜可以幫忙消暑解熱;但明天飯前的兩片西瓜可能就成為飆高血糖的兇手。家人吃兩顆芒果開開心心,你吃了半顆可能就開始這邊癢那邊癢;去年吃了一箱芒果沒事,不代表今年可以依樣畫葫蘆。
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自己的身體對話,適時地去調整攝取的多寡。水果是天然的保健食品,但是就跟其他的食物一樣,吃的順序與份量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藥材:陳皮2錢、山楂1錢、茯苓2錢。
作法:將上述材料放入500毫升的保溫杯中 加入熱水悶10 分鐘後放涼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和胃、寧心安神。
位置:手腕內側中央距離手腕橫紋三橫指處。
功效:調理氣機、保健腸胃、寧心安神。
位置:膝蓋下方四橫指,脛骨旁開一橫指處。
功效:調理脾胃、袪濕消腫、強壯體質。
上述穴道可用指腹或指節按壓穴位,一次2分鐘,一日3回
台灣水果甜度一級棒,建議大家盡量不要空腹食用,避免血糖劇烈上升,特別是需要控制血糖與腎臟功能不佳的民眾要特別注意。也因為夏天水果大多具寒涼性,建議不要太晚食用,以免造成腸胃道的不適。若是對於該怎麼吃與份量的拿捏有所疑慮,都可以與醫師討論喔!
撰文/鍾典育 醫師
圖片來源/馬光醫療網、Photo-Ac
鍾典育 醫師
現職
瑞隆馬光中醫診所
學經歷
成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碩士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義大醫院
高雄長庚中醫部
現職:馬光中醫醫療網
專長:堅持良醫、良藥、良善服務;不僅提供醫療照護,更傳遞真摯與恰到好處的溫暖服務。肩負著守護人們身心健康的重要使命,不只越做越好,而要做到最好!
經歷:馬光中醫醫療網深耕台灣30餘年,全台共有 22 家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