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健康百寶箱

鹹食也藏糖!專家提醒:當心隱形糖陷阱,孕媽咪與孩子控糖要趁早

近年來健康飲食的觀念越來越普及,很多人會戒糖、戒甜食,但你知道嗎?其實很多鹹食也藏著驚人的糖分,國民健康署在其粉專《食在好健康》裡提到,從調味醬料、加工食品到餐桌上的各式料理,都有「隱藏糖風險」喔!
鹹食也藏糖!專家提醒:當心隱形糖陷阱,孕媽咪與孩子控糖要趁早

▲烤肉、醃肉的烹調方式也藏著糖,要適量食用。

 

糖攝取量應該控制多少?

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參考《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添加糖」攝取應低於每日總熱量的 10% 以下,若能控制在 5% 以下更理想。

以一位每日攝取 2000 大卡的成年人為例,添加糖攝取量應少於 50 公克(約 200 大卡),換算大約等於 10 茶匙,換句話說,一杯 700c.c. 全糖手搖飲的糖量,往往就已超過建議上限。

 

 

 

鹹食也可能藏糖,日常飲食不可掉以輕心!

很多人戒糖都以為不碰飲料和甜食,就可以有效控糖,但其實很多「鹹食」都偷偷含有糖,尤其是「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為了提味、上色或是延長保存,都會「添加糖」,因為糖在烹調裡可以起到中和酸味、提色的作用,因此很多好吃又好看的菜裡面都藏有甜蜜陷阱,另外加工食品裡也會將糖當作防腐或醃製的輔助成分。

「吃起來不甜」絕對不是判斷含不含糖的標準,以下是常見的鹹食含糖的烹調方式:

1.常見中式料理(如紅燒、滷製、三杯類)

這類料理為了讓食物「色香味俱全」,常常會使用冰糖或是砂糖來讓醬汁變得更光亮,也用醬香來提升食物的美味,滷汁和紅燒醬汁在烹調時加入多種糖和醬料,偶爾吃可以,但若是經常吃、餐餐吃,添加糖就會迅速累積在人體裡,久而久之健康大受影響。

家常料理還可以控制添加糖的比例,盡量在維持好吃的前提下,做到少油、少糖,但外食或式料理包的滷汁通常已經調好味,經常外食就更不好控制了。

2.酸甜/蜜汁類料理(如糖醋排骨、蜜汁烤雞、叉燒)

這類菜色常以甜來平衡酸、鹹和油脂,醬汁和刷層常常含有高濃度糖漿或是蜂蜜,吃起來鹹香但實際上含糖量很高,假設烘烤或是製燒食表面糖分會焦糖化,吃起來口感更誘人,一不小心就會吃太多,建議吃這類食物時可以選擇將醬汁分開或是不刷醬,就能減少攝取到過多的添加糖。

 

 

3.加工肉品與醃漬品(火腿、香腸、培根、肉鬆、蜜餞、話梅等)

加工食品會在醃製或調味時加入糖,來提升風味、增加口感,最重要的是還可以延長保存期限,例如:蜜餞,就是以大量糖漬製而成,這類食品吃起來可能偏鹹或帶酸,但其實裡頭隱藏了不少糖,長期當零食吃,糖跟鹽都會超標,影響健康。

建議不要常吃,或是習慣購買時查看成分表與營養標示,大人要少吃、小孩更是不建議拿來當零嘴吃。

 

 

4.醬料、罐頭與即食湯品(番茄醬、調味醬、罐頭水果、沖泡式湯包等)

工業化醬料與罐頭常為了風味一致或防腐,會添加各種命名的糖(例:蔗糖、果糖、麥芽糖漿、玉米糖漿等),即使包裝上沒有「甜」字也可能含糖,即食湯包或濃湯粉為了蓋住加工味或增加口感,也可能加入少量糖分使湯頭更順口,建議飲食盡量選擇「無糖/低糖」或原型食材自製醬料,外食時可請店家醬料分開裝。

 

 

 

這些隱藏糖若不特別留意,很容易因為「每次只吃一點、覺得不會很甜」的誤判而累積成超量攝取,建議養成看成分表與營養標示的習慣,並在外食或購買加工品時主動詢問或選擇少糖版本,才能真正把「減糖」落實在日常飲食裡。

