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接種三合一追加疫苗
百日咳意味著「激烈的咳嗽」,是由一種革蘭氏陰性細菌----百日咳桿菌藉著飛沫傳染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日前台大小兒科醫師曾表示,近一、兩個月來,百日咳患者增加二到三倍,多為小孩和青少年,其中也不乏三十多歲的年輕人。接著衛生署疾管局也發布今年來已接獲二十多例百日咳病例的通報,超過一半的患者是五歲以下的兒童,頗有來勢洶洶,捲土重來之勢。
百日咳具有高度傳染力
在敏感的族群感染的發作率超過百分之九十,人類是其唯一的宿主。百日咳會透過激烈咳嗽時排出的飛沫來傳播,其臨床表現可分成三階段:
(1)前發作期(黏膜期):約一到二週,流鼻水(由清澈到黏稠狀的鼻水)、眼結膜充血、流淚、輕微咳嗽、喘鳴聲及微燒,類似非特異性病毒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的症狀。
(2) 陣發期:約二到四週或更久,咳嗽在嚴重度及頻率會加劇,在呼氣時出現多次重複約五到十次用力的咳嗽,接著深吸一大口氣,產生哮吼的聲音,乃因狹窄的會厭在空氣用力吸入通過時發出的聲音。此種突發性的咳嗽,一旦發作,會臉部通紅有小出血點,而且嘴唇發紺,舌頭伸出,有時候還會嘔吐。
(3)恢復期:需時一到二週,咳嗽的發作及嘔吐會減輕,但慢性咳嗽可能持續數月之久。偶爾,陣發性咳嗽在發作後的數月,會伴隨上呼吸道感染而再度發生。
至於成年人被感染後,因症狀非典型而常被忽略,會表現出嚴重拖延的咳嗽而無哮吼,如果接觸小孩可能造成傳染,通常在家庭內的散播是常見的。年齡越小的小孩,疾病的徵候也越不典型;小於6個月的嬰兒會呼吸暫停、發紺及咳嗽而無哮吼。
嚴重「併發症」會致死
從典型的臨床症狀、血液檢查、鼻咽擦拭作菌培養或做螢光抗體染色呈陽性或血清學抗體的檢測可以確定診斷,其治療以抗生素─紅黴素為首選,治療時間為二週左右。其併發症有原發性(百日咳桿菌)或續發的細菌性肺炎(肺炎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性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所引起),是主要的死因;濃稠痰堵住氣管會引起的肺部擴張不全、若用力咳嗽可能會使肺氣泡破裂而產生氣胸、流鼻血、眼網膜或結膜下出血、中耳炎、腦炎、抽蓄,如果再加上嘔吐、無法進食也會引起營養不良。
對成人而言,也會引起如下的嚴重併發症,包括:肋骨骨折、中耳鼓膜破裂導致聽力損失、吸入性肺炎、腹股溝疝氣及顱內出血;如果患者為孕婦,可能會加種某些併發症的表現;3個月以下嬰兒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嚴重的話,恐怕會致死。
產婦和新生兒是感染高危險群
目前嬰兒出生滿2、4、6及18個月可以免費接種五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性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但是根據近年來臨床醫學研究的結果顯示,百日咳疫苗誘導而產生的免疫力(包括全細胞和無細胞百日咳)大約持續六至八年,而在急性百日咳感染後而產生的自然免疫力,約可以持續10至15年,可見其免疫力並非終身存在。
因此逐漸減弱的免疫力,被認為是導致百日咳持續存在的主要因素。故最近幾年百日咳的發病率,特別在青少年和成年人族群,因而有顯著的增加,連帶者會傳染給嬰幼兒,尤其對於年齡小於1歲,尚未接受、或尚未完成百日咳疫苗接種者,將造成嚴重的威脅。出生6個月以內的嬰兒,尚未完整地接受五合一疫苗,對百日咳的抵抗力尚未完全的形成,因此只能被動地依靠打娘胎時從母體經由胎盤轉來的抗體來保護。可惜多數的孕婦在此時的百日咳免疫力已顯著的下降,而無法保護他們免於百日咳的侵襲,因此產婦和新生兒容易成為感染百日咳的高危險群。
新型三合一追加疫苗
西元2005年,美國已經核可一種包括破傷風類毒素(T),減價白喉類毒素(d),無細胞百日咳追加疫苗〈ap〉,提供給青少年和成年人使用的新型三合一追加疫苗〈Tdap〉上市,此種自費的追加疫苗------Adacel,適用的年齡層為4到64歲;Boostrix(補施追)適用4歲以上者之追加疫苗接種,國內已經在使用,有相當強的抗原及效價,但其所產生的局部和全身副作用卻很輕微。
所以婦女在孕前或產後,接受此單一劑量Adacel或Boostrix(補施追)的追加疫苗注射,不但可以加強自身的免疫力來預防百日咳、破傷風和白喉的感染,而且也可以預防自己將百日咳傳播給新生兒,至於體內形成的高濃度抗體,更可以經由胎盤傳送至胎兒,對往後懷孕(6至8年內)的胎兒也提供保護,頗有一舉三得的功效。
結語
Tdap疫苗可以同時與流感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MMR)疫苗,B型肝炎疫苗等合併施打,不會干擾到彼此間的免疫性,省時又方便。因此值得推薦給育齡夫婦,任何可能與小於1歲的兒童密切接觸的成人及醫護人員。此種包覆策略(Cocoon strategy)----父母及照顧者接種百日咳補追疫苗,二週內抗體免疫力即可在體內形成,切斷百日咳傳染給嬰幼兒的途徑,可以真正地保護新生兒。
徐弘治
學歷-台北醫學院醫學系
經歷-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現任-台安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台北醫學大學婦產部兼任臨床副教授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