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新知快遞

又增一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亡,呼籲流行期間勿訪嬰

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感染伊科11型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病例,正值腸病毒流行期,疾病管制署再次呼籲,嬰幼兒照顧者應落實手部衛生,有症狀者應避免接觸嬰幼兒,一旦發現嬰幼兒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帶至醫療院所接受診治。
又增一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亡,呼籲流行期間勿訪嬰


疾管署表示,新增個案為東部新生男嬰,出生9天後因發燒轉入新生兒加護病房,並陸續出現心跳加速、活動力下降、四肢肌張力弱等情形,雖醫院及時給予治療,個案仍不幸於發病一週後因多重器官衰竭及新生兒敗血症死亡;經檢驗審查確認為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經衛生單位調查,個案出生後均待在醫院,該醫院之前並無其他疑似腸病毒病例,個案父母及醫護人員等接觸者亦無疑似症狀,不排除為遭無症狀者傳染。

疾管署統計,上週(6月17日至6月23日)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共11,510,較前一週下降8.5%,惟上週逢端午連續假期,就診人次可能受醫療院所休診影響,若以急診就診病例千分比來看,則與前一週呈持平。

今(2018)年累計16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含3例死亡),其中7例為新生兒。重症病例感染型別分別為伊科病毒11型6例,克沙奇A4型、克沙奇B1型及腸病毒71型各2例,克沙奇A9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2型及克沙奇B3型各1例。近四週社區檢出腸病毒型別以伊科病毒11型為多;另今年已出現29例腸病毒71型散發個案,顯示社區中持續有腸病毒71型活動。

疾管署指出,新生兒可能藉由產前、生產過程或出生後的人際接觸等途徑感染腸病毒,一般於出生後1至14天發病,感染症狀從發燒、活力不佳、食慾降低等輕症,到腦炎、肺炎、多重器官衰竭等重症都有可能發生。

提醒準媽媽產前14天至分娩後如有發燒、咳嗽、喉嚨痛、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主動告知醫師;家中成人或幼兒等接觸者應落實以肥皂勤洗手,如有身體不適,應避免接觸新生兒,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此外,籲請醫院、產後護理機構應加強感染管制措施,教托育機構或其他兒童常出入的公共場所業者等也應注意環境通風及定期清潔消毒,確保嬰幼兒免於腸病毒威脅。

 

★延伸:預防新生兒腸病毒,這7件事別做!


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