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母乳親餵好還是瓶餵好?「瓶餵轉親餵」與「親餵轉瓶餵」方法詳解

有個消防員媽咪,平時住宿舍,與寶寶遠距離相處,靠著擠乳,把寶寶餵到7個月以上;也常見全職媽咪靠著親餵,寶寶出生後連奶瓶都沒碰過……
瓶餵或親餵,選擇權在妳,但是方法,專家教妳──「瓶餵轉親餵」與「親餵轉瓶餵」正確作法!
母乳親餵好還是瓶餵好?「瓶餵轉親餵」與「親餵轉瓶餵」方法詳解

 

 

人類是哺乳類動物,就自然界來說,親餵是最自然的狀態,大部分新生兒內建含乳能力,一出生就會找到媽咪的乳頭,開始第一次的哺乳。

吸吮,對嬰兒腦部發育很重要

博仁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毛心潔表示,產後4至6週內,新生兒健康足月出生,不是早產、生病等有醫療狀況的寶寶,母體狀況也尚可,一般會建議媽咪從親餵練起,因為即使遇乳腺阻塞,或奶量不夠問題,親餵媽咪都能靠正確頻繁的哺乳來解決和預防。

另一方面,吸吮佔嬰兒腦部發展很大一部分,實證研究指出,親餵哺乳能降低寶寶口腔咬合不正和過敏的風險,而且親餵越久,寶寶的認知功能越好,鼓勵媽咪如果身心狀況沒問題、寶寶健康無虞,這期間先以親餵為主。

寶寶無法含乳成功,留意口腔狀況

然而,如果寶寶是健康足月新生兒,媽咪乳頭沒有很平、很凹、很小或很大等特殊的狀況,但寶寶卻屢試都無法含乳成功,可能是孩子口腔有狀況,如常見的舌繫帶過緊,或少見的口腔運動不協調,這時應該適時請泌乳顧問介入、協助。

過了產後4至6週,有上班需求的職業媽咪,可讓寶寶開始接觸奶瓶,上班前模仿日後上班後的瓶餵、親餵模式,讓照顧者練習瓶餵;而全職媽咪可繼續選擇全親餵,偶爾出門托人帶,寶寶不肯喝奶瓶,受托者不必非得等媽咪回來,可用湯匙、杯餵、針筒、滴管等,都是可暫時替代奶瓶的餵食工具。

毛心潔主任提醒,即使選擇瓶餵的媽咪,有機會仍可盡量維持每日1至2次的親餵,因為大部分人用擠乳器或手擠,容易有奶量不多或擠不乾淨的問題,但寶寶一吸奶便會把媽咪乳房吸得很軟,並覺得滿足,這是很自然的現象。

 

親餵、瓶餵寶寶喝到營養有差嗎?

母乳分為前、後奶,各有不同的營養價值,毛心潔主任強調,只要與寶寶保持供需平衡,親餵與瓶餵媽咪都能讓孩子喝到前、後奶。除非寶寶常放屁、肚子常咕嚕咕嚕叫,或是易打嗝、溢吐奶,因臨床上發現,後奶較不好擠,親餵能吃到較多後奶,奶量大的瓶餵媽咪,可能擠出大量前奶,寶寶吃多了乳糖成分較高、較產氣的前奶,雖然大得較快、體重漂亮,卻很容易排氣,這時可改成親餵,便會改善。

至於喝冰凍過的母奶,營養價值會較新鮮母奶打折嗎?毛心潔主任說明,親餵的母奶是「產地直送」,假設媽咪很重視母奶裡的營養、抗體、生長因子,直接從乳房上吸取的效果最好,冷藏或冷凍奶,活性細胞會減少,營養成分多少會打點折。

延伸閱讀:4步驟,讓寶貝成功戒掉夜奶、自然離乳!

 

母乳

 

瓶餵最大優點是別人幫妳餵

不過,瓶餵最大的優點是別人能幫媽咪餵奶,因此產後4至6週的媽咪,可自行選擇想要的哺乳方式。即便是全職媽咪,若想擁有一點自己的時間,可在擠奶順、能擠出寶寶喝的量前提下,擠奶後讓老公幫忙餵寶寶,也能保有哺乳的彈性。

 

親餵寶寶會一直掛奶、不能休息嗎?