 

孕婦掌握控糖5招,孕媽咪與寶寶都安心

孕婦若攝取過多糖分,容易造成體重增加過快,進而提高妊娠糖尿病、巨大兒甚至早產的風險,國民健康署建議,孕期飲食應以全榖雜糧、優質蛋白、蔬果為核心,並避免高糖加工食品。

若想補充能量,可以選擇地瓜、南瓜、蘋果、香蕉等天然食材,取代蛋糕或餅乾當點心。除此之外,孕婦血糖控制對胎兒健康也非常重要,若飲食中糖分波動過大,可能影響胎兒發育,因此「減少隱藏糖」不只是控制體重,更是守護寶寶健康的關鍵。

1.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

國建署提醒,孕媽咪的飲食應該要涵蓋六大類,包括全穀雜糧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以及豆魚蛋肉類,烹調方式盡量以清蒸、水煮、涼拌的方式為主,避免太多加工、醃製物這類食物,以免攝取過多隱藏糖和鈉。

2.優質澱粉不可少

孕期適量攝取碳水化合物可以供胎兒健康的能量,若能選擇全榖雜糧最佳,例如地瓜、南瓜、燕麥等,盡量要減少攝取精緻澱粉,這些食物會造成血糖波動。

3.高纖飲食助控糖

每餐建議要攝取一個拳頭大的蔬菜,以深綠色蔬菜為佳,水果不宜太多,不宜攝取過多高糖水果。

4.少量多餐更穩定

孕婦不宜一次進食過量,容易造成血糖飆升,建議少量多餐為佳,點心選擇無糖的優格、鮮奶、蛋或堅果比較能兼顧營養和穩定血糖。

5.NG 食物要避開

加工食物少吃,烹糖方是不要以糖醋、油炸、勾芡等方式,裡面容易藏著糖和精緻澱粉,外時要注意成分,養成看懂營養標示的習慣。

 

孩童攝取過多糖會有那些負擔?

對孩子來說,糖分攝取過量對健康和成長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2 歲以上兒童「添加糖」應控制在每日總熱量的 10% 以下,美國 CDC則提醒家長,最好避免讓 2 歲以下的幼兒接觸含糖飲料,孩子攝取過多的糖可能會造成以下風險:

1.增加蛀牙風險

含糖飲料不用說,多吃當然不健康,但常見的一些酸類的飲料,其實裡面也藏有很多糖,甚至為了中和酸性,糖量更是爆錶,比如:氣泡飲、運動飲料、果汁以及乳酸飲料,不僅對身體造成影響,酸類還會傷害琺瑯質。

2.造成營養不均衡

攝取過多的糖,會直接導致孩子只攝取道熱量、精緻糖,該有的維生素、礦物質則因為攝取過多的糖而造成大量流失,影響孩子生長發育。

3.注意力下降、睡眠品質不佳

攝取過多的糖會讓孩子注意力下降和睡眠,容易出現躁動、過動的現象,進而影響求學的品質。

4.肥胖以及三高風險

假設一個小孩從小飲食習慣就是高油、高糖、重口味,那麼他罹患肥胖和三高的風險就會提高很多,從小養成健康飲食習慣很重要,決定他未來的健康。

日常生活中,家長可選擇提供新鮮水果代替糖果點心,並盡量避免以甜食作為獎勵,幫助孩子從小養成健康飲食習慣。

減少隱藏糖的小撇步

  • 看標示:注意食品營養標示與成分表,留意「果糖、葡萄糖漿、蔗糖、麥芽糖漿」等字眼。
  • 少用調味料:烹調時減少番茄醬、甜辣醬或糖漿,改用天然辛香料增味。
  • 慎選外食:少點糖醋、蜜汁、勾芡料理,改選清蒸、水煮或燉煮。
  • 飲品減糖:多喝白開水或無糖茶,避免「三合一」沖泡飲品。

糖雖能讓料理更美味,但「隱藏糖」卻是日常飲食中容易被忽略的健康陷阱,從孕婦到孩童,每個族群都需要根據自身需求,學會聰明選擇,避免在不知不覺中吃進過量糖分,守護長遠健康。

 

撰文/王佳琦

資料來源/食在好健康

圖片來源/國民健康署、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