此外,很多不敢嘗試全親餵的媽咪,會擔心這麼做以後,寶寶全天候掛奶,會讓自己累到不行!關於這個問題,毛心潔主任提到,這是很多哺乳初期媽咪的擔心,雖然1個月內的新生兒,一天要哺乳8至12次,但是不會永遠如此,2、3個月以上寶寶成熟度和吸奶技巧較好後,便可拉長至2、3小時或4、5小時吃一次,端看個別寶寶的需求。

當寶寶須要吃得很頻繁,代表他有這個需求,媽咪要做的不是不給,而是找到舒適哺乳的方式,如躺餵或坐著舒服餵。和寶寶建立默契和同步的關係很重要,當乳房脹時寶寶剛好餓,他吃完乳房也差不多軟了,建立這樣的默契,會讓媽咪哺乳過程較為輕鬆愉快。

 

母乳

 

親餵、瓶餵乳房和乳頭容易變形嗎?

許多媽咪擔心,親餵後乳頭容易變形,毛心潔主任認為,乳房和乳頭的形狀,在哺乳期延展性較大,假設原本乳頭、乳暈小小的,因被寶寶含到嘴巴裡,可能會變長、變大,包括原先乳頭凹陷的媽咪,哺乳後可能因被寶寶舔吸而凸出,停餵後又會恢復原形。

然而,如果親餵抱姿不對,或擠乳器使用不當、尺寸不對,都會造成乳頭受傷、變形,毛心潔主任提醒,「只要有痛就不對!正確餵奶或使用擠乳器,是不太會痛的。」痛在臨床上是很準的警報器,這時可請醫院、月子中心護理人員或諮詢泌乳顧問,幫忙指導和處理。

事實上,剛開始親餵時,乳頭可能會較敏感、刺痛,都是正常的,但前提是乳頭完整,沒有傷口、壓痕、流血和破皮,若是痛感與日俱增、超過2週,就是有問題的表現,可諮詢泌乳顧問進行調整。毛心潔主任叮嚀,哺乳初期,當乳頭、乳暈處於「嫩皮變老皮」過程時,可多風乾,等新的皮膚長出來就不會再痛。

延伸閱讀:寶寶不喝奶怎麼辦?兩技巧讓他重新愛上ㄋㄟㄋㄟ!

 

瓶餵轉親餵,成功2步驟

很多媽咪在月子中心擠奶很順、有人幫忙餵寶寶,沒想到一回家從天堂掉到地獄,沒時間擠奶,奶量瞬間大掉,或是回家沒空擠奶就塞住了,毛心潔主任分析,瓶餵轉親餵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沒擠奶和塞奶。另一個原因,則是因寶寶早產、生病住院,錯失了與寶寶練習親餵的契機,之後寶寶身體恢復後,想轉成親餵方式。

毛心潔主任建議,想轉親餵的媽咪要儘快,一旦有想法就要開始進行以下步驟:

 

第1步:先做肌膚接觸

當媽咪想從瓶餵轉親餵時,寶寶出現不肯含乳、吃幾口就睡著,或是肯吃但媽咪乳頭超痛等狀況,第1步可從肌膚接觸開始。此時,原則上讓寶寶穿尿布就好,即使穿衣服也以輕薄為主,如包屁衣、紗布衣等,把寶寶的手和腳露出來,媽咪腹胸部裸露,讓寶寶趴在胸前,目的不是把乳頭放進寶寶嘴裡,而是培養感情、建立關係,讓孩子熟悉媽咪的味道,這時如果寶寶想吃,會自己慢慢地往乳頭方向移動,並含上乳頭。

 

第2步:斜躺式哺餵法

毛心潔醫師表示,門診最常建議諮詢媽咪的作法,叫作「生物哺育法」,也稱為斜躺式哺餵法。媽咪的動作先用手稍微支托寶寶,並斜躺讓寶寶趴在身上,他自行去找乳頭且想辦法含上。很多親餵失敗的例子,常見媽咪硬推寶寶的頭來吃,或是寶寶一擺成搖籃式姿勢就大哭,可試試以寶寶為主導的斜躺式哺餵法,讓媽咪、寶寶都舒服。

如果以上2個步驟都沒效,表示可能是較為特殊的狀況,如太早產、寶寶不夠成熟等,寶寶需要更多的練習,可再給一點時間,或更常抱他、嘗試用揹巾等,每個孩子特質不同,找到適合寶寶的安撫方式,親餵會更順利。

 

母乳

 

圖上:毛心潔主任示範「斜躺式哺餵法」,斜躺讓寶寶趴在身上。

圖下:毛心潔主任示範「嬰兒主導的瓶餵」的作法,將寶寶直立抱在腿上,把奶瓶水平拿著餵寶寶。(攝影/游資芸)

 

親餵轉瓶餵,必勝4祕訣

親餵想轉瓶餵的原因,大多是需要把寶寶送托保母或托嬰中心,如何安撫寶寶接受瓶餵,以下4個小祕訣,媽咪趕快照著做!

 

祕訣1:讓照顧者瓶餵

毛心潔主任笑說,從寶寶的角度而言,正版的乳房長在媽咪身上,為何要拿山寨版的奶瓶給我呢?寶寶不願意吃很正常!因此改由照顧者瓶餵寶寶,成功機率較高。

轉瓶餵不須停止親餵

如果照顧者因寶寶不願瓶餵,而要求媽咪不要親餵,毛心潔主任說明,這是不理解寶寶需求的照顧者,如真懂寶寶的需求,就會知道現在寶寶須要花一點時間適應瓶餵,可多陪他玩,跟他建立感情,讓寶寶知道:跟保母一起是喝奶瓶,跟媽咪一起是吃乳房。

 

祕訣2:選擇寬口徑奶嘴

另外,寶寶的奶瓶奶嘴,可找寬口徑、小洞口一點的,以模擬母乳的實感,讓寶寶吸吮時的嘴巴張得很大、舌頭也能一口一口地蠕動,瓶餵的接受度較高。

 

祕訣3:趁寶寶半夢半醒時瓶餵

可趁寶寶半夢半醒、防禦率較低,又剛好肚子餓、嘴巴開始舔東西的時候,偷偷把奶瓶放進去,這時不用計較吃的量,寶寶願意吃多少就吃多少。

 

祕訣4:尊重寶寶的食慾

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寶寶的食慾,如果寶寶不願意吃瓶餵,代表他可能沒這麼餓,千萬別勉強孩子。

 

乳房與奶瓶混淆時,快做這一件事

毛心潔主任解釋,所謂乳房與奶瓶混淆,是指寶寶吃過奶瓶後,再回來親餵,舌頭律動卻變得較不好,此時可用「嬰兒主導的瓶餵」來處理,這是一種「回應式的餵食」,不只把奶瓶塞進寶寶嘴裡,也重視在餵食過程中,寶寶是否獲得口腔的滿足,是否能用自己的步調一口一口來吃。

這時候,可將寶寶直立約90度抱在腿上,水平拿著奶瓶,只要前面奶嘴的地方充滿奶即可;不要硬塞進寶寶的嘴巴,而是在寶寶想舔想吃時,順勢放進去,寶寶嘴巴像含乳時般張大、上下唇外翻,水平放奶瓶可讓寶寶一口一口吃到,不想吃就停下來,就像他在乳房吸奶有時會休息一樣。如果寶寶吐出來,就暫停一下,觀察寶寶的反應再放進奶瓶,用他主動、滿足口腔欲望的方式,較不會出現混淆情形。

凡事都有過程,不管是瓶餵轉親餵或親餵轉瓶餵,當寶寶知道如何調整口腔和呼吸,便能減少銜接時會發生的狀況。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webservice@mababy.com

諮詢/博仁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 毛心潔

採訪撰文/游資芸

攝影/Super Cute寶寶•親子寫真

毛心潔主任示範動作攝影/游資